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
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为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铁路隧道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针对当前铁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一、 建设管理方面
(一) 建设单位
1. 凡有隧道工程的铁路建设项目,项目管理机构应配备有经验的隧道专业技术人员。隧道比例较大、软弱围岩隧道数量较多或含有高风险隧道的铁路建设项目,项目管理机构配备1名熟悉隧道专业的领导,安质、工程部门和相应的现场工作组(段落指挥部)应配备不少于2名有经验的隧道专业技术人员。
2.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事故报告制度。发生等级事故或多次发生影响工程质量安全非等级事故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和安质监督部门必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并形成整改报告。
3. 建设单位要严格隧道开工条件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严禁开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复查和认定,不符合要求的停工整顿。
4. 建设单位应结合合同管理,运用信用评价等手段,制订奖罚管理办法,加大经济奖惩力度,促进参建单位认真履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二) 施工单位
1.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单位的上级管理单位应成立巡视组,检查督导,解决现场存在问题,分析事故原因。
2. 铁路隧道工程项目要成立局级督导组,及时解决现场存在问题。对高风险隧道及隧道相对集中的项目,应成立局级安全质量包保组,落实到责任人。
3. 铁路隧道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指定1名领导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分析认真,反馈及时。
4.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单位要按合同要求、投标承诺配备隧道专业、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施工现场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架子队九大员必须由从事隧道施工的人员担任。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要由专业化队伍施作。
5. 隧道施工现场应严格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责任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人,挂牌明示。
二、 设计方面
1.认真贯彻地质选线、环境选线的原则,加强区域地质勘察和环境调查,从设计源头上规避、降低隧道工程风险。
2.勘察设计单位应查明隧道不良地质及风险源分布情况,进行针对性专项设计。施工
图应细化超强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防排水等关键工序的施工要求。加强现场施工设计配合工作,根据施工过程中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措施、优化设计。
3.加强超前初期支护的刚度和强度,加强超前小导管和拱架等支护措施的设计。适当减少径向系统锚杆,地质情况允许时,可取消。
4.优化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加强锁脚锚杆(管)的设置。施工图中明确加大拱(墙)脚细部结构及锚杆(管)灌浆技术要求等。
5.加快机械化、工厂化进程,逐步减少分部法施工,推广全断面施工方法,向TBM,盾构、“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等施工方法发展。
6.凡是掌子面后方发生的“关门”塌方事故,变更设计一律不计处理费用。
三、施工工艺和作业方面
1.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作业程序,加强过程工序转序的质量检查,发现工序施工质量不到位,严禁转序。
2.切实做好监控量测工作,监控量测点必须及时埋设,开挖支护后2小时内读取初始数据。监控量测要设置标识牌,标示里程、设点时间、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3.软弱围岩和不良地质隧道各工序步距等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有关规定执行。
4.喷射混凝土要采用湿喷工艺,喷射设备必须满足连续作业要求,2010年底前湿喷工
艺部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工。
5.初支仰拱必须严格执行每循环进尺不得大于3m的规定;非爆破开挖和爆破开挖初支仰拱分别于8小时和12小时内完成开挖、加设拱架、喷射混凝土作业,确保初支仰拱快挖、快支、快速封闭;及时排水,杜绝浸泡隧底现象。初支仰拱开挖施作全过程要设立专人监控指挥。要改进仰拱开挖方法,下台阶开挖底面标高可适当下落。
6.凡隧底因故停工后,必须经过建设单位组织的全面安全检查、评估,采取必要处置措施后方可复工。
二0一0年十一月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