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工程质量体系
2.1 目的和适用范围建立并有效贯彻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形成全部过程的质量控制。
2.2 职责公司总经理负责推进公司质量体系建设,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总质量师代表总经理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以及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质管部具体负责质量体系的运行和监督检查工作。公司所属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2.3 支持性程序文件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程序。3合同评审
3.1 目的和适用范围准确地理解顾客的要求和本公司的满足能力。本要素适用于所有销售合同。
3.2 职责销售部负责组织合同评审工作,及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工程设计、计调中心、生产部、经管办、质管部、供应部、安装部负责相应项目的评审,并对其评审的结果负责。
3.3 支持性程序文件合同评审程序、合同管理程序。4设计控制
4.1 目的和适用范围制定并执行产品设计的控制和验证程序,保证满足规定要求。本要素程序适用于公司每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控制和验证控制。
4.2 职责总工程师对设计控制全面负责。工程设计部负责合同签定后的具体工程设计、设计员设计、设计员互校、审核、总工程师批准。研究所负责新产品开发的设计。设计员设计并互校,由所长审核批准。技术部负责工程方案的设计。设计员设计、互校、审核批准。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设计评审。
4.3 支持性程序文件设计计划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程序、设计评审程序、设计更改控制程序。5文件和资料控制
5.1 目的和适用范围保证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使用有效的文件和资料。本要素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的文件和资料控制。
5.2 职责资料室对与本标准要素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制订和执行控制程序。各职能部门负本部门资料的发放和管理。资料员负责存档文件和资料的归档和借阅管理工作。
5.3 支持性程序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印章管理办法。6采购
6.1 目的和适用范围保证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本要素适用于公司的原料、外购、外协件、配套件的采购。
6.2 职责质管部负责对分承包提供产品的质量检验及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供应部负责原材料,各种 及设备的采购和外协件的质量,并负责分承包方质量保证能力的调查。采购员负责执行采购程序,并对所采购的产品质量负责。
6.3 支持性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分承包方评价程序、进货入库控制程序、进货质量控制程序。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7.1 目的和适用范围保证顾客提供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本要素适用于顾客提供的所有产品。
7.2 职责供应部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质管部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验证。
7.3 支持性程序文件顾客提供产品检验程序、顾客提供产品的贮存和维护控制程序。8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8.1 目的和适用范围识别产品过程的质量状况,对质量问题及原因、责任等进行追溯。本要素适用于公司的接收、生产、交付和安装的各阶段,在规定时也适用于有追溯性要求的场合。
8.2 职责质管部负责产品的检验、试验过程的标识并实现其可追溯性。生产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品标识,并实现其可追溯性。
8.3 支持性程序文件产品过程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9过程控制
9.1 目的和适用范围保证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本要素适用于产品的制定、安装过程。
9.2 职责生产部和安装部确定直接影响质量的生产和安装过程,制定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并贯彻执行。
9.3 支持性程序文件工序控制程序、现场安装过程质量控制程序。10检验和试验
10.1 目的和适用范围保证产品质量的符合性,获得向顾客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证明。本要素适用于公司的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验收的控制。
10.2 职责质管部是公司产品制定、安装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
10.3 支持性程序文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生产加工过程检验控制程序、安装过程检验控制程序、最终检验控制程序、首件"三检"控制程序。1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1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控制、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检验和试验结论的正确性,使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得到可靠的证实。本要素适用于公司的、顾客提供的和租用的设备控制。12职责质管部按照国家计量法有关规定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控制,以保证使用时,所用设备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能力满足要求,并制定文件化控制程序。质管部依据生产、安装过程文件选择合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13支持性程序文件检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2检验和试验状态
12.1 目的和适用范围通过对产品生产、安装过程中妥善制定和保护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识别标识,确保合格产品才能转序或安装。本要素适用于公司的生产全过程。
12.2 职责总质量师负责组织实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控制。质管部负责以文件化程序规定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方法和要求,并贯彻执行。>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保护和部分状态的个体标识工作。
12.3 支持性程序文件检验状态标识控制程序。13不合格品的控制
13.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严格按规定要求和程序控制与处理过程中的不合格品,防止使用或安装不合格品。本要素适用于公司进货到成品出公司全过程的不合格品控制。
13.2 职责总质量师领导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工作,组织实施不合格品的控制。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负责不合格品评审工作。质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和隔离,并执行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处理结论。各职能部门按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处理结论进行处置,并采取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措施。
13.3 支持性程序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4纠正和预防措施
14.1 目的和适用范围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来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或避免发生实现质量的改进。本要素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和质量体系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产品或体系不合格的再发生或避免发生。
14.2 职责总质量师领导纠正和预防措施委员会工作,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质管部负责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文件化程序,对纠正的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不合格责任部门负责组织产品生产和安装的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4.3 支持性程序文件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5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15.1 目的和适用范围保护已形成的产品质量,以防止因遭受损坏、污染、磕碰伤等使其固有的使用价值受到损失。本要素适用于公司外购物资到产品形成和最终完成交付的全过程的控制。
15.2 职责安装部负责制定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文件化程序,并贯彻实施。生产经理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搬运和包装控制。供应部负责进货的贮存、防护控制。计调中心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贮存和防护控制。安装部负责安装过程中的搬运、防护以及交付控制,安装部负责现场用工具的领取、返库。质管部负责对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各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监督。
15.3 支持性程序文件产品搬运控制程序、产品贮存控制程序、产品包装控制程序、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产品交付控制程序。16质量记录的控制
16.1 目的适用范围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为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本要素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要素所要求的全部质量记录。
16.2 职责总质量师负责组织实施质量记录的控制。质管部负责制定文件化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及质量记录的协调与管理,对质量记录的控制进行监督,并负责质量档案管理。各职能部门按质量职责实施质量记录控制。
16.3 支持性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7内部质量审核
17.1 目的和适用范围评价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为采取纠正措施,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依据,实施内部质量监督,保证全部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本要素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的审核。
17.2 职责总质量师负责组织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质管部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协调与管理,制定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并跟踪检查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各职能部门针对审核提出的问题采取有效纠正措施。
17.3 支持性程序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18培训
18.1 目的和适用范围提高并保护全体员工素质,保证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为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提供保证。本要素适用于全员培训。
18.2 职责总质量师负责公司领导干部质量意识考核。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化培训程序制定,并组织实施。
18.3 支持性程序文件培训工作程序。19服务
19.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顾客提供优良的服务,充分发挥产品的使用价值,保障顾客利益,提高公司信誉,获取顾客意见和要求,为改进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本要素适用于公司为顾客提供的各项服务。
19.2 职责总质量师负责组织生产部、销售部、质管部、安装部等部门组成服务组。售后服务部负责制定售后服务文件化程序,并领导售后服务组。售后服务组负责服务的具体实施。
19.3 支持性程序文件售后服务控制程序。20统计技术
20.1 目的和适用范围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过程及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本要素适用于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及产品质量形成的各有关过程。
20.2 职责总质量师负责组织开展统计技术的应用。质管部负责制定统计技术应用的文件化程序,并执行监督管理职责。各规定使用统计技术的职能部门、岗位和人员实施统计和分析。
20.3 支持性程序文件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