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工作计划

来源:化拓教育网
日期: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班级:国宝一班 田洁

生活指导 目标:

能够主动喝白开水 策略:

部分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给幼儿讲故事“小小怎么了?”,通过故事里小小不喝白开水经常生病吃药,让幼儿知道喝白开水的好处。鼓励幼儿愿意喝白开水。即使鼓励多喝白水的幼儿。 活动区指导 目标:

能够把瓶盖拧好 策略:

在小手肌肉区中投放各种小瓶子。并设置游戏情境,“给小瓶子戴帽子”鼓励幼儿帮助小瓶子盖上小帽子,最后看一看,小瓶子是不是都带好帽子了。

户外活动: 目标:

1.能够双脚连续跳

2.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知道不互相碰撞 策略:

通过游戏“小袋鼠”引导幼儿跳过“小石子”,练习连续向前跳。通过游戏“捉尾巴”,能够听老师口令游戏,知道在跑的过程中学习保护自己。

反思:

教育活动名称 母鸡妈妈生蛋

活动目标:

1.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说对它们的名称 2.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活动分析:

宝宝班幼儿能够较好的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但部分幼儿对于名称和物体对不上号。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能够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说对它们的名字。

活动准备:

母鸡妈妈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 二、母鸡生蛋

老师: 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开看看我生了个什么形状的鸡蛋呀?(引导幼儿说出积木的形状。)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快看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妈妈本领大不大?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三、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快看,妈妈这还有好多好多的鸡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三个个鸡蛋,把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四、小结

日期: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班级: 国宝一班 田洁

生活指导 目标: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及时增减衣服 策略:

春天天气干燥,班里咳嗽、流鼻涕的幼儿较多,喝水时鼓励不舒服的幼儿多喝水,注意及时给他们增减衣物,晚离园时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提醒家长回家后给幼儿多饮水帮助恢复。 活动区指导

目标:在以往演唱中,幼儿有什么样的表现?可进行分析. 配合Marina上英语课 策略:

户外活动: 目标:

1.能够双脚跳过低矮的障碍物

2.初步学会轮流、等待,能遵守简单的规则 策略:

通过游戏“小青蛙跳高”让幼儿尝试练习跳过低矮的塑料泡沫。通过游戏“大马路”能够听清口令,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反思:

教育活动名称: 我会整理衣服 活动目标:

1. 学习衣服、裤子的整理方法。 2.能够尝试动手整理自己的衣裤。

活动分析:

每天午睡时孩子脱完衣服都扔在椅子上、地上,不会自己整理。所以本次活动让孩子尝试自己整理衣裤,提高自理能力。

一、

活动准备:

衣裤两套、小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请幼儿看一看两个小椅子上的衣裤(一个是叠整齐的,一个是乱放在椅子上的)提问:

1、你喜欢哪个小椅子上的衣服? 2、它们哪不一样? 二、讲故事

给幼儿讲故事“小衣服的愿望”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小衣服不喜欢乱放在椅子上,喜欢小朋友把它叠好放在椅子上。 三、学习叠衣裤的方法

教师示范叠衣服、裤子的方法,带领幼儿一步一步的练习。 四、自己尝试叠衣裤

午睡前让幼儿自己尝试在床上叠自己的衣裤,并摆放在椅子上。比一比看看谁的衣裤最整齐。

延伸活动:幼儿练习叠衣裤时照下每个步骤,粘贴在教室帮助幼儿回忆练习。

日期: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班级:国宝一班 田洁

生活指导 目标:

能够把水杯放在标记上等待喝水 策略:

幼儿拿水杯后经常在桌子上玩水杯,和幼儿说,小水杯特别难过,因为它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它的座位在桌子上的小圆球球上,我们快让小水杯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吧。引导幼儿把水杯放在标记上等待喝水。

活动区指导 目标:

不与同伴发生矛盾,喜欢玩玩具 策略:

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和同伴抢玩具,发生矛盾。教育幼儿“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拼搭玩具。即使鼓励合作好的幼儿。

户外活动: 目标:

1.能够手脚协调向前爬 2.尝试沙包的多种玩法 策略:

通过游戏“小乌龟晒太阳”,让幼儿练习手脚协调的向前爬。通过玩沙包,让幼儿尝试沙包的多种玩法。

反思:

教育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2.

3.

活动分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日期: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班级:国宝一班 田洁

生活指导 目标:

能够认真的大口吃饭 策略:

幼儿年龄较小,进餐速度比较慢。鼓励幼儿向大老虎一样大口大口的吃饭。比一比,看看谁吃得最香。进餐速度慢的幼儿老师帮助喂一些,以免孩子吃了凉饭不舒服。

活动区指导

目标: 配合Marina上英语课 策略:

户外活动: 目标:

1.尝试单脚站立保持平衡

2.能够跟随儿歌内容做蹲起动作 策略:

通过游戏“不倒翁”,让幼儿尝试单脚站立,提示幼儿可以双手伸平帮助保持平衡。通过游戏“吹泡泡”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下肢力量。

反思:

教育活动名称: 体育:小雨点 活动目标:

1.学会听指令,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跑。 2.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雨点的样子。

活动分析:

孩子们经常不注意听老师的指令,在操场上玩游戏后,老师的“收放”不是很好,老师喊了好几次,孩子们都只顾自己玩,因此我想通过这个活动练习学会听指令。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小雨点”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给每位幼儿戴上“小雨点”的头饰,让幼儿自己随便找一个位置跟着老师做小雨点落下来的样子。

二、和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今天我们都变成了小雨点,田老师变成了大风,大风说:“下雨啦!”,我们要在操场跑来跑去像下大雨一样。大风说:“小雨点变成一条小河啦!”我们就立刻跑到田老师身后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变成向小火车一样的一排。大风说:“小雨点落到地上啦”我们就马上蹲下不动。看看哪个小雨点最听话! 三、开始游戏

和幼儿开始游戏,幼儿四散跑开,教师反复说口令,幼儿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

请能力强的幼儿里扮演教师的角色。

日期: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班级: 国宝一班 田洁

生活指导 目标:

能够把鞋摆放整齐 策略:

幼儿午睡时经常把鞋乱放,和幼儿说小朋友睡觉了,小鞋子也要休息,我们把小鞋子放到椅子下面摆好,让它舒舒服服的睡觉吧。比一比看看谁的小鞋子休息的最好。

活动区指导 目标:

了解建筑组辅助材料的用途 策略:

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建筑组的幼儿总是容易被辅助材料吸引,不去拼搭积木。

和幼儿说明辅助材料的用途,把大楼搭好以后再把小车、小动物码放在里面。

户外活动: 目标:

1.能够垫脚走、跑。

2.能够倾听口令,按口令要求做动作 策略:

通过游戏“小鸟飞飞”让幼儿尝试练习垫脚走、跑。可以提示幼儿比一比谁的个子最高,来引导幼儿提踵。通过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提醒幼儿听清楚老师的话再做动作。

反思:

教育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2.

3.

活动分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的名称:《捉小鱼》(一) 活动日期:2011年3月16日 班级:国宝一班 田洁 活动前分析:这首歌只有一个乐句,短小有趣。歌曲的音程跨度小,旋律比较平缓,有利于本班幼儿演唱。歌词重复性强,适宜本班幼儿的演唱。目前,本班幼儿在学唱新歌的过程中,少部分幼儿能够做到认真倾听,而大部分幼儿几乎没有倾听就开始大声喊唱,而且还加有动作,因此音准控制不好。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幼儿先熟悉歌词,后演唱歌曲造成的。他们听到老师唱的歌曲是他们熟悉的儿歌,所以就不听旋律直接跟说或随意唱。因此,本次活动最大的改变,就是倾听音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幼儿对旋律熟悉后再加入歌词。本首歌曲有一定的游戏性,在下次活动中可在这次的基础上加入歌词,进行游戏。 目标 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 师生共同复习歌曲《拉个圆圈走走》。通过歌词的引领,活动全身各部位。为后面的律动活动做准备。 二、律动 1、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依次出示相关图片,引发幼儿对小鱼的兴趣。 2、 幼儿尝试:小鱼是怎样游的。 3、 播放旋律,观看教师的动作。 4、 教师逐一做动作,提问:小鱼在做什么。并请幼儿进行模仿。 5、 模仿教师动作,完整的跟随旋律进行律动。 6、 游戏:听到“快快捉住”时,小鱼游回家。 三、小鱼唱歌 1、 提出要求:小鱼一边游,一边在唱歌。你们听听它是怎样唱的。鼓励幼儿唱一唱。 2、 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用单音演唱。 教学支架 关于动作 1、 观看图片进行回忆、尝试模仿 2、 教师示范,幼儿欣赏,丰富幼儿的动作经验。 3、 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动作的含义。 4、 幼儿通过自身的模仿进行表现。 关于倾听 1、 观看图片播放音乐,使幼儿对旋律的长短有初步的感受。 2、 教师通过动作的变化,使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变化(旋律的高低、节奏型的变化) 3、 通过一定的游戏,帮助幼儿注意倾听特殊片段(听到“快快捉住”时,小鱼游回家)帮助幼儿记忆旋律。 4、 通过“小鱼唱歌”使幼儿能够倾听完整旋律。 幼儿具体表现 活动后分析原因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的名称:《捉小鱼》(二) 活动日期:2011年3月18日 班级:国宝一班 田洁 活动前分析:作品分析见《捉小鱼》(一)。 本次活动的重点:幼儿对旋律熟悉后加入歌词。 难点:学习音乐游戏方法与规则。 目标 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动作。 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歌曲的结束。 活动准备 CD、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小鱼游的律动练习。 2、 小鱼唱歌:跟随音乐旋律进行单音的演唱。(复习) 二、学唱歌曲 1、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2、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3、 幼儿完整跟唱。 4、 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完整演唱。 三、游戏《捉小鱼》 1、出示手偶,表现游戏。 2、出示呼啦圈,介绍游戏规则。 3、幼儿当小鱼,教师捉鱼。提出“提前游走的小鱼会被大鲨鱼吃掉。” 教学支架 音乐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1、 教师通过手偶示范。使幼儿明白游戏的方法。 2、 出示道具,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 3、 通过提问,使幼儿了解规则(听到结束句往回跑) 4、 教师利用呼啦圈,帮助幼儿执行规则。 幼儿具体表现 活动后分析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