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超声流动镀铜法制备铜包石墨粉

超声流动镀铜法制备铜包石墨粉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3 8卷 第2期 2 O l 1 年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8.No.2 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Feb.2 0 1 l 文章编号:1674—2974(2O11)02—0060—05 超声流动镀铜法制备铜包石墨粉 余 刚it,邹 超 ,胡波年。,黄兴华 ,叶立元 (1.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 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工系,湖南衡阳421008) 摘 要:通过超声流动电镀法使铜均匀沉积在微米级鳞片石墨上,从而制得铜包石墨 粉.研究了镀铜过程中工艺条件对镀铜效果及铜包石墨粉中铜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该工艺可以制备出铜质量分数为5O%~75 、且铜镀层致密、连续的复合粉体.用该复 合粉备了铜一石墨电刷,其导电和磨损性能明显优于石墨粉与铜粉直接混合制备的 电刷. 关键词:铜包石墨粉;电镀;超声波;流动镀;电刷 中图分类号:0646 文献标识码:A Fabrication of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with Ultrasonic Flow Electroplating Copper YU Gang”,ZOU Chao ,H U Bo—nian。,H UANG Xing—hua 。YE Li—yuan (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o/Biosensing and Chemometrics,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2.Dep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ngyang,Hunan 421008,China) Abstract: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were fabricated by ultrasonic flow plating.The effects of electro— plating parameters on the copper content in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iform and dense Cu coating was electroplated on graphite powders and there was 50 ~ 75 copper content in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Cu—graphite brush was made of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which possessed lower resistivity and better wear resistance than that obtained by mixing copper and graphite powders mechanically. Key words: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electroplating;ultrasonic;flow plating;brush 铜一石墨复合材料广泛运用于电机电刷材料、电 触头材料、润滑减磨材料等.常用的制备铜一石墨复 优良的复合材料. 目前,制备铜包石墨粉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镀铜 法[4 ]、电镀铜法.与化学镀铜工艺相比,电镀具有 沉积速度快、镀液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势.但是 合材料的工艺主要有粉末冶金法[1]和浸渍金属 法[2].但2种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其质量不稳定,材 料在承受载荷时,容易造成石墨增强体的拔出、剥离 或脱落.研究表明[3],在石墨粉表面预先镀铜,制得 铜包石墨粉,然后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可以获得性能 利用传统电镀工艺制备铜包石墨粉还存在几个技术 难点尚未解决[6 ],如石墨粉团聚、阴极表面结块、 电流效率低等问题. 收稿日期:2010--05-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103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o6JJ4O13) 作者简介:余刚(1960一),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通讯联系人,E-mail;yuganghnu@163.tom 第2期 余刚等:超声流动镀铜法制备铜包石墨粉 61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制备金属石 墨复合粉体的超声流动电镀装置及工艺,国内外未 见相关文献报道. 1 实 验 1.1超声流动电镀装置 传统的电镀装置及工艺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因此制备的铜包石墨粉的镀层不连续,且漏镀现象 严重.通过分析各种特种电镀技术原理和方法,自行 设计了超声流动电镀装置,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1一直流电源 2一溢流口 3_阳极 4一阴极 5—超声波发生器 6—换能器 7—储液槽 8—磁力泵 9—流量计 l 度传感器 11一阀门 图1超声流动电镀装置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ultrasonic flow plating device 在电镀过程中利用磁力泵和流量计使镀液以一 定的流速在阴极表面循环流动,改善石墨粉向阴极 的输送过程,延长石墨粉接触阴极的时间,有利于提 高铜在石墨表面的沉积量;启动超声装置对镀液进 行强烈搅拌,以减小电镀液中成分不均匀现象,提高 电流效率,同时控制镀液中粉体的团聚,使吸附在阴 极表面上的粉体脱落,防止在阴极表面形成粉体一铜 复合镀层. 1.2铜包石墨粉的制备工艺 1)石墨粉前处理:实验用的石墨粉为上海国药 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出品的天然鳞片石墨,密度 为1.0 g/dm。,平均粒径为35 lam.因其比表面积 大,表面凸凹不平等特点,缺乏易于使金属原子结合 和成核生长的条件,因此在加人到镀液前必须进行 严格的镀前预处理,否则易造成镀层不均匀、结合力 差,甚至难于施镀的后果.表1列出了前处理工艺与 操作. 2)电镀液的组成及施镀工艺:电镀液的组成和 操作工艺经实验后确定为如下范围:CuSO 25 g/ dm。,CH3COOH 10 cm /din。,98 H2SO4 10 cm。/ dm。,次亚磷酸钠0~2O g/dm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 ̄200 mg/dm。,石墨粉15 g/dm。,阴极电流密度 30 A/din。,超声频率20 kHz,镀液温度6O℃,镀液 流速6~18 dm。/rain. 表1石墨粉前处理流程及工艺 Tab.1 Pretreatment processes of graphite powders 处理步骤 实验条件与工艺 除油 将石墨粉放人马弗炉中400℃下灼烧30 rain 粗化 在65%浓中超声浸泡20 min 清洗 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 3)铜包石墨粉的后处理:电镀结束后,将产品加 入钝化液中,在5O℃水浴中钝化5 rain.用蒸馏水 冲洗至中性,然后用5 的Na:EDTA稀释液浸泡 15 min,洗净镀层中微小间隙所含的镀液.为了防止 复合粉体在烘干时氧化变色,采用乙醇浸泡粉末,清 洗分离后,在常温下阴干,最后包装. 1.3铜包石墨粉的性能检测方法 1.3.1铜含量测定方法-7 将坩锅加热到900℃保温l h,然后进行恒重检 查,直到两次误差小于0.001 g,质量为77/".然后将一 定量的镀铜石墨粉放入坩锅,质量为77l .在氧化气 氛下加热到900℃,保温2.5 h后取出.在空气中冷 却15 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值 为 。.由此可以得出产品中的铜质量分数为: w=O.8( 2一 / l— )×100 . (1) 1.3.2铜包石墨粉的形貌与成分分析 利用JSM一6490扫描电镜对铜包石墨粉进行表 面微观形貌观察,利用附带能谱仪(EDX)进行元素 分析,观测镀层的漏镀率和分布. 2结果和讨论 2.1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在电镀液中分别添加了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 剂,见表2. 从表2可看出,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活化处 理的石墨粉镀覆效果最好. 在镀液中分别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 mg/ dm。,50 mg/dm。,100 rag/din3,200 mg/dm。,研究 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对石墨粉镀铜效果的 影响,结果见表3. 62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表2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墨粉镀覆效果的影响 Tab.2 Effect of various surfactants on graphite electroplating 表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对镀覆效果的影响 Tab.3 Effect of Cl8 Hz9 S03 Na c0ncentratiOn on graphite electroplating ClsHa9S03Na质量浓度 液面漂浮 石墨粉漏 /(mg・dm一3) 石墨粉质量分数/ 镀率/ 由表3可见,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 质量浓度应控制在100 rag/din。,石墨粉才具有被 铜良好镀覆的性能. 2.2次亚磷酸钠的影响 次亚磷酸钠的加入能改善复合粉体表面的覆盖 程度.在1.2第2)部分所述的镀液中研究不同次亚 磷酸钠质量浓度对石墨表面铜镀层的影响,如图2 所示. 一一 (b)5 g/din3 一一 (d)20 g/ ̄n3 图2不同次亚磷酸钠浓度的镀液施镀 获得的铜包石墨粉SEM照片 Fig.2 SEM images of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obtained in the bath of various addition of NaH2 P0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电镀液中添加次亚磷酸 钠后,石墨粉表面铜镀层的形貌明显变好,并随着浓 度的提高,石墨表面的铜镀层更加致密.但次亚磷酸 钠质量浓度超过10 g/dm。时,镀层完整度和均匀性 都有所下降,而且镀液中出现许多非镀覆铜粒子,造 成主盐的消耗.这是由于过大的还原剂浓度使反应 速率加快,降低了镀液的稳定性,铜离子还原时未能 沉积在石墨粉表面,造成镀覆状况不佳.故次亚磷酸 钠浓度应控制在10 g/dm。. 为了研究次亚磷酸钠在镀液中的作用机理,采 用动电势法测定了加入不同次亚磷酸钠的镀液在石 墨电极表面的阴极极化曲线,如图3所示.测定极化 曲线的基础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为:CuSO 25 g/ dm。,CH3COOH 10 C1TI。/din。,98 9/6 H2SO4 10 cm。/ d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0 mg/dm。,工作电极为 石墨电极,参比和辅助电极都为铜电极,镀液温度 60℃. 吕l S- \ 媛 辎 极化电势/v(vs.Cu) 1~基础溶液;2一基础溶液+5 g/dm。次亚磷酸钠} 3一基础溶液+10 g/din。次亚磷酸钠, 4一基础溶液+15 g/dm。次亚磷酸钠; 5一基础溶液+20 g/din 次亚磷酸钠 图3不同次亚磷酸钠质量浓度下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 Fig.3 The cathodic curves obtained in the bath of various addition of NaH。P02・H2 0 由图3可以看出,次亚磷酸钠的质量浓度变化 对石墨表面电沉积铜的阴极极化曲线影响开始很 大,但随着次亚磷酸钠的质量浓度不断增大,它对阴 极极化影响越来越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次亚磷酸 钠质量浓度对析出电势的影响,由图3的曲线求出 对应不同次亚磷酸钠质量浓度下镀液中铜的析出电 势,作出铜的析出电势与次亚磷酸钠质量浓度关系 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在镀液中加人次亚磷酸钠可 以降低铜在石墨表面的析出电势,且随着次亚磷酸 钠质量浓度的升高,析出电势正移.当镀液中次亚磷 酸钠的质量浓度提高到10 g/dm。时,析出电势正移 的幅度最大.此后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析出电势正 移的幅度也逐渐变小. 因此,在镀液中加人次亚磷酸钠能够起到去极 化的作用,从而减少Cu。 在石墨表面的沉积阻力. 从次亚磷酸钠的还原机理可知[9],由于铜镀层对铜 第2期 余 刚等:超声流动镀铜法制备铜包石墨粉 63 离子的还原没有催化活性,次亚磷酸钠仅会使铜离 子还原在石墨颗粒表面,以形成新的铜晶核,而不会 使铜离子在铜镀层表面还原.这些在石墨表面不断 形成的铜晶核更容易在电镀过程中促使铜在铜晶核 上电沉积生长,直到使铜镀层变得致密.因此,次亚 磷酸钠在电镀过程中能促使铜离子还原在石墨粉表 面形成很多的金属铜晶核,为电镀铜在原晶核上快 速生长提供有利条件,降低电沉积铜的析出阻力,进 一步提高石墨颗粒的导电性,对石墨粉表面铜镀层 的致密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兮 U 之 寐 丑 塔 质量浓度/(g・dmI3) 图4不同次亚磷酸钠质量浓度下镀液的析出电势 Fig.4 Dependence of different NaH2 PO2・H2 O concentration in the bath on deposition potential 2.3超声波在电镀过程中的影响 超声波的振动和产生的射流作用在阴极表面 上,会使吸附在其表面上的石墨粉脱落,分散在镀液 中;同时由于超声有很大的能量,其在溶液中传播 时,产生强烈的冲击力,能够有效、快速地减少粒子 的团聚,对粒子的团聚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1。。. 图5和图6所示是不同电流密度和温度下施加 超声波后的石墨粉表面镀铜的电流效率.从图中可 以看出,通过在电镀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后,电流效率 提高了近3O . \ 瓣 鞍 唧 阴极电流密度/(A・dm一。) A一施加超声波}B一无超声波 图5不同电流密度下超声后的电流效率 Fig.5 Current efficieneies of ultrasonic at various current densities 由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液体与固体界面处 产生了高速的微射流和冲击波,通过超声空化射流 形成了对溶液的强烈搅拌作用,强化了电解液的宏 观流动,减小了电极表面的扩散层厚度,强化了 Cu 向电极表面的传递,从而提高了Cu 在石墨 表面沉积过程的电流效率. \ {j{L 获 爆 温度/℃ A一施加超声波;B一无超声波 图6不同温度下超声后的电流效率 Fig.6 Current efficiencies of ultrasonic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2.4镀液流速的影响 石墨粉在镀液中的均匀分散以及向阴极表面的 输送,都会受镀液运动的影响.在其他镀铜工艺条件 不变时,仅改变镀液流速,制得的铜包石墨粉中铜质 量分数如图7所示.适当的镀液流动可以降低电镀 液的浓差极化,加速传质扩散过程,提高电流密度, 有利于提高石墨粉表面的成核率,使镀层结晶的晶 粒细化、致密化.从图7可知,12 dm。/min流速下, 可以获得铜质量分数最高的铜包石墨粉,随后铜质 量分数逐渐降低. \ 糕 咖{ 蜷 名 骣 图7镀液流速对铜包石墨粉铜质量分数的影响 Fig.7 Effect of flow velocity on copper content in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镀液流速的加快,提高了石墨粉和阴极之间的碰 撞频率,增加了石墨粉在阴极表面的有效浓度,有利于 铜在石墨表面的均匀、快速沉积.但是,流速过快,石墨 粉随镀液一起运动的速度也很快,导致铜在石墨表面 的有效沉积时间大大缩短,从而降低了复合粉体的铜 质量分数.因此,镀液在镀槽中的循环流动,对石墨粉 镀铜过程产生双重作用,而这两方面的主导作用将决 定流速对复合粉体铜质量分数的影响. 6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铜包石墨粉制作的电刷性能 图8和图9为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铜包石墨 复合粉体的SEM照片和EDX能谱图.由图8可 见,石墨粉表面完全被铜镀层所覆盖,没有漏镀点. 由图9可知,整个镀铜层均为结晶铜,不含其他杂质 元素,因此对复合粉体的导电性能没有影响. 图8铜包石墨粉的SEM照片 Fig.8 SEM image of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19.1 15.3 11.5 骥 鹫7.7 3.8 0 2.00 4.00 6.00 8.00 10.00 能量/keV 图9铜包石墨粉的EDX光谱图 Fig.9 EDX pattern of Cu—coated graphite powders 分别以铜包石墨粉和铜粉+石墨粉为原料,制备 了铜一石墨电刷.在铜质量分数均为60 的情况下,铜 包石墨电刷的电阻率仅为0.12 Q・In,磨损质量分数 为0.2 (35 h);而铜一石墨机械混合制备的电刷其电阻 率高达0.45 Q・m,磨损质量分数为0.4 (35 h).这 是因为在铜包石墨复合材料中,石墨被包裹在铜层之 中,不宜脱落,能充分发挥其减摩润滑功能,因此磨损 量相应地减少,且铜相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使电流拥 有良好的通道,从而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铜一石墨 机械混合烧结的复合材料中石墨与铜浸润性差,其结 合属于机械啮合,在滑动时易脱落,削弱了石墨的润滑 功能,因此磨损量较大,且许多铜粒子被孤立,降低其 导电性能.因此铜包石墨复合电刷拥有更低的电阻率 和更好的耐磨损性能. 3 结 论 1)次亚磷酸钠加入到电镀液中,能够减小电沉 积的极化阻力,提高石墨表面的成核密度.运用超声 流动电镀法可以制备镀层致密、色泽光亮、分散性好 的铜包石墨粉. 2)20 kHz超声波能使石墨颗粒均匀地分散在 镀液中,有效防止了铜包石墨粉与铜在阴极表面共 沉积所引起的结块现象,同时超声空化射流形成了 对溶液的强烈搅拌作用,降低浓差极化,加快了镀铜 速率,提高了电流效率. 3)用铜包石墨粉制备的电刷产品,其电阻率低、 耐磨性能好. 参考文献 Eli K0vAeIK J,EMMER§,BIELEK J,et a1.Effect of compo— sition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u—graphite composites[J]. Wear,2008,265(3/4):417—421. [2]SCHWARZKOPF P.Theory of the powder metallurgical infil— tration process[J].Z Anorg Chem,1950,262:218--222. [3]MOUSTAFA S F,EL—BADRY S A,SANAD A M.Effect of graphite with and without copper coating on consolidation be— haviour and sintering of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J].Powder Metallurgy,1997,40(3):201—206. [4]HU Z L,CHEN Z H,XIA J T.Properties of electric brushes made with Cu—coated graphite composites and with copper powders[J].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2007,17: 81060一sl064. [53沈丽霞.石墨粉化学沉铜工艺研究[J].电镀与精饰,2008,3O (4):8—10. SHEN Li—xia.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technology for graph— ite powder[J3.Plating and Finishing,2008,30(4):8~10.(In Chinese) [63 PESTOV K V,BOGDASHEV V F.Copper plating powder graphite in fl sulfate electrolyte[J].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1991,30(7):6O4—606. [7]李闯,夏金童,商玲玲,等.电镀法石墨粉镀铜工艺及铜含量 的测定[J].机械工程材料,2007,31(5):27--29. LI Chuang。XIA Jin—tong,SHANG Ling-ling,et a1.Copper electroplating on graphite powders and copper content meas— urement[J].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7,31 (5):27—29.(In Chinese) [8]PAVLENKO V I,YAS D S The copper plating of graphite pow— ders in the manufacture of copper-graphite materials[J].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1976,15(2):89~92. [9]姜晓霞,沈伟.化学镀理论及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2000:314—319. JIANG Xiao-xia,SHEN Wei.The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 of electroless plating[M].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2000:314—319.(In Chinese) [103 JENSEN J A D,P0cwIARD0wsKI P,PERSSON P 0 A,et a1. Acoustic streaming enhanced e1ectr0depositi0n of nickel [J].Chemical Physics Letters,2003,368(5/6);732—7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