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某A. B. C. D.
、、、、
、、
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 时,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2. 250℃和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
3.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
不同
4.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 B.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
C. 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HA溶液比HB溶液酸性强
D. 由丁可知:将℃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5. 25℃时在五份蒸馏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加入的物质 HCl(aq) FeCl(aq) NaOH(aq) HCCOONa(aq) C2H5OH(l) ,A点为平衡状态
第 1 页,共 8 页
所得溶液的pH 水的电离程度 3 a1 4 a2 10 a3 11 a4 未测定 a5 加入物质后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a3>a1>a5>a2>a4 B. a4>a2>a5>a1>a3 C. a4>a2>a5>a3>a1 D. a1>a3>a5>a2>a4
6. 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L、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其pH为3,①甲用蒸馏水稀释到
-100L时,②乙与等体积、L-1的NaOH溶液混合,n溶液的pH变为x;浓度为0.2mol·在混合液中:(CH3COO)
+n(OH-)-(H+)=y mol。x、y的正确答案组合为
A. 3<x<5、0.2 B. 3<x<5、0.1 C. 3、0.1 D. 5、0.2
7. 室温下,将1molNa2CO3·10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Na2CO3(s)溶于10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Na2CO3·
Na2CO3·10H2O(s) Na2CO3(s)+10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H2<△H3 B. △H1>△H3 C. △H1+△H3=△H2 D. △H1+△H2>△H3 8. 已知在和条件下,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9.
;;;;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
。按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其反应为: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该反应的
第 2 页,共 8 页
C. 平衡常数: D.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10.下列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3+、K+、S2-、Cl- B.Al3+、HCO3-、SO42-、Cl- C.K+、NH4+、SiO32-、NO3- D.K+、Cl-、SO42-、NO3- 11.对常温下A.
B. 加入少量C. 该溶液中由D. 与等体积
的电离出的的
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固体后,
是
降低
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12.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B.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少量H2O2,呈血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13.某温度下反应
、
及
A. 反应正好达平衡 B.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D.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14.常温下,共价键 A.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 D.
C.CO2
D.HCl
436
的平衡常数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7 568 432 298
15.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 A.NH3·H2O B.NaOH
二、填空题
16.向1mol/LAl2(SO4)3的溶液100mL中加入1mol/LNaOH溶液得到7.8g沉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第 3 页,共 8 页
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7.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记录】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验编号 溶液 1 2 3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
3.0 2.0 1.0 2.0 3.0 4.0 1.0 1.0 1.0 溶液 稀硫酸 2.0 2.0 2.0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4.0 5.2 6.4 __________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第 4 页,共 8 页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验编号 溶液 4 3.0 2.0 1.0 溶液 稀硫酸 2.0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____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8.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含酸量(g/100 mL)。(15分) Ⅰ、实验步骤: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剂。
(3)读取盛装0.100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V(样品) V(NaOH)(消耗)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市售白醋含酸量=________g/100 mL(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仔细研究了该品牌白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苯甲酸钠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醋酸与苯甲酸的________(填写序号)。 a.pH
b.沸点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1 20.00 15.95 2 20.00 15.00 3 20.00 15.05 4 20.00 14.95 置如右图所示,则________作指示
第 5 页,共 8 页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19.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用下图所示实验来证明达到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入不同质量的的质量/g 40s末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为分析试管 滴加试剂 产生气泡情况 和I 5滴较快产生细小气泡 对体积 是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
1%
加入容器中,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加0.2 61 0.4 86 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0.1 49 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II 5滴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III 5滴0.3无气泡产生 )
结论是___________,实验I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①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反应中
溶液加入
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
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和......
分解反应的催
___________(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0.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2、3 mol H2,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2、6 mo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第 6 页,共 8 页
A.小于m B.等于m C.在m~2m之间 D.等于2m E.大于2m
(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______mol N2和________mol H2。
第 7 页,共 8 页
和顺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B 2 D 12 D 3 C 13 C 4 B 14 D 5 C 15 A 6 A 7 A 8 A 9 D 10 D 二、填空题 16.300mL,700mL 17. (1). 同时,增大物中的
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3).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5).
(2). 其他条件相
(4). 生成
(6). 与实验1比较,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18.Ⅰ、(1) 容量瓶 (2) 酚酞 (3) 0.70 (4)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Ⅲ、(1) 4.500 (2) c (3) ab 19. (1). 不能 (2). 因为没有确认内,
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
对 (7).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氧化性,且其氧化性强于20.(1) D E (2) 0.5 0
;催化剂被还原后所得物质又能被
效果好 (5). 做对比实验,证明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3). 在一定质量范围和
对
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且
比 (8). 氧化生成催化剂。
催化
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6).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