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教学内容 材第6页例2,例3,教材7-8页练习二第2-8题)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目标 马曼曼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 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能熟练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文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出示幻灯西游记中三个人物 师:同学们这三个人你们熟悉吗?谁能准确说出这三个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唐僧是师傅 师:这样描述准确吗?那么唐僧是谁的师傅呢? 生1:唐僧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师傅 生2:孙悟空是猪八戒的师兄 师:对,人与人的关系要清楚表达,那么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我们也要表达清楚和完整。 下面两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提问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30和15 24和72 在上面的算式中,30是15的倍数,15是30的因数,24是72的因数,72是24的倍数,那关于因数和倍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自主探索尝试,合作中解决问题 1.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分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课本第6页例 18的因数有哪几个?你是怎样找到的? (2)你能不能按照找18因数的方法试着找出30和36的因数? 汇报交流,展示提升: 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想18除以哪些整数结果还是整数? 生:18÷1=18 18÷2=9 18÷3=6 18÷6=3 18÷9=2 18÷18=1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想想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8) 生:1×18=18 2×9=18 3×6=18 6×3=18 9×2=18 18×1=18 (1)一个数因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书写方法: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重复的因数只写一个就可以,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 18的因数有:1,2,3,6,9,18。 (2)采用集合图的方法表示: 除了上面的表示方法,也可以用下面的集合图来表示18的全部因数。 明确:用图示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的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4)让学生找出30的因数和36的因数: 30的因数有:1,2,3,5,6,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36。 观察我们找到的这些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相互讨论。 教师板书: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5)小试牛刀,练一练。 7的最大因数是( ),最小因数是( )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9,那么他的最小因数是( ) 2.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分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找一个数的倍数,从什么数开始找? (2)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找到的? (3)请你用找2的倍数的方法,试着找出3和5的倍数。 汇报交流,展示提升: 找一个数的倍数应该从它本身开始找起。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写出2的倍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开始。 师:为什么找不完?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倍数。 师: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最小倍数是几?(是它本身) 强调书写方法: 2的倍数有:2,4,6,8,10,12,…。 2的倍数用集合图的表示方法。 (1)让学生找出3和5的倍数,并组织交流。 2的倍数有:2,4,6,8,10,12,…。 3的倍数有:3,6,9,12,15,18,…。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 由上面几组数我可以观察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智勇大闯关,体会数学的美妙与神奇 Ppt文件上面的习题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提升认识 师总结: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还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而且还了解了很多的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有趣,还有很多新鲜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能真正走进数学,研究数学。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2和第4题 (五)板书设计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1)用乘法(哪两个整数相乘等于这个数) (2)用除法(这个数除以一个整数结果还是整数)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去乘1,乘2,乘3,乘4…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特征的数学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取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