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改好的论文 (2)

改好的论文 (2)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进攻技术指标的对比与分

运动训练专业 常珊珊 指 导 教 师 袁 野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的主要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与对手的差异,探析了中国男篮技术在亚洲的具体位置。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场均失分率,场均失误,抢断球等指标上高于韩国,2分及3分命中率与对手有差距,但不明显;罚球命中率,助攻,盖帽抢断球与对手有显著差异,差距较大。本文将以此分析出中国男篮在进攻技术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与韩国队之间的差距如何,汲取对方的优点,并对我国的不足之处提出主要的解决对策,为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技术;对比研究

The comparision and analysis of offensive tech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Chinese basketball and the South Korean men’s basketball

teamin the 16th Asian games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video observation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16th Asian games China men's basketball team with South Korea the main attack technical indexes fiba comparative study, analyzed the main technical indices China men's basketball team with opponent's differences, discusses the Chinese basketball the specific location technology in As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men's basketball team present all runs, averaging error, rate of such indicators on steals ball than South Korea, two points and three point shooting and opponents have a margin, but not obvious; Ft percentage, assists, steals ball and opponents have block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ig gap This paper will buil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basketball team in attack on which insufficiencies has technology, and Korea, absorbing the gap between the advantages of how each of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deficiency in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for in the futur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y.

1

Key words: The 16th Asian games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Offense techniques;Comparative research. 引 言

近几年,在外籍教练尤纳斯的带领下,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有所提高,但作为亚洲强队,与对手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还有哪些不足?通过对参加第16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和韩国男篮比赛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统计,从各个技术指标的均值,总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亚洲强队与中国队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它有助于更深入,更清晰地剖析中国男篮和韩国男篮存在的差距原因,为以后中国男篮的训练,比赛提供科学依据。为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技术上的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十六届男篮亚运会中国队及对手韩国队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得分,投篮次数,

命中率,罚球,前场篮板球,助攻,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需要,检索与查阅了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网络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国内数据库以及中国体育核心期刊等,收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化书籍,体育期刊杂志,并访问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官方网站(http://www.gz2010.cn).以及与其有关的篮球杂志。对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主要进攻技术指标进行了归纳、对比,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直播、录像等对其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核实、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SPSS13. 0软件对本次中国男篮和韩国男篮比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2.4 对比分析法

将中国男篮进攻技术指标与韩国进行比较,找出中国队与韩国队之间的差距。 2 结果与分析

进攻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方在获得控制球后,以得分为目的,为争创良好的投篮

机会所采用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通过对几个主要的进攻技术指标的统计(表1),可以反映出运动员合理运用进攻技术的能力和进攻的实际效果。

2

表1 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各项进攻技术指标的比较情况

中国 vs韩国(第一场) 中国vs韩国(第二场)

得分 76 66 77 71 2分中/投 24-50 16-34 24-48 17-30 2分命中率(%) 48 47 50 57 3分中/投 8-21 7-18 6-14 9-18 3分命中率(%) 38 39 43 50 罚球中/投 4-9 13-25 11-21 10-16 罚球命中率(%) 44 52 52 62.5 篮板球 29 32 28 24 助攻 11 16 6 14 失误 9 15 9 16 抢断 10 4 6 2 盖帽 1 4 1 1

2.1 对投篮指标的分析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战术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表2 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各项进攻技术指标的比较情况

总得分 2分中-投(命中率%)3分中—投(命中率%)罚球中—投(命中率%)前场篮板 助攻 抢断

中国153 48 98 (49) 14 35 (40) 15 30 (50) 57 17 16 对手137 33 (52) 16 36 (44) 23 41 (56) 56 30 6 差值16 16 34 (-3) -2 -1 (-4) -8 -11 (-6) 1 -13 10

表2表明中国队与韩国队的两场比赛中总得分比对手多16分,投篮总数比对手多了33次,但是在投篮命中率上,中国队的2分命中率低于对手,罚球命中率也低于对手(另据统计,韩国队的总命中率在本届亚运会上排名首位),中国队的投篮次数多,但投篮命中率低,反应了中国男篮虽然获得进攻的次数多,但投篮不稳定,在进攻时不能很好地创造和把握投篮时机。良好的投篮时机是依靠个人能力和全队战术配合创造出来的,投篮者在利用自己身体挤靠,假动作以及在同伴来为自己掩护时,就要正确判断队员的位置,一旦防守者失去了正确的防守位置,投篮者就要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大胆果断的投篮。当今世界篮坛中,就有一批优秀的投篮手,他们普遍具有在高对抗条件下投篮方式多,出手点高,投速快,命中率高的特点,任何球队如果拥有这

3

样的运动员,就标志着队伍整体实力的强大。

表3 中国男篮与韩国队比赛中创造中距离投篮机会所用手段的统计

贴身挤靠投篮 时空差投篮 配合出现空档投篮 突破直接投篮

中-投 命中率(%) 中-投 命中率(%) 中-投 命中率(%) 中-投 命中率(%) 中国 2-10 20 6-11 55 7-11 4-7 57 韩国 2-7 28 5-9 56 10-13 77 3-6 50

表3是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比赛时,各队为创造中距离投篮机会所采用的手段进行了统计。以便把两队在投篮方面进行更深层的比较与分析。

贴身挤靠投篮,是进攻队员在身高,体重与防守队员略占优势的情况下,持球队员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合法地挤,靠贴身防守的对手,并于之发生身体接触中完成的投篮动作。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男篮运用贴身挤靠投篮的次数少,且成功率也很低。而韩国队则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技术。

时空差投篮,是进攻队员利用快速,多变的移动和逼真的假动作,使自己在动作时间和位置空间上占优势,利用这种短暂的时空差进行投篮。就中国队而言,利用时空差投篮的次数最多,命中率也较高,但有时当机会出现时,队员就会表现出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在这一瞬间就让对手调整到正常的防守位置,从而丧失了良好的投篮机会。

配合出现空档投篮,就是通过有效的传球,使防守出现漏洞,此时是投篮的最佳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投篮。韩国队的投篮命中率高于中国,这说明中国男篮创造出来的机会不少,但是技术不稳定,错失了太多得分的机会。

突破直接上篮,是持球队员根据场上防守队员的位置,利用灵活多变的运球拜托或躲闪对手,直接到篮下投篮。在这种情况下命中率一般都很高。中国队较对手而言,突破直接投篮的次数和成功率都略高于对手。

三分球的试投,所有队大多都是在出现空位的情况下进行的,利用时空差投篮的很少。但由于防守队员的补防意识较强,使空位出现的时间也极短,这就对运动员的投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中国队与韩国三分球的数据统计来看,韩国队的命中率高于中国队,中国队员大多数是先处在静止状态,然后接球投篮,并且投篮准备的时间较长,出手的速度较慢,很容易受到补防队员的干扰,使得命中率下降。而对手能在快速移动中,接球急停,立即轻松跳投。显示出良好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以及臂,肩肌群的力量。

2.2 对篮板球能力的比较分析 2.2.1 篮板球总体水平的比较分析

篮板球在比赛中是获得球权的重要手段,也表明着一个队的实力所在。篮板球与进攻和防守有着直接关系,抢得防守篮板是发动反击快攻最有利的条件;抢得前场篮

4

板可以创造篮下二次进攻得分机会。因此篮板球能力的提升是增加本队进攻次数和减少对方进攻次数的主要因素。

表4 中国男篮与韩国队篮板球的统计表

国家 前场 后场 总数 场均 中国 19 38 57 28.5 韩国 11 45 56 28

表4显示,中国队篮板球共计57个,比对手多了1个而后场篮板球明显落后于韩国队。从表1可知,在与韩国的第一场比赛中,中国队少对手3个,在第二场比赛中中国队多于对手4个,这表明中国队发挥的不稳定性,中国队应加强利用变向摆脱和发力抢位来抢得篮板球的训练。 2.2.2 后场篮板球的比较分析

中国队共抢得后场篮板球38次,比韩国队少了7次,说明我们的卡位意识,拼抢意识等方面与对手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 2.2.3 前场篮板球的比较分析

中国队共抢得篮板球19次比韩国队多了8次,通过比赛看出中国队在投篮后冲抢意识比较好,抢位技术和篮下挤拼能力相对以往比赛都有所提高。另外由于韩国队投篮命中率较高,前场篮板球争抢机会会相对减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3 对助攻指标的分析

助攻是反映球员传球进攻水平的一项技术,是以熟练地控制球,支配球为基础,以传球技巧,默契配合,积极的穿插跑动为核心的一次助攻能使同伴轻松地得分。表2表明,中国队助攻共计17次,比对手少了13次,存在很大的差距。助攻能够体现有效传球的次数和进攻战术的执行情况,进攻战术执行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比赛中尤其是在对方严密防守下,后卫队员的个人能力欠缺,进攻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于保护球而非寻找进攻机会,因此使得中国队失去了很多战机,从而失去了很多好的助攻得分的机会。 2.4 对失误指标的分析

从表1可见,中国队的总失误比韩国队少了13次,场均失误率仅是9次,中国队在对韩国队的比赛中,正是依靠比韩国队低的失误率,才能赢的最后比赛的胜利,从表可以看出,中国队的总投篮命中率都低于韩国,助攻也明显少于韩国,但是最后比赛却能取胜,正是中国队比韩国少了13次的失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中国队在抢断,3分球命中率,场均失分率,场均失误率指标均高于韩国排在亚洲第一,与亚洲各队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上述指标除了3分球命中率外,其余指标

5

均无明显优势。

3.1.2 中国队投篮的总次数偏高,但是总投篮命中率低于韩国,居于第二位,2分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也低于韩国,说明在高强队的对抗中,中国队技术发挥不稳定,由于投篮准备的时间长,动作慢,抗干扰能力较差造成的。

3.1.3 投篮总命中率,2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篮板球,助攻指标明显落后于韩国,有着显著的差异,说明我们在抢篮板球意识,技术,积极性,防守的压迫性,封盖的主动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2 建议

3.2.1 确立适合中国队的技战术风格

中国队在整体打法上缺乏自己的风格,应根据本身的发展逐步确定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在不断向欧美学习的同时,应结合中国球员自身的特点,实现高度与技术,速度,强度紧密结合。

3.2.2 增强CBA联赛的对抗强度,应鼓励队员对抗,全场紧逼的个人突破,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对抗性,促进队员攻防对抗能力的提高。 3.2.3 从体能的强化训练开始,进一步提高防守水平

体能是中国队在与其他亚洲强队比赛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高防守水平首先必须解决体能问题。男篮队员应结合各种专项练习来强化体能素质,增强防守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并注重队员强对抗下运用技战术能力和整体攻防能力的培养,提高全队连续进攻的意识和能力。

3.2.4 强化中锋和后卫能力的培养

中国队后卫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和高强度对抗比赛来提高得分能力,助攻次数多,投篮形式多样化,以及个人进攻能力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

[2] 石勇.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5.. [3] 谭振斌.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4(4):77-80

[4] 郭永波.雅典奥运动会男篮的技战术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54-255. [5] 李江红.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数据对比分析及男篮备战第16届世锦赛的对策与建议.[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0).

[6]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 [7]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8] 任昭君.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若干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9] 周武.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前四名队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2):1715-1717.

[10] 胡建成.对篮板球在竞赛中效果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报,1998.4.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