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探讨
朱彬
文山学院 09级初等教育(理科) 学号 2000904091062
【摘要】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长期工作,文章从园林绿化设计、建设、养护、经营等方面指出并分析了制约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能源和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绿化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倡导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节约型城市园林建设,将是城市园林绿化未来发展的主题。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以最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现实意义
资源匮乏要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其建设、养护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土地、电能,因此要大力提倡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道路。节约型社会提倡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内容。近年来,园林绿化建设存在注重视觉效果、忽略综合效益的现象,不但造成水、土、植物等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使本土景观严重丧失,这些与我国倡导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精神背道而驰,因此,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园林绿化建设、养护中的各种资源浪费,不仅增加了建设投资、养护费用,且严重阻碍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园林绿化行业进一步提高水平的原动力。 2.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设计方面
照搬照抄,忽略地方特色不注重地方特色的塑造,照搬照抄,追求草坪热、大树热、色块热等所谓的现代化档次,使得外来景观模式入侵,不仅难以彰显城市的形象特征,而且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追求理想模式,破坏本土资源不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一味追求理想景观,盲目采用大量外来树种;或不下现场了解现状,大面积、大范围改造地形,改变了场地原有景观特征。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绿化工程建设成本、养护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生态功能。人工景观盛行,城市绿化的自然功能丧失一些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大型绿化工程设计时,以硬质景观、音乐喷泉、雕塑小品、景观亮化等为主导设计,追求视觉刺激和形式上的广阔与规整,却降低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不仅造成功能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建成后的养护管理成本。方案质量低,艺术生命短设计方案艺术生命极短,建成后几年就得改造或重建,造成建设资源与资金的严重浪费。按照领导意图进行绿化设计有些干部喜欢出点子、提建议,设计师为迎合领导要求或达到中标目的,设计制作违心的作品。绿化设计与施工脱节,不少设计师不喜欢下工地,对施工场所现状不熟悉,缺乏与施工人员联系沟通,闭门造车,对一些细节的设计处理不到位,使其原设计意图难以充分体现。 2.2 建设施工方面
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浪费严重园林绿化建设中,采取大树移植、引种洋花洋草、逆境
栽植、反季节种植、挖湖堆山、农田取土、广造湿地等违背自然规律和生态原则的做法,造
1
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摒弃乡土树种,追求新、奇、特植物施工中减少乡土树种的种植,引种新、奇、特植物,改变了合理的种植结构,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增加养护成本。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吸引顾客目光,摒弃抗性强、易成活的乡土树种,不考虑植物生活习性及物候期,在开发小区绿地中引种珍贵、名优树种作为卖点,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回报,破坏了原产地的生态环境,也浪费了绿化建设资金。 3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措施 3.1规划设计方面
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是城市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1.1地方性和自然性
(1)因地制宜进行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设计师对现场地形地貌、周边环境进行充分勘察,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生态群落与人文环境,尽量保留和采用原有材料,因地制宜进行景观设计,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2)将自然因素结合于设计之中。景观设计要将设计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结合在设计之中,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同时也维护了设计物自身的健康。 3.1.2现有绿地资源
(1)实现所有可绿化地的充分绿化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坚持规划建绿、见缝插绿、争地建绿、拆迁避绿、拆违还绿,开发绿化死角,充分利用市区零散空间进行增绿,不浪费每一寸土地。
(2)规划“垂直绿化”、“立体绿化”,节约土地资源。如立交桥、屋顶、阳台、墙面、水道护坡等地绿化,构成城市空间多层次绿化格局,提高绿视率,增加绿量,改善城市俯瞰效果。
3.1.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土地再利用。利用废弃的土地以及原有资源(植被、土壤、建筑等)进行园林绿化,可大大节约资源与能源的耗费。如:利用废弃的工厂、道路、施工地改造成主题公园、绿地。 (2)将农作物耕种理念引入城市绿化。我国是农耕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每年有 2 千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将农作物耕种理念引入城市绿化将是资源循环再生和节约型城市绿地的主题。如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中的东北稻田就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3) 坚持以绿为主,合理规划建筑、小品等用地。尽量减少绿地中硬质铺装的应用,规划绿荫停车场、绿荫广场。
(4) 根据整体布局,为分割空间和塑造绿化立体效果,可合理设计地形,但地形坡度需设计控制在 15°以下,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浇水次数。 4.科学配置绿化模式
(1)绿地规划设计中,尽量减少纯草坪性的开放空间,尽最大可能增加绿地绿量。 (2)设计中选用适合本地自然条件、节水耐旱、耐盐碱的新品种;合理利用当地野生植被等自然植物群落;“一方水土养一方树”,配置种植成本低、养护成本低、成活率高、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最符合节约原则。
(3)尽量避免植物配置单一、块状种植模式,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增加宿根花卉的种植,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绿地遮荫效果。 (4)重视总体规划中的园林水系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充分利用天然河流、湖泊水系,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同时尽可能将人工水景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使用。
(5)不臣服于领导的主观意念,从专业的角度给决策者科学合理的绿地规划建设建议。 (6) 设计师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设计细节与现场施
2
工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充实完善设计意图。 5监管方面
(1)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组织机构建设。坚决遵守绿色图章制度;对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国家绿化标准实施设计审批;严格落实绿线管制制度,保护好现有绿地;坚决查处擅自占用绿地和改变绿地性质、用途行为。
(2)严格树木保护、砍伐、移植审批管理,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坚决查处无手续伐树、移树行为。
(3)严格审核规划设计方案。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对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从源头上杜绝高价设计、高价建绿。
(4)严格实施城市绿化管护制度,加强从施工建设到绿化管理全过程的专业化管理与指导服务,并制定各个环节相应的节约型规范章程。
(5)加强认建认养绿地监督管理工作,杜绝绿地被弃管现象。
参考文献
[1]庄树渊.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误区初探[J]. 中国园林,2002(4):.
[2]王建强. 关于敦煌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考[J]. 甘肃园林,2011(1):8- 9.
[3]李宽中,颖太勇,李佩莲,等.浅论乌鲁木齐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J].乌鲁木齐园林,2010(30):41- 43.
[4]谢立文.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J]. 乌鲁木齐园林,2010(30):77.
[5]杨波,尚红.节约型园林建设探索———以济南市城区道路绿化整治为例[J].园林科技,2008(3):35- 3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