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电泵现场管理与故障处理
【摘要】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发展是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到创新的全过程。塔里木油田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已有20多年,在生产规模和技术发展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电泵井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原油的产量及电泵机组的运转周期。因此,加强日常管理和电泵机组的维护及故障处理,才能提高电泵机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关键词】电泵 故障处理 电流卡片
当油层的能量不足以维持自喷时必须人为从地面补充能量,这样才能把原油举升出井口,如果补充能量的方式是用机械能量把油采出地面的,称为机械采油。目前,国内外机械采油装置主要分为有杆泵和无杆泵两种[1]。今天我们所要介绍是就是无杆泵,不借助抽油杆传递动力的抽油设备电动潜油电泵。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发展是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到创新的全过程。塔里木油田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已有20多年,在生产规模和技术发展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电泵井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原油的产量及电泵机组的运转周期。因此,加强日常管理和电泵机组的维护及故障处理,才能提高电泵机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原油产量。本文主要分析潜油电泵的管理、维护和故障处理几个方面。
1 潜油电泵井的管理
为保证油井平稳生产,首先得有合理的工作制度,其次能在油井的各项参数、数据等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做出初步的分析与判断。
日常油井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须注意:
1.1 设备检查部位
(1)控制柜的检查:运行中接触器是否吸合稳定、振动噪音是否正常;电流记录仪是否准确,卡片上电流数与仪表量程是否一致;
(2)变压器的检查:声音、油位油色是否属正常现象;高压开关接触良好与否,刀片吃入深度要大于80%;
(3)井口检查:井口放气阀,油表等是否齐全;闸门开关有无锈蚀,是否灵活等。
1.2 电泵井投产后的管理要求
(1)电泵井正常操作由值班采油工操作,发生故障时必须由持有电泵操作证书的专业人员处理;
(2)机组投入正常运行后,注意更换电流卡片,为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在投产前或各种原因停机时应进行电流记录仪零位校正;
(3)做好各项信息的更新的工作。
1.3 电泵井清蜡
在电泵井投产后一周内应进行一次清蜡通井,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清蜡周期。清蜡操作要保质保量,应做到起下顺利、不带硬蜡、不顶钻、不堵井筒等事项,在清蜡结束后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台账。
2 潜油泵电流卡片分析及故障处理
潜油泵井电流卡片是反映潜油泵运行过程中时间与潜油电机的电流变化关系曲线,它是潜油泵井日常生产管理的主要依据。正常的电流卡片中,电流曲线应为一条平滑的曲线。
2.1 泵在受气干扰中运行的电流卡片
原油脱气,大量气体进泵引起电流波动,导致产量下降。防止方法为:在泵吸入口加气锚或旋转式油气分离器;合理控制套管气;保证机组合理的沉淀度;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破乳剂。
2.2 过载停机的电流卡片
机组启动后,电流逐渐上升到额定电流值正常运行;随后逐渐上升,最后达到过载电流整定值,过载停机。预防及处理方法:正常过载停机应进行洗井;下泵前冲砂,出砂井上提机组;定时清蜡和热洗地面管线;处理缺相,或更换机组。
2.3 电压波动
当供电电压波动时,为了满足泵的功率需求,马达电流也会随之波动。原因为供电线路上大功率柱塞泵突然启动引发电压瞬时下降、附近抽油机井多口同时启动,或是有雷击现象。防止办法:在大面积断电后,等其他设备启动后再启泵,并装上避雷设备。
2.4 供液不足
由于地层供液不足,泵抽空最终过载关停,系统会自动重启。当电流降低,产液量和泵效就会降低,直至无液进泵,导致欠载停机。原因是在电泵井投产初期,选泵不当,或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油井供液。处理办法:缩小油嘴;加深泵挂;更换小排量的机组。
3 潜油电泵的其它故障的判断与处理[2]
3.1 管柱漏失判断与处理
当发生管柱漏失时会出现油压、产量相对下降。带有泄油阀管柱的井,多数是由泄油销被砸断或冲蚀引起,须检泵作业才能恢复生产;管柱腐蚀漏失的井,可通过管柱憋压的验证方法来判断。
3.2 停机后再启动电流加大
稠油电泵井停机后重启电流会加大,致使机组被烧毁,此现象在冬季会更加明显。油井在停产后温度降低,油变稠、流动性变差,泵提速变慢,电泵长时间处在高转速下运行,电流很高,导致寿命变短。可采用变频集中切换技术,用一台变频机对多井口进行控制,使每口井实现软启动。投资不大可减少启泵烧机,原油温度的逐渐升高也可减轻原油粘度对泵的影响。3.3 电缆故障诊断与处理
电缆发生故障表现为地面控制柜过载停机,有时配电盘跳闸电流卡片上的电流曲线突然上升,与电机电气损坏相似,在进行检测时,三相对地绝缘电阻为0,电阻平衡。电缆损坏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井口或挂处损坏,直阻不超过1Ω;二是远离井口,直阻为2-3Ω,具体损坏处可根据每米电缆的阻值进行测算得出。对于在井口损坏情况,可重新接缆;如果在采油树帽下到几根处,可上提重新接缆;若损坏很严重,必须检泵作业。
3.4 井液引起的故障与处理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井液含砂泥等机械杂质井、电泵试油勘探井、防砂完井生产的新井中。表现是运行电流高、有波动,当超过过载设定值时过载停机,也有可能堵塞油嘴。对于防砂完井生产的新井,原因是完井作业后填砂未冲洗干净,可采取以下办法解决:上调过载设定值;调大油嘴;停机进行反冲洗。
3.5 套管气引起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当油井供液不足时,引起油井液面很低接近泵吸入口,套管环空内的气体进入电泵内导致欠载停泵。处理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办法:
(1)控制套压、调低欠载设定值;
(2)间歇生产,采取人工或控制柜自动启泵方式;
(3)若泵挂较浅,可加深泵挂深度;
(4)调低欠载设定值、缩小油嘴;
(5)对油层进行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
(6)打开未开采层位生产,补充液源;
(7)更换与油井相配的电泵泵。
3.6 机组匹配不合理引起的故障判断与处理
若电泵机组匹配不合理,也可能引起故障。一是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一般不会引起事故,但当电机余量大时会发生欠载;二是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运行电流会高于额定电流,严重时会出现启动困难和机组烧毁现象。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只能待检泵作业时更换合适的电泵机组。
电泵井有无故障、出现故障是否及时得到处理直接影响到原油的产量。作为机采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及时发现泵井的故障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以提高油田的产油量,为油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 梅思杰.潜油电泵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11
[2] 邵永实,师世刚,刘军.潜油电泵技术服务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