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试院„2010‟74号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调整普通高校招生技术科目考试方式及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招生办(考试院、考试中心):
根据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经研究决定,从2011年9月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考试将施行纸笔+上机的考试方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纸笔+上机考试方式成绩合成办法及考试时间安排 实施纸笔+上机考试方式后,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分卷考试将调整为合卷考试,两科内容各占100分,满分200分。其中纸笔考试部分140分(信息技术50分;通用技术90分),上机考试部分60分(信息技术50分;通用技术10分)。纸笔部分与上机部分考生至多各参加两次考试,由考生任选两部分各一次考试成绩,按每部分各50%合成计入高考总分。
纸笔考试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上机考试部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二、新老方式过渡安排
技术科目从2011年9月实施纸笔+上机考试方式后,现有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分卷、纸笔考试方式保留两次(2011年9月和2012年3月)。参加2011年、2012年高考
的考生技术考试仍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分卷以纸笔考试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每科仍为100分,考生每科至多参加两次考试,由考生任选两科各一次考试成绩,按每科各50%合成后计入高考总分。
参加2013年及以后高考的考生技术考试只能按纸笔+上机考试方式进行。往届生的纸笔考试方式成绩在两年有效期内仍然有效。
三、启用新考试说明
实施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考试后,在考试内容和目标上有所调整,为了让考生了解合卷考试的要求,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编写了对应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技术考试说明(合卷)》(详见附件1,同时在浙江教育考试网上公布)。凡2011年9月及以后参加合卷考试的考生使用《考试说明》(合卷);参加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分卷、纸笔考试的考生仍使用2008年编写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技术考试说明》。
四、认真做好上机考试准备工作
上机考试对软硬件设备要求高,考试组织管理难度大。各地招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高考技术科目上机考试软硬件环境装备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技[2010]112号)精神,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和上机考试准备工作进程安排(详见附件2),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协调下,会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考点学校做好考点设置、场地与设备配置、考务管理和技术保障人员的培训等工作,精心组织,确保上机考试按时开考、顺利实施。
五、其他事项
根据《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关于核定普通高校
招生考试费标准的复函》(浙价费[2008]185号)的规定,技术考试收费标准为每科次30元/人收取。实施技术科目合卷纸笔+上机考试方式后,收费标准不变,即纸笔考试30元/人次;上机考试30元/人次。考试费各级分成比例仍按技术科目考试分成比例执行。
各招生要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技术科目考试方式调整及相关的宣传工作,周知辖区内各有关学校。并以高度责任感做好两种考试方式并存的过渡期及之后的考试组织工作。
二○一○年八月二十日
主题词: 高校招生 考试 工作 通知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 2010年8月25日印发
附件1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技术考试说明(合卷)
信息技术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信息技术是浙江省高考学科之一。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要求
信息技术高考重视对考生知识、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
信息技术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
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操作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些操作运用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信息技术高考要考核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要求
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要求
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③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④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⑤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⑥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
息活动的态度。
②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③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考试能力要求
信息技术高考中,考核的主要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观察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以下简称“必修模块”):能正确认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相关部件及结构特点,能正确了解常用软件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以下简称“选修1”):能认真观察并正确认识有关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程序化思想,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以下简称“选修2”):能认真观察并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及特点。
2.记忆能力
必修模块:能准确记住并再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选修1:能准确记住并再现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VB设计环境下的常用语句格式和作用,能观察并重现VB界面及常用对象的属性设置等。
选修2:能准确记住并再现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方法。
3.操作能力
必修模块: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
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
选修1:能在VB环境中进行简单程序设计和调试。 选修2: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表达、交流。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修模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选修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正确、合理地利用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初步的软件工程的设计能力。
选修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多媒体编辑(或集成)工具完成多媒体作品,实现表达意图。
Ⅲ. 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均为浙江教育出版社)中的教学要求,确定高考信息技术考试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高考的知识范围包括“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三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全体考生必考的模
块,选修1和选修2两个模块由考生选择其中之一。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运用。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知识内容表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内容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要求 Ⅰ Ⅱ Ⅰ Ⅱ Ⅰ Ⅱ Ⅰ 第二单元 信息的获取 内容 1.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方法 2.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 ①保存网页内容 ②收藏夹的使用 ③浏览器常规选项的设置 3.网上资源检索 4.评价因特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内容 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特征、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说明 1.信息、信息的载体及信息的特征 2.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3.ASCII码和汉字编码 4.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编码原理 5.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6.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 7.网络道德规范 限于正整数 ASCII字符编码表中,不需要记忆具体的字符和编码 计算图像数字化后所占的字节数,仅限于黑白位图图像 说明 要求 Ⅰ Ⅱ Ⅱ Ⅰ 要求 Ⅰ 第三单元 信息的加工 元搜索引擎不作要求 说明
2.语音识别与字符识别的基本原理 3.OCR软件使用 ①扫描件的获取 ②识别与转换 ③校对与保存 4.文字处理 ①文档的编辑与排版 ②自动更正、拼写和语法检查、批注、修订 5.电子表格处理 ①电子表格的编辑与排版 ②公式、函数计算 ③排序、筛选 ④图表创建与数据分析 6.图像处理 ①图像的基本概念 ②图像大小、亮度、对比度的调整 ③图像的裁剪与旋转 ④图像格式的转换 7.声音、视频的简单处理 8.算法及其实现 9.信息资源管理 10.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 Ⅰ “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不作要求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视频处理操作不作要求 “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不作要求 “字段的添加、删除和编辑修改”不作要求 说明 Ⅱ 第四单元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内容 1.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 2.电子邮件与电子公告板的应用 ①电子邮箱的申请和Web方式电子邮件的收发 ②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 ③电子公告板的基本操作 3.网站、网页的基本概念 4.网站的策划和构思 5.网页制作及调试 ①网页基本属性设置 ②表格的插入、编辑及属性设置 ③单元格属性设置 ④文字、图片的插入及属性设置 ⑤超链接的设置 ⑥网页的预览、调试与发布
要求 Ⅰ Ⅱ Ⅰ Ⅱ Ⅱ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第一单元 算法 内容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2.算法及算法的表示 3.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4.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内容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 3.VB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 4.事件处理过程代码的编制 5.VB应用程序的保存、调试及运行 6.VB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与数组 7.VB各类基本运算、表达式与标准函数 8.常用VB语句 9.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的程序实现 10.过程与自定义函数 内容 1.枚举算法及程序实现 2.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 3.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①冒泡排序 ②选择排序 4.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①顺序查找 ②对分查找 5.递归算法
Ⅱ “递归算法实例及程序实现”不作要求 要求 Ⅰ Ⅰ Ⅱ Ⅱ 要求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要求 Ⅱ Ⅱ Ⅱ 说明 说明 说明 第二单元 VB程序设计 第三单元 算法的程序实现 Ⅰ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单元 多媒体技术及发展 内容 要求 说明 1.媒体和多媒体的概念 Ⅰ 2.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 Ⅰ 对“计算机动画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流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Ⅰ 程”、“虚拟现实”、“数字式多媒体音箱”、“头盔式显示器”、“数字化地球”等概念不作识记要求 “VCD标准画面尺寸”、“1394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Ⅰ 卡”不作识记要求 5.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Ⅰ 6.各种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及存储量计算 Ⅱ 第二单元 媒体的采集与制作 内容 要求 说明 “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形文件 的1.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Ⅱ 操作”不作要求 2.图形与图像、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 Ⅰ 3.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从视频文件中截取图片”不作①图像文档的基本属性设置 要求 ②图像的调整与变换 ③图层的基本操作 ④文本的输入与设置 Ⅱ ⑤图片区域的选定与操作 ⑥常用工具的使用 ⑦图层样式的设置 ⑧常用滤镜效果的设置 4.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 Ⅰ 5.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声音素材的截取”不作要求 ①语音旁白的录制 Ⅱ ②音频的剪辑与效果处理 ③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 6.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 Ⅰ 7.二维动画的制作 “三维动画制作”不作要求 ①时间轴、层、帧、库、元件的概念 ②文档属性的设置 ③图片、音频素材的导入与应用 ④层与帧的基本操作 Ⅱ ⑤元件的编辑、应用与管理 ⑥实例属性的设置 ⑦文本及应用 ⑧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 ⑨动画文件的保存与导出 8.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Ⅰ 第三单元 作品的设计与合成 内容 要求 说明 1.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 Ⅰ
2.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3.脚本编写 4.多媒体创作工具及分类 5.多媒体作品的合成 ①作品结构的构建 ②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 ③play、stop、gotoAndPlay、gotoAndStop、nextFrame、prevFrame、stopAllsounds等语句的使用 ④帧动作、按钮动作的使用 ⑤getURL、fscommand语句的使用 6.多媒体作品的调试与发布 Ⅰ Ⅱ Ⅰ If、loadMovieNum 、loadVariablesNum语句不作要求 Ⅱ Ⅱ
IV.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信息技术高考采用书面考试与上机操作考试两种形式。书面考试与通用技术合卷,总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40分,其中信息技术50分,必修模块占50%,选修1或选修2模块占50%。上机操作考试与通用技术合卷,总时间为30分钟,满分60分,其中信息技术50分,必修模块占60%,选修1或选修2模块占40%。
书面考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等题型。上机操作考试题以操作题为主。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Ⅴ.题型示例
纸笔考试部分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示例1.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 B.两个人聊天,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多种 D.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
( 答案:B)
示例2. 用WinHex软件观察“IT行业”四个字符,显示的十六进制内码如下图所示,则字
符“T”的内码用二进制数表示应该是
A.(10011000)2 B.(1010100)2 ( 答案:B)
C.(110110)2
D.(1101)2
示例3.有一张包含文字、图片、超链接、音频元素的网页,若仅保存该网页中的文字内容,
则下图中应选择的保存类型是
4 A.① ( 答案:D )
示例4.下表所示为某打印机的参数,则下列各项中理解正确的是
参数名称 类型 最高分辩率(dpi) 黑白打印速度(ppm) 彩色打印速度(ppm) 最大打印幅面 规格 高端商用彩色激打 2400×600 24 24 A4 1 2 3 B.② C.③ D.④
供纸方式 最大打印能力(页/月) 字体 接口类型 双面打印 网络打印 随机软件 附件及选件 兼容操作系统 自动进纸 60000 兼容所有的TrueType 字体,支持WindowsTM 和Apple MacintoshTM 操作系统 高速USB 2.0,10 BaseT/100 BaseTX网卡 支持 支持 打印机驱动程序 500页输入纸盒,250页输出纸盒 Microsoft Windows 2000/Me/98/95/NT 4.0/XP/Server 2003;Mac OS 9.x,OS X
A.该打印机可以使用与一般U盘相同类型的接口
B.该打印机只能工作在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上 C.该打印机在打印时,每页可以输出4800×1200个点 D.使用该打印机只能打印黑白图像 ( 答案:A )
示例5.小王在学校计算机教室申请了一个新浪免费信箱gktt@sina.com,他在申请过程中获
得如(A)图、(B)图所示信息:
(A)
(B)
申请成功后,小王通过Web方式写了一封信,在写信过程中,又有如(C)图所示信息:
(C) 回到家后,小王打开自己的电脑,在Foxmail中设置了免费信箱gktt@sina.com的账户信息,如(D)图所示:
(D)
回答以下问题:
(1)在Foxmail账户属性对话框中,小王设置的信箱密码是正确的,他能不能用Foxmail收发信件?请说明理由:
。 (参:既不能接收邮件,也不能发送邮件。原因如下:正确的邮件接收服务器地址为
pop.sina.com,小王在Foxmail账户属性中设置成了pop3.sina.com;尽管小王在Foxmail账户属性中对邮件发送服务器地址的书写是正确的,但“smtp服务器要求身份验证”选项必须有效,小王对这一选项没有勾选。) (2)假设Foxmail账户属性设置完全正确,他能不能在Foxmail中发送一个携带200MB附件的邮件给好友?请说明理由:
。 (参:不能。免费邮箱的总容量为2GB,但每封邮件能够发送的邮件附件总容量被限
定在15MB之内。)
选修1 算法与程序设计
示例1. 下列步骤是用计算机解决物质密度计算问题时经历的三个阶段:
①编制计算机程序,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②确定密度计算公式,设计算法
③分析问题,确定计算机解题任务为“根据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计算密度” 上述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① C.①②③ ( 答案:A )
示例2.已知某校100名学生的体重数据(包含一位小数),要求编写VB程序,统计超过平
均体重的人数。下列变量定义最适合该程序的是 A.定义100个整数类型变量
B.定义100个单精度实数类型变量
C.定义一个元素个数为100的整数类型一维数组
D.定义一个元素个数为100的单精度实数类型一维数组 ( 答案:D)
示例3.已知x=78,则VB表达式(x Mod 10)*10+x\10的值为
A.87 B.78
C.77
( 答案:A)
D.88 B.③①② D.①③②
示例4.某数组有7个元素,依次为200、202、204、205、210、215、218,若采用对分查找
法在该数组中查找数据218,需要查找的次数是 A.1
C.3
( 答案:C)
B.2 D.4
示例5.下列VB程序运行时,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数据90,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
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______。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x As Integer, s As String x = Val(Text1.Text) s = \"Y\"
If x <> 100 And x > 80 Then s = \"N\" Text2.Text = s
End Sub
( 参:N)
示例6.某地出租车按照行驶距离(以千米为单位按整数计,小数部分四舍五入)计费,行驶
距离取整后,计费规则如下:3千米(包括3千米)以内10元;超过3千米但低于10千米(包括10千米)时,超过部分每千米2元;超过10千米时,超过部分每千米3元。例如,行驶距离8千米时将收取10+(8-3)×2=20元,行驶距离12千米时将收取10+(10-3)×2+(12-10)×3=30元。
现要求编写VB程序(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实现如下功能: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行驶距离,单击“计算”按钮Command1,在标签Label3中显示相应的费用。某同学按此要求编写的程序如下,其中函数f(x)用于计算费用,但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Function f(x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x >= 3 Then f=10
ElseIf x <= 10 Then f=(x-3)*2 Else
f=10+(10-3)*2+(x-10)*3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n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n=Int(Val(Text1.Text)+0.5) r=f(n)
Label3.Caption=Str(r)
′①
′②
′n为四舍五入取整后的行驶距离 ′r为需收取的费用
End Sub
( 参:①x<=3 ②10+(x-3)*2 )
示例7.编写VB程序,在如(A)图所示1×1的正方形区域内产生一定数量、位置随机的点
坐标,统计位于0.5×0.5的黑色区域内(包括边界)点的数量。程序运行时界面如(B)图所示。
(A) (B)
自上而下两个文本框的名称分别是Text1和Text2,“开始”按钮的名称是Command1。
在Text1中输入数据,单击“开始”按钮,在Text2中显示统计结果。“开始”按钮单击事件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如(C)图所示。请根据流程图将下列程序补充完整。
(C)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n = ① m = 0
Randomize For i = 1 To n x = Rnd y = Rnd ② Next i
Text2.Text = Str(m) End Sub
( 参:①Val(Text1.Text) ②If (x<=0.5) And (y<=0.5) Then m=m+1 )
′初始化Rnd函数
′随机产生x坐标,0≤x<1 ′随机产生y坐标,0≤y<1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
示例1.小王使用“会声会影”软件制作了一段视频,将制作结果输出为一个视频文件时,
有多种视频类型供他选择,其中一项为“PAL MPEG1(352×288,25 fps)”,对该选项中“352×288”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该视频的帧图像分辨率为352×288像素 B. 该视频的播放时间为352×288秒
C. 该视频的帧图像存储量为352×288字节
D. 该视频只能在屏幕宽高比为352∶288的电视机上播放 ( 答案:A )
示例2.下图是某个Gif 动画序列的5幅图像,这些图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
要表现为
A. 空间冗余 ( 答案:B )
B. 时间冗余
C. 结构冗余
D. 视觉冗余
示例3.一个城市的电子地图不仅有该城市的数字化地图图片,而且还有相应地名、小区等
链接,甚至还有语音注解和背景音乐,这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 A. 实时性 ( 答案:C )
B. 交互性
C. 集成性
D. 可扩充性
示例4.录制了一段时长为40秒的WAVE格式音频数据,在保存该音频文件时部分信息如下
图所示,存储该文件需要的磁盘空间大约是
A. 3.36MB ( 答案:B )
B. 6.73MB
C. 53.8MB
D. 172.3KB
示例5.小李采集到了一些原始素材,需要进行处理才能使用,请将以下需要完成的任务和
相对应的软件划上连线:
① 将一张文字扫描图片转换为纯文本 ② 在背景图片中去除多余的景物 ③ 将背景音乐和解说旁白合成 ④ 制作一个二维动画
A. 会声会影 B. GoldWave C. Flash D. Photoshop
⑤ 合成几段视频 E. 清华TH-OCR (参:①—E ②—D ③—B ④—C ⑤—A)
示例6.小李要制作一个介绍学生社团的多媒体作品。完成以下 各题:
(1)作品结构流程如右图所示,图中的“进入”、“退出”表示按钮事件。该流程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参: “退出”的“N”分支流程线指向错误。应改为指向“主交互界面”。) (2)作品主交互界面由“机构组成”、“社团文化”、“勤工助学”、“社团时空”四个模块组成,其中“社团时空”模块的制作脚本如下表所示:
模块名:社团时空 类别编号:2-4 “社团时空”模块界面效果图: N “进入” Y 主交互界面 开始 片头播放 N “退出” Y 片尾播放 结束 进入方式: 在主交互界面中,单击“社团时空”按钮进入。 呈现顺序说明: 滚动文本与音效同时出现。
作品制作完成后,在调试该模块时,单击“社团文化”按钮后,发现没有进入相应功能模块。分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
(参:“社团文化”按钮没有设置动作,或者链接错误。)
呈现方式: ①单击文字链接,出现滚动文本, 同时出现背景音乐。 ②单击喇叭图标控制背景音乐的打开/关闭。 ③单击“机构组成”“社团文化”、、解说词: “勤工助学”按钮进入相应功能模无。 块。 ④单击“社团时空”按钮,该页面停留在当前状态不发生变化。 ⑤单击“返回”按钮,返回到主交互界面。
上机考试部分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示例1.在考生文件夹下的“web”文件夹中,存有已归类的网页素材及网页文件,按要求
完成下列各题:
(1)打开“why.htm”文件,进行以下操作:
①为其中文字“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所在单元格设置背景图片,图片来自“images”文件夹中的“bg.jpg”文件。
②设置“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的文字格式,字体为黑体,字号为5(18磅),并居中显示。
③为网页设置背景音乐,音乐来自“music”文件夹下的“bg.wav”文件,并设置循环次数为1次。
④将“res”文件夹下“book1.xls”文件中的柱形图表以“chart.jpg”为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的“images”文件夹中,在网页中【1】所在的单元格插入该图片,并将【1】字样删除。
(2) 在“web”文件夹中新建一个网页,文件名为“ymx.htm”,页面设计可参考下图之一:
文字标题(黑体、6 (24 磅)) 正文内容 (宋体、3 (12 磅)) 返回首页 图片 图片 返回首页 文字标题 (隶书、6 (24 磅)) 正文内容 (宋体、3 (12 磅)) 具体要求如下: 文字标题及正文内容从“res”文件夹下的“亚马逊雨林的变化.txt”文件获取,在适当位置插入images文件夹下的图片“ymx.jpg”,为“返回首页”设置超链接,链接到“web”文件夹下的“index.htm”文件。保存网页文件。
示例2.在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件夹中存有两个文件: test1.doc、test2.tif。按
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使用合适的方法对“test2.tif”图片虚线框内文字进行识别,校对文本内容,最后以“test3.txt”文件名将识别结果保存在“word”文件夹中。
(2)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对“test1.doc”文件进行以下处理:
①把“test3.txt”文件中的内容插入到“test1.doc”文档中,成为中文部分的第3自然段。
②英文原文中有一个单词拼写错误,找出这个错误的单词并改正。
③选中中文译文标题“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插入批注“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④利用修订功能,将中文译文第1自然段中“建筑物里的自来水管”的“自来”两字删除(保留修订信息)。
示例3.在考生文件夹下的“excel”文件夹中存有两个文件:test1.mdb、test2.xls,请根据
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打开“test1.mdb”,对“图书报刊按年份统计”表进行操作,删除表中前4条记录,
保存该表。
(2)打开“test2.xls”,在“data”工作表中进行以下操作:
①将“test1.mdb”文件内“图书报刊按年份统计”表中1999~2008的所有数据,复制到A6:M15区域,关闭数据库文件。
②第一行前插入标题行“1999~2008年图书、期刊和报纸出版情况”,并设置为“黑体,字号22,合并及居中”(合并范围为A1: M1)。 ③在A17单元格中输入“10年总计”,计算“10年总计”数据,填入B17:M17区域中的单元格内,并保留2位小数。 ④以“年份”、图书“总印数”列数据为数据源,创建数据点折线图,系列产生于列,系列名称为“总印数”,图表标题为“年度出版图书总印数增长图”,图例位于图表底部,并将该图表置于A18:M39区域中。
⑤将“data”工作表A1:M16区域中所有数据复制到“数据分析”工作表A1开始的区域,分析“图书”、“报纸”的“总印张数”数据,将分析结果填入H20单元格中,保存结果。
选修1 算法与程序设计
示例1.编写一个具有下列功能的VB程序: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一串字符,单击“处理”
按钮Command1,对输入字符串进行加密并在标签Label1中输出加密后信息。窗体对象和运行界面如(A)图、(B)图所示。
Text1 Label1
(A)
Command1
(B) (1)创建一个“标准EXE”工程,将其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分别以“test.frm”、“test.vbp”为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VB”文件夹中。
(2)参照(A)图,在窗体中放置相关对象,并在属性窗口中设置各对象的相关属性。 (3)选择“处理”按钮合适的事件过程,该事件过程的代码从“VB”文件夹下“code.txt”文件中得到。调试并运行程序。
(4)保存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生成可执行程序“test.exe”并保存到“VB”文件夹下。 示例2.修改VB程序,使其具有下列功能:单击“计算”按钮Command1,随机产生10个[10,99]区间内的整数,在左侧的列表框List1中显示其中的奇数,在右侧列表框List2中显示其中的偶数。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VB”文件夹中的工程文件“test.vbp”,参照上图完善界面,并在属性窗口中设置各对象的相关属性。
(2)调试并运行程序,找出程序中唯一的错误位置是______。
(A)注释①所在行 (B)注释②所在行 (3)改正(2)中所找出的错误,使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4)保存窗体文件与工程文件。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
示例1.在考生文件夹下的“MMedia”文件夹中,存有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相关素材。请使用
多媒体处理软件处理相关素材并制作一个Flash动画作品。作品效果可参考“Effect”文件夹中的“Effect.swf”文件。
(1)打开“Material”文件夹中的“单击.wav”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其音量降低3db。
②将处理后的文件保存在“Work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Click.wav”。 (2)打开“Works”文件夹中的“Bg.psd”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蓝天”图层中的图像进行垂直翻转。
②在合适的位置上新建一个图层,并将该图层命名为“房子”。
③将“Material”文件夹中的“房子.jpg”文件中的房子图像(除白色背景外),复制到“房子”图层中,调整大小并放置到合适位置。
④对“草地”图层设置高斯模糊滤镜效果。
⑤保存“Bg.psd”文件,然后再以JPEG格式保存在“Work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Bg.jpg”。
(3)打开“Works”文件夹中的“Cartoon.fla”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Works”文件夹中的“Bg.jpg”文件和“Click.wav”文件导入到库。 ②将库中“Bg.jpg”对象放到“喜羊羊”场景的“背景”图层第1帧中,调整位置使得刚好铺满舞台。
③在“喜羊羊”场景中,将“太阳”图层第1帧中的图形实例颜色Alpha值设为75%,并将该实例移到舞台右上方。
④在“喜羊羊”场景中,将“羊”图层第1帧中的影片剪辑实例旋转-5度,并创建第1帧到第36帧之间的补间动画。
⑤编辑“Play”按钮元件,在“Sound”图层的合适关键帧上插入“Click.wav”,使得按下按钮时发出该声音。
⑥在“控制”场景中,给“按钮”图层第1帧的按钮实例添加动作脚本,使得运行时单击按钮后跳转至“喜羊羊”场景第1帧开始播放。
⑦保存“Cartoon.fla”文件,然后再以“Cartoon.swf”为文件名导出影片到“Works”文件夹中。
通用技术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通用技术是浙江省高考学科之一。因此,通用技术学科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要求
通用技术高考重视对考生的技术素养的考查,注重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注重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注重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水平,注重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水平。
一、知识要求
通用技术高考对于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应用。 了解: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依据;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这一层次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识别、知道、说出、描述等。
理解: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能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这一层次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举例、解释、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说明等。 应用: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中的合理联系等。
这一层次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分析、运用、制定、实现。
二、能力要求
通用技术高考中,考核的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评价能力
(1)能运用技术知识、思想方法和原理解释技术现象、产品等。
(2)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技术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对技术文化进行评价和选择。 2.技术设计能力
(1)能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2)能读懂简单的技术图样,选用恰当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思路和方案。 (3)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3. 技术实践能力
(1)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
(2)能正确地选择常用的工具,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3)能制作、装配、调试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4)能根据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技术试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通用技术高考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以下要求:
(1)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发展,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2)具有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3)具有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均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中的教学要求,确定通用技术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
必修1:技术与设计1
一、技术及其性质
1.技术的价值
针对案例说出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
针对案例说出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解释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技术的性质
针对案例说明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针对案例解释技术的两面性。
说出案例中技术的综合性,说出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说出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作用。 3.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比较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的不同。
解释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4.人机关系
解释案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
根据案例说出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在设计中会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二、设计过程
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
说出“观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并概括出有用的信息。 能通过技术试验发现问题。
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 2.制定方案
运用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
针对具体设计对象,依据一般设计原则制定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 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对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各原则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 能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选择。 3.模型的制作
说出模型的作用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识别木工、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加工工艺,制作简单产品的模型。
会在金属材料和木材上进行划线、锯割、锉削(或创削)、钻孔等操作
三、设计的交流
能用恰当的方式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知道基本几何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能绘制简单的草图。
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会正确、完整、清晰标注简单形体的尺寸。
四、设计的评价
1.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知道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能针对案例解释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技术试验,写出技术试验报告。 2.设计评价
能根据设计过程中阶段性的要求进行评价。
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评价,会写评价报告。
必修2:技术与设计2
一、结构与设计
从力学的角度说出结构的概念。
能结合简单结构的案例,分析构件的受力形式。 识别结构的类型,能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解释结构稳定性的含义,针对案例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解释结构强度的含义,针对案例分析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能结合简单结构的案例,提出改变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方法。 解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说出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能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设计草图,并制作实物模型或原型。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案例。
二、流程与设计
知道流程对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解释时序和环节的含义。 识别几种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 能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能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流程。 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知道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能用框图、文字、表格来表达简单的流程。 通过案例归纳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
解释流程优化与设备、材料、工艺等之间的关系。
三、系统与设计
针对具体案例解释构成系统的条件。 针对简单的系统案例概括系统的基本特性。 知道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能结合案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能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简单系统的方案设计。
四、控制与设计
解释案例中控制的对象和目的。 识别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举例说明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针对案例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过程与方式,能画出相应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针对简单控制系统说明其主要干扰因素。
解释反馈的含义,说出闭环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 知道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 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
能根据开环系统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控制装置。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合卷考试,考试形式为纸笔考试+上机考试。通用技术纸笔考试部分分值为90分,上机考试部分分值为10分。考试内容中必修1“技术与设计1”约占50%,必修2“技术与设计2”约占50%。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读图作图题(可能包括读图题、作图题等)、分析评价题(可能包括分析题、评价题等)、应用题(可能包括试验题、设计题和操作题等)。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Ⅴ.题型示例
一、纸笔考试题型示例
示例1:人类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角度来看,应当重点发展
A.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 B.水力发电、燃油发电、风力发电 C.核能发电、燃煤发电、太阳能发电 D.燃煤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示例2:如左下图所示是一款水果架的设计,右下图是评价水果架的坐标图,以下根据坐标图
对水果架的评价正确的是 A.该水果架的设计既实用又美观 B.该水果架的设计没有什么创意 C.该水果架的结构非常稳定 D.该水果架的设计成本比较低
示例2图
示例3:要将一根直径为20mm的铁棒截成长度不等、两端光滑的三段,下列工具中可以不用的..
是
A、台虎钳 B、铁锤 C、锉刀 D、手锯
示例4: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汽车速度监测系统,测速雷
达测量车速,经控制器判断后,控制摄像头将超速车辆的图像信息记录下来,作为违章处罚的证据,该速度监测系统中的被控对象是: A.汽车 B.测速雷达 C.摄像头 D.速度显示器
示例5:如图所示的铝质零件,加工半圆通槽时,需要
以下环节:①划线,②锉削,③锯割,④钻孔。请分析该半圆通槽的加工工艺,回答以下问题:
(1)合理的加工流程为(在 ▲ 处填写序号): ▲ → ▲ → ▲ → ▲ 。 (2)需要用到的划线工具是(在 ▲ 处填写三种工具名): ▲ ; ▲ ; ▲ 。
15示例4图
R125010050
第22题图示例5图
示例6:如图所示为残障(坐轮椅)人专用卫生间的设计示意图。
拉手扶手扶手拉手150cm100cm43~50cm100cm85cm65cm120cm90cm(a)(b)第26题图(c)示例6图
165cm
请分析设计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参考答题示例,在“ ▲ ”处填写图(a)、(c)的主要设计内容; 答题示例:图(b)的主要设计内容是安全设施(拉手和扶手)安装的高度。 ①图(a)的主要设计内容是 ▲ ; ②图(c)的主要设计内容是 ▲ 。 (2)图(b)所示的拉手采用四只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上,若要求拉手在980N的水平拉力(与墙体垂直)作用下,拉手与墙体的连接不发生松动。请设计一个简易的试验方案,用质量为100Kg的重物(其余辅助材料自定)检验拉手的安装是否合格,只要求用示意图表示试验方法,必要时用文字作简要说明。
示例7:传统列车的动力装置集中安装在机车上,在机车后面挂着许多没有动力装置的客车
车厢。我国新开发的动车组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客车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如图所示为经过简化的动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示意图。驾驶员向自动驾驶装置发出驾驶指令(设定速度),自动驾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牵引传动装置运转,牵引传动装置驱动车轮转动,从而使动车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动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并将测得的速度信号发送给自动驾驶装置与设定的速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偏差值调整动车运行速度。
自动驾驶装置速度传感器牵引传动装置
第25题图示例7图
(1)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及其描述,在控制系统方框图中“▲ ”处填写与动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相对应的内容。
( ①▲ )( ④▲ )( ② ▲)牵引传动装置( ③▲ )( ⑤ ▲ )
(2)与传统列车相比,该动车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①车顶行李架的上方安装了反射镜,通过反射,旅客可以随时观察自己的行李; ②车门采用塞拉式感应门;
③车厢里全部为软座,每个座位都是航空式坐椅,座椅可以旋转; ④车内设有婴儿护理台;
⑤列车盥洗间采用感应式水龙头、纸巾盒、干手器等设施; ⑥列车卫生间设有紧急报警按钮; ⑦车上使用了变频空调,保持适宜温度; ⑧车厢里设有当前温度和车速显示装置;
⑨为了降低噪声,抵御列车高速行驶时巨大的气体压力,列车采用全列密闭。 请对动车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在 ▲ 处填写合适措施的编号): a.以安全为目标的优化措施是: ▲ 、 ▲ 、 ▲ 、 ▲ 、 ▲ 。 b.以舒适为目标的优化措施是: ▲ 、 ▲ 、 ▲ 、 ▲ 。 示例8:孙晓红看到管理员给游泳池注水时忘了关闭水龙头,水从溢水槽溢出,浪费了大量的水。针对该问题,她决定设计一个水位自动控制装置,她收集到了以下元器件的有关信息:
元器件 电磁阀门 定时器 水位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作 用 用电控制的水阀,能控制水的通断 设定工作时间 测量水位并转化为电信号 测量温度并转化为电信号 测量压力并转化为电信号 请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作为该控制系统的检测元件和执行器,填写在“▲“,并补充完整控制系统方框图。
设定水位
▲ 控制电路 ▲ 游泳池 水流量 水位
示例9:请为公园设计一个室外用的椅子,需考虑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天气。
(1)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2)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的两个特色。
(3)针对你的作品,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检测设计作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上机考试题型示例 示例10:
(1)根据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
示例10-(1)图
(2)根据轴测图和三视图判断立体上的圆孔是否打通? A.通 B.不通
(3)在钻床上加工图中的圆孔时,正确的加工工艺流程是 A.冲眼 划线 夹紧 钻孔 B.划线 冲眼 夹紧 攻丝 C.划线 冲眼 钻孔 夹紧 D.划线 冲眼 夹紧 钻孔
示例11:
(1)根据轴测图,修改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线型的错误。
示例11-(1)图
(2)在钻床上加工图中的圆孔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要集中注意力并带好防护手套 B.操作时要戴防护眼镜 C.要用台虎钳或手钳夹紧工件 D.加工前应划线定位 (3)图中尺寸标注形式错误的是 A.30 B.R25 C.31 D.40
示例11-(3)图
VI.题型示例参
示例1: A 示例2: D 示例3: B
示例4: C
示例5:(1)①→④→③→②。
(2)划针、样冲、钢尺、划规、铁锤中任选3种。
示例6: (1)①图(a)的主要设计内容是卫生设备的安装高度。
②图(c)的主要设计内容是卫生间的尺寸。
(2) 如:
支撑架支撑架绳索绳索重物参考方案一参考方案二重物支撑架支撑架滑轮绳索绳索重物重物参考方案三参考方案四示例6-(2)图
示例7: (1)①设定速度;②自动驾驶装置;③动车;④动车实际速度;⑤速度传感器 (2)a. ①、②、④、⑥、⑨
b. ③、⑤、⑦、⑨
示例8:
设定水位
示例9:略 示例10:(1)
控制电路 电磁阀门 游泳池 水流量 水位 水位传感器
示例10—(1)图
(2)A
(3)D 示例11:(1)
示例11-(1)图
(2)A
(3)A
附件2
技术科目上机考试准备工作进程
日期 2010年9月30日前 工作内容 责任单位 确定考点学校,上报省教育各设区市教育局(高招考试院 委) 省教育考试院,项目开发组、专家评审组,部分相关市、考点 省教育技术中心,各市、县教育局,考点 2010年第四季度 模拟系统试运行测试 2011年3月20日前 完成上机考试软硬件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以市为单位展开上机考试省教育考试院,项目开发2011年3月初-4月底 系统管理员培训工作,并逐组、专家评审组,各市招步开展模拟系统推广运行 办(考试院、考试中心) 省教育考试院,项目开发完成上机考试平台软件的组、专家评审组,各市县安装和调试工作 招办(考试院、考试中心),考点 省教育技术中心,省教育启动上机模拟考试工作,考试院,项目开发组,各软、硬件设备存在问题整改 市县招办(考试院、考试中心),考点 正式考试系统小范围测试 省教育考试院,项目开发组、专家评审组,部分相关市、考点 2011年4月10日前 2011年4月20日前 2011年7月 2011年9月考前三天 省教育考试院,各市县招正式考试系统下发、试安装 办(考试院、考试中心),考点 正式考试系统安装 各市县招办(考试院、考试中心),考点 省教育考试院,各市县招办(考试院、考试中心),考点 2011年9月考前一天 2011年9月
上机考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