师德论文 从我做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016
——师德师风教育月心得体会
孙海俊
正当我构思着师德师风教育月心得体会之际,网上曝出安徽一中学男生群殴老师消息。看着视频中比老师还要高的学生,五六个人轮番攻击老师,抡起板凳棍子一起上,激起周围惊诧恐惧声音一片的画面,我很寒心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不仅是学生,也有老师。我想写一写向优秀老师学习,成就“高大上”品质的心情没有了,只想着怎么处理好学校师生关系,还校园以安宁的学习环境,让学校成为每位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加油站。
其实,这种网曝的极端案例已经不少了,在我们身边也曾经发生。我很诧异今天的师生关系是怎么了?老师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竟然演变成相互伤害的关系!虽然研究问题的起因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但如何化解师生矛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务之急。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要求:
一:国家要研究制定反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法律,并出台相应措施。如今社会,依法治国已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学校,活动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最主要的关系也是师生关系。我们的学校长期使用《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和《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来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些规则,在今天的校园要规范和处理好师生关系,尤其是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已经不够用了。我很支持一些教育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提出的关于制定反校园暴力法的建议,希望通过法律形式,确定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维护双方的权益,惩治违法者的违法行为。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通过学习襄阳地区优秀教师事迹,我知道,优秀教师的共同品是:关爱学生的职业操守;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吃苦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敢于求新的创新精神。这些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职业誓言。作为教师,还要把誓言践行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对于处理师生关系更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依法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一个“爱”字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的重要法宝。只有有爱心,高素质,有方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学生要具备感恩思想,敬畏意识,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公民责任意识。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处于学生时期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一方面要依赖父母的供养,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的培养。因此,未来的成长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知识经验储备先天的局限性,让他们显得无知而无畏,行事容易冲动。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可以犯错的理由。学生出了错误,父母可以原谅,老师可以原谅,出了家庭、入了社会之后,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我们的错误。那结果一定是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付出代价、承担责任。人立足于世,无知无畏不一定是好事,成就事业更应有所敬畏,尤其要敬畏法律。我国法律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学生从小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的法律、制度或规范,树立公民责任意识,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学校领导要切实担负责任,完善各项措施,既要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自己的老师,依法维护老师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家长的鼎力支持。家长要担当起社会责任,负责任地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理性看待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现,理性看待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理性对待对学生犯错时的惩戒措施。家长不能一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求他人与你一样宠溺你的孩子,否则,那不是真爱而是伤害。当真正需要家长维护自己孩子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欢迎家长走法律的途径,而不是成为“校闹”。让校闹者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当社会形成知识崇高教育伟大的氛围,当涉及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事的时候,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是社会的常态。我期待,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人人都要努力贡献一臂之力;我承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我做起。
2016年4月22日星期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