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21-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检

测试题C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 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 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

2、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来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裴演游珑 B.结构游珑 C.角色游或 D.规则带戏

3、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 手掌,脚掌更少) 的疾病是( A.皮疹 B.水痘 C.手足口 D.猩红热

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第 1 页 共 8 页

)。。 ) D.创造想象

5、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幼儿最初的想象和记忆是( )。 A. 差别很大 B. 差别很小 C. 互为基础 D. 毫无关系

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 A.强化学习 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8、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立一个人搭建积木转变为与其他同伴联合搭建,这样体现了幼儿( )。

A.社会性发展水平 B.运用材料地水平 C.概念发展水平 D.创造水平

9、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 D.动作的概括

10、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

A.合作精神 B.爱心

第 2 页 共 8 页

C.专业素质 D.丰富的知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

2、简述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意义和方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

第 3 页 共 8 页

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踩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

2、材料分析: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 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跺一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自己回答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老师的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大一班自由活动时间,个别幼儿用泡沫拼板(30cm×30cm)当滑板玩(如下图),许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儿滑不起来,有的只能滑一点点。请根据幼儿 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

第 4 页 共 8 页

兴趣,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体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第 5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答案】B。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 3、参考答案:B 4、A 5、D 6、B 7、【答案】 A。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8、【答案】A 【解析】儿童与其他同伴联合搭建体现了儿童地合作意识,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地体现.社会发展是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心理特征与能力地发展. 9、C

10、C,现代社会对保育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具备心理素质与专业素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求 2、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想象,提高活动效率

3、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求

4、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 2、答案如下: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①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传统。②家长一般会欢迎并接受教师的建议,但是并不会改变太多。③教师应当把自己看做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资源和支持者。④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不要充当“裁判”的角色。⑤如果你不是家长,你就没有家长的亲身经历;如果你是家长,你只知道如何抚养你的孩子,你不可能完全了解别的家长的经验和感受。⑥教师应当尊重所有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包括那些打骂孩子的家长,都是在用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管教孩子。教师不能轻易地否认家长的教育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仅要影响家长、干预家庭教育,而且要吸取家长的教育经验,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教育成功的快乐。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吸收、允许、鼓励家长参与园所的管理,而且使家长参与园所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设计。要在行动上取得一致,在教育观念上相互尊重,在情感上相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

第 6 页 共 8 页

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学习活动常规等。 (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因此幼儿生活在其中,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并逐步适应幼园的环境。如: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为满足幼儿目身需要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集体生活,可以促进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的交互作用下,逐步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方法。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幼儿能够通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自律能力,同时有助于班級秩序得以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在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合理的常规有助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的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

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察法;⑤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气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不同性别的儿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式难以接受。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答案: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

第 7 页 共 8 页

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入。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2、(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好模仿是幼儿小班(3-4岁)突出的性格特点。他们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

(2)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第一,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模仿与其能力发展易受暗示密切相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而且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第二,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获得良好成效。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第三,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坚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大班健康领域体育活动:快乐小滑板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滑板的各种不同玩儿法,懂得正确的操作方式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游戏,发展平衡及肢体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体验竞赛及同伴互助的乐趣

活动准备:事先准备好活动场地、塑料板若干、奖品小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热身:队列练习或热身操 导入:情境导入------小飞侠来做客 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

2.教师讲解示范,小组练习 3.竞赛游戏《大冒险》

4.巩固类游戏《我是小飞侠》

结束部分:总结本次活动,在音乐中开展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去美工区为自己心爱的小滑板穿上“美丽的衣服”。(为自己的滑板涂色)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