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3期2010年9月青海电力QINGHAIELECTRICPOWERV01.29No.3Sep.,2010设备全寿命管理思考李军1,施志刚2,杨志良3,赵红4(1-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08;2.海北供电公司,青海海晏810300;3.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西宁810008;4.海东供电公司,青海平安810600)摘要:设备管理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保障设备可靠性,发挥其在役期最大出力,维系持续稳定的生产,同时降低其购置及维修成本,是企业有效获得利润的直接保障。能否实现设备的购建、维护、转让、报废等全寿命管理.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是关系供电企业设备有效、设备资产优良、创造优秀业绩的关键。关键词:电网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8198(2010)03—0001—03ConsiderationonEquipmentLife-cycleManagementLIJunl,SHIZhi-gan92,YANGZhi-lian93,ZHA0Hon94Abstract:Theequipmentmanagementrelatespriseseffectivelytoenterprisesurvivalanddevelopment,itisthedirectprotectofenter-aprofitthatensuringequipmentreliabihty,educingtheirmaximumoutputinservice,maintainingcoststeadyproduction.andreducingtheacquisitionedtoofitsacquisitionandmaintenance.Whethertoachievingtheequipment’sandconstruction,maintenance,transfer,retirement,andreducingtheequipmentlife-cyclecost,isrelat-ofequipmentassets,andcreatingoutstandingtheeffectivenessofpowersupplyenterpriseequipment,excellenceachievement.Keywords:g.dequipment;asset;life-cycle;management传统的设备管理是指设备服役期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的可靠性,是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即设备资产的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设备的运动状态。资产管理侧重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涵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的概念,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和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内涵,体现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寿命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因此称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更为合适,它包括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运行、检修、技改到报废等一系列过程,既包括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也渗透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1研究设备全寿命管理的目的1)追溯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价值变动记录,分析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关键成本环节,结合设备经济性,分析资产投资价值,为优化后续资本投入提供翔实的数据。2)通过服役期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辅助检修策略的制定,挖掘设备潜力,使其服役期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3)通过维修费用及故障统计分析,及时作出设备资产更换决策。4)削减资产管理中的盲区,保证设备资产使用全过程可控、在控、能控,规范配件库管理及设备资产报废管理。作者简介:李军(1972一),男,陕西西安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网技术监督及研发工作。收稿日期:2010—06—28万方数据2青海电力第29卷2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阶段1)设备采购期。推行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减少交易成本。在规划时做好分析,通过完善的招标投标,在保证性能且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招标投标是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较为成熟的交易方式,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等特点。因此,招标投标制度在设备采购等领域被广泛采用。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全公司统一的招标投标网,提高了招标、投标、评标效率,提高了信息透明度,节约了签约及相关交易成本。2)设备安装期。此期限较短,属于过渡期,若此阶段未做好规范管理,可能造成设备制造与运行期间的管理真空,不利于设备全过程追踪。因此要加强设备安装期间的管理,使其成为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的一个重要衔接点。据调查,电网建设项目初期投入占项目全寿命资金投入的70%左右,其余30%的资金都消耗在运行维护上。电网建设的关注重点是建设期间的投入,并没有从电网建设工程整个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有所不同。电网建设工程应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度,即一个合理的投资额,并不是建设投资越少越好,而是在整个电网建设全寿命周期内实现成本最优化、设计效益最优化。在施工、设计阶段引入全寿命设计,是实现两者平衡的有效方法。3)运行、服役、轮换期。发挥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最大服役潜力,通过科学的运行及检修策略,尽量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期”,及时发现“老化期”,并通过故障记录分析及维修经济性分析,及时作出更换决策;对于部分可修复设备,定期进行轮换和离线检修、试验测试后,可继续服役。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定期检修工作量相应增加,检修人员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设备检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理降低检修成本,保证状态检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标准体系,提出明确要求,指导状态检万方数据修工作的开展。4)老化、报废期。设备已超出使用寿命,故障频发,影响到设备可靠性,其维修成本已超出设备购置费用,这种情况必须对设备进行更换。更换后的设备资产进行变卖、转让或处置,相应费用进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建立完善的报废流程,使资产处置在账管理,既有利于追溯设备使用历史,也利于资金回笼。至此,设备寿命正式终结。3设备资产经济性分析设备资产的维修经济性分析是设备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融合点,要综合考虑设备资产现值、投入维修成本及可靠性等因素。设备资产购置后,按照资产折旧规则计提折旧,技术改造后对维修的设备资产进行增值,这些处理都将影响资产的现值。财务价值变化与设备真实健康状态是有出入的。因此引入可靠性概念,综合维修费用支出,作出科学的维修经济性分析及更换决策。4闭环管理设备资产管理过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设备及财务台账、管理及维修记录,作为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分析依据。可以在设备报废后,对设备整体的使用经济性、可靠性及管理成本作出科学分析,并辅助设备采购决策,更换先进设备,重新进行全寿命周期跟踪,也可仍然使用原型号设备。应用原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科学的可靠性管理及维修,使其可靠性及维修经济性更加优化,从而形成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闭环管理。5建立时机及过程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建立的最佳时期是设备产生的初期,从设备购置源头上建立规范的设备管理体系,明确设备价值分布,定位设备资产去向,建立完善的设备资产台账。建立设备资产台账时应结合生产部门和财务的要求。日常维修中生产部门会频繁涉及设备资产的使用,应以生产部门的需求为主,这是设备全寿命管理的前提。建立设备资产台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检修和日常维护中将设备资产的维护流程运转起来,在设备生命周期内,运用有效手段规范设备第3期李军,等:设备全寿命管理思考3资产的库存、安装、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管理过程。人的因素在设备资产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要充分树立设备资产管理意识,科学合理收集设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设备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树立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真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备检修信息,进行设备故障分析等管理工作。设备资产责任人调换时,必须充分交接,使新责任人了解自己所辖设备资产,承担相应责任,继续完善设备资产使用记录。7综述在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内,每个阶段所采取的行动和作出的决策都将对以后阶段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对整个“寿命周期”有一个全面考虑。这种全新管理方式的全面推行,有助于公司建立资产和设备的对应关系,把电网建设、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环节做细做精,实现设备采购、运行维护等全寿命管理,管理过程更加可控、在控、能控。企业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涉及的部门、环节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观念转变、流程优化更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但是它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改善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6面临的问题1)基建期设备全寿命周期体系的建立。企业基建期往往受工期、人员、供求关系等问题困扰,无法有效关注设备资产体系的建立,仅将设备视为固定资产处理,管理过于粗放。2)运营单位的设备资产清查。运营单位的设备资产管理停留在陈旧模式上,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设备资产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情况很多,清查工作量大。3)资产管理人员。实现设备资产的全寿命管理和闭环管理,不仅要求管理制度和软件系统我国第三代核电站掌握多项关键技术随着世界首批第三代核电APl000技术工程进入主设备安装阶段,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正在我国工程人员的手中从图纸变成现实。去年3月浙江三门核电站刚开工,而在短短一年多之后,核电站厂房已初具规模,建设速度之快则得益于创新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的方式就像“搭积木”一样,可以大大缩短核电站的建设周期,而这也正是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优点之~,它的建设周期只需要3年时间,而常规施工的二代核电站则需要6-7年。如何将世界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从图纸变成现实.我国自主创新,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电主管道制造、主设备大型锻件制造等多项核心技术,国产设备占到55%。目前,4台第三代核电机组分别在浙江和山东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发电;按照国产标准设计的首批内陆第三代核电机组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工。而在此基础上,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技术也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孙汉虹说:“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自己的核电技术,将在2013年开工建设,2017年建成投入运行.将推动我国核电自主化、批量化发展。”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