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涂装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一・目的:
1 •让受训人员明确粉体涂装不良的分类,对各种不良描述有一定认知,了解不良原因及 改善对策.
,•对解决实际粉体涂装不良提供理论参考.
3. 对喷房作业人员,品管人员,制程生技,提供更深层次探讨粉体涂装质量异常的参考数 据.
4. 现场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工站,不同对象选取部 二•粉体涂装不良种类 1 •粉体涂装性能不良:
a. 色差b.光泽低c•膜厚不足d.硬度不足e•附着力不足f.抗冲击性差g.盐雾试验不良 2 •外观不良
a. 桔皮b.起泡c.条纹d.水印e.针孔f.粉团g.亮点h.杂质(粉尘杂质/纤维,毛发) i•脏污k.溢漆1.脱漆o・擦刮伤p.点漆不良Q.鱼眼r.起雾s.流挂 (一)•色差不良 1. 描述:
在标准光源箱内工件及标准板比对(目视)有颜色差异,或者工件用分光仪测试,管制指 标
AL, Aa, Ab, AE值超出标准值范围•三•粉体涂装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2 •产生色差的原因:
a. 粉体涂料产生:标准板打样及批量生产的差异.
b. 不同批次的粉体之间差异・c•喷涂膜厚不均匀.d.炉温异常(上下层温差太大,排风不 佳).
e.工件在炉内停置时间过长(烤黄)・f•素材变异.g.生产中涂料搅拌不均匀(金属粉). h.素材清洗不干净(油滴,水,脏污,锈蚀)・i.不同粉末污染. 3 •预防对策: a. 规范粉体涂料进料检验流程.
b. 对新开发涂料及素材有变异,在批量生产前做量试. c. 严格管制喷涂膜厚,避免膜厚不足造成色差异常・ d. 根据不同粉体的烘烤条件,而设置炉温,线速(测试 主烤炉曲线,确保烘烤条件的准确度)・
e. 如设备故障(输送线,主烤炉)应作相对应处理.
f. 生产中,确保流化效果,金属粉不宜一次加粉太多,以避免分层.
g. 确保前处理清洗效果・h•生产中保证粉体不受污染,回收粉要专人管理,搭配使用. (二)・,七》军低;:
1•描述:喷涂工件表面反光性能差,使光泽达不到质量要求. 2 •产生的原因:
a. 粉体涂料原因(树酯添加剂,涂料粒径过大,颜料,流平剂). b. 喷涂膜厚不均匀,膜厚不足.
c•烘烤温度及时间不符合粉体涂料的流平条件(流平时间,流平温度). d. 金属粉体的金属比重分配不均匀.
e. 素材表面清洗不干净(油脂,油滴,脏污,水印).
1 / 6
f.涂膜有针孔.g.粉体储存环境温度过高或过期 3 •预防对策:
a. 找涂料供货商检讨.b.粉体涂料过筛处理(保证无大颗粒粉块).
c. 规范修补动作,调整喷涂参数,保证涂层膜厚均匀,控制桔皮及针孔. d. 选配合适的底漆,保证烘烤条件.
e. 根据粉体涂料的烘烤条件,设定炉温及线速.
f. 保证流化效果,金属粉不宜一次加量太多,应分多次加粉,保证金属比重分配均匀. g. 确认前处理制程,保证素材清洗干净.h.保证储存温度小于30°C,不用过期粉. (三) .膜厚不足 1. 描述:
烤漆面涂层厚低于30um,造成工件表面局部色差不均,遮蔽率差,露底材. 2 •产生的原因:
a. 喷涂静电压过低或机器异常,无高压输出.
b. 吊具(工件贴纸)导电性不良・c・粉体导电性差・d・空气湿度太低(W15%)・e・吐出量不 够(流化,粉管,发射器)・f•工件部凹陷面涂膜不足(修补)・4往复机频率及行程设定异常. 3 •预防对策:
a.定期保养设备,确保功能正常.b.升高静电压.
c. 规范吊具维护管理,在吊具开发时充分考虑吊具,工件的导电性(贴纸工件应确保导电 性能).
d. 保证粉体涂料导电率,如异常,找供货商处理. e. 确保喷涂室温度在30°C以下,湿度在25%飞0%・
f. 根据工件被涂面合理设定线速,往复机频率行程及喷涂参数.g.工件凹陷面人工修补. (四) .硬度低:
1. 描述:参照AS3363测试方法,硬度达不到客户要求(铁件2H) •涂膜表面较软,易刮 伤.
2•产生原因:涂膜树脂固化不足
a.树酯分子选择不合适.b.未完全固化・〈1>固化时间不足〈2>固化温度太低 c. 固化剂配比不对. 3 •预防对策:
a.选择较合适的树酯.b.提高炉温及烘烤时间.c.调整固化剂比例. (五) .附着力差: 1. 描述:
参照AS3359测试方法,附着力达不到3B.表现为涂膜很脆,易脱落,白格测试脱漆 超过5%.(—格全脱0B).生产中表现为打螺丝漆块脱落. 2. 产生原因:
&素材詰洗不干净.b.素材材质变异(更换不同规格的素材).
6・粉体涂料异常・d•烘烤温度,时间不够(涂膜固化不足)・e•涂层太厚.f.对象表面氧 化.
3. 改善对策:
a. 检暑前处理制程,保证素材清洗干净.
2 / 6
b. 更换素材时,在批量生产前先做量试(对少量异常素材可打磨处理).
C.涂料变异时,先测试其性能及量试.d.适当提高烘烤温度,减慢线速.e.管制膜厚,重工 不能超过二次・
f. 前处理水干燥,温度不宜太高(130°C以下),清洗好的素材不停放过长时间. (六) .抗冲击性差:
1. 描述:参照AS2794测试方法.正面冲击20in/lbs,在冲击区附近大十倍能看到裂痕, 背面冲击5in/lbs,在冲击面放大十倍,暴露底材.或者产生可见裂痕,用胶纸粘贴试验,胶 纸上有涂着物. 2. 产生原因: &素材詰洗不干净.b.素材材质变异.C.粉体涂料异常.d.烘烤温度低,时间短,涂膜固化 不足.
e.涂层太厚. 3. 改善对策:
&把常材清洗干净.b.大批量的素材材质变异,需改变前处理制程或制程参数.
C.少量不同材质素材,喷涂面可先打磨.d.涂料变异(异常),先测试及量试(调整涂料).
e.适当提高炉温,减慢线速.f.管制膜厚,重工不能超过二次. (七) .盐雾实验不良:
1. 描述:参照ASTMBID规定,在100小时的盐雾试验中,烤漆面有起泡剥落现象,划线部 分锈蚀渗透从划线的任何一边计量超过1. 5MM. 2. 产生原因: a.素材捂洗时皮膜化成效果不佳.b.素材材质变异.c.涂料耐腐蚀性能差(树酯选配不 好).
d. 涂膜硬化不完全.e.涂膜膜层过薄. 3. 改善对策:
a.素★清洗干净.b.不同材质的素材,对前处理制程参数应做相应修改. c. 选配合适的树酯.d.提高炉温或延长烘烤时间.e.增加膜厚. (八) •桔皮:
1. 描述:喷涂面粗糙,起皱,不平滑,类似于桔子皮. 2 •产生原因:
a.涂膜太厚或太薄.b.粉体粒径太粗或分布不均匀.c.涂料流平性差.d.静电压太高. e. 喷距工件太近或太远.f.烘烤炉温太高. 3 •预防对策:
a.调整喷涂参数,控制膜厚,使其分布均匀(改善吊具导电性能)・b•粉体涂料过筛. c. 找涂料厂商改善.d.适当降低静电压.e.调整喷及工件的距离.f.降低烘烤炉温. (九) .起泡:
1. 描述:由于素材表面锈迹,污垢,小凹孔,磷化残渣质,水汽等封在漆膜底下,涂膜在烤 干或受热时,这些物质膨胀将漆膜顶起,形成无附着力的凸出点. 2 •产生的原因:
a.前处理清洗不干净.b.素材有油脂,或其它前处理制程无法清洗的脏污. c. 素材锈蚀・d.工件上有水汽,或空气不干净.
3 / 6
3 •预防对策:
a.检查前处理各工站,保证清洗效果.b.清洗素材上的油脂,蜡及其它脏污.c.清除素材 锈迹.
d. 提高水切炉温,减慢线速.e.改善压缩空气质量. (十)•水印:
1. 描述:因工件表面油污清洗不干净,喷涂后工件表面有污水质痕迹. 2. 产生原因:
a.脱脂矗度偏低,或脱脂温度偏低.b.前处理时间太短.c.水洗太脏.d.水洗喷淋头脱落 或堵塞.
3. 改善对策:
比加届脂剂,•提高脱脂浓度.b.减慢前处理输送线速.c.脱脂槽加热,开超音波. d. 清洗水洗槽,水洗柜,更换脏水.e.检查喷淋头.f.改善水质(加软水系统). ().条纹:
1•描述、:喷涂面局部有明显或不太明显的线条(纹路). 2. 产生原因:
a.前处理清洗不干净.b.素材未烤干.c.清洁除尘时,空气中含有油,水汽. d. 工件表面残余静电荷未消除.e.涂装静电压过高.f.打磨品擦灰不净. 3. 改善对策:
a.把常材清洗干净.b.保证水印干燥后的素材无水珠.c.保养空气干燥机,保证压缩空气 中不含油水
d. 為涂'前,工件做静电除尘处理.e.适当降低涂装静电压.f.打磨品要把表面灰尘擦干净, 可先烘烤再喷涂.g.气温较低时,前处理清洗好的素材不宜长时间停放.
(十二)•针孔:
1.描述:喷涂面有许多很小的孔,通常孔径在lmm以下,象用针刺的孔. 2 •产生的原因:
a. 一次喷涂太厚.b.素材表面有水或溶剂.c.粉末粒径太小(平光粉尤为突出)・d・静电压 太高(反拨).
e. 粉末受潮.3.改善对策:a・控制喷涂厚度・b•保证素材干净.c.控制粉末粒径,细粉比 列.
d. 适当降低静电压,喷距工件大于200mm. e.管制粉体存储条件,温度25°C以下,湿度 40%以下.
(十三).粉团:
1.描述:因没有雾化的粉掉落在工件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凸出,涂层平面点(块)状物. 2 •产生的原因:
a.粉体受潮.b.流化不好.c.空气里油,水含量过高・d.喷涂参数不正确(雾化,清洁压 力).
e. 喷涂管线漏气或折弯・f・喷涂室掉粉. 3.改善对策:
&管莉粉体储存条件,以防受潮.b.粉体过筛,加流平剂.C.改善粉体流化效果.d.改善压 缩空气质量(干燥保养)■
e. 设冒正确的喷涂参数.f.检查管线.g.清洁喷涂室,以防掉粉. (十四).杂质:
4 / 6
1.描述:喷涂面上的外来物,乂分粉尘杂质,异物,线状杂质(毛发,纤维). 2 •产生的原因:
a.粉体涂料受污染.b.喷涂室不清洁.c.素材清洗不干净或吹尘擦灰不净.d.供气不干净 (毛发,纤维).e.吊具产生.f.主烤炉循环风产生. 3.改善对策:
&更菽受污染的粉体涂料.b.把喷房清洁干净.C.保证素材清洗质量.d.更换供气室不织 布. e.焚烧后的吊具先吹尘干净再上线.f.定期清洁主烤炉(燃烧室,过泸网,烤炉). (十五).脏污:
1.描述:明显附于喷涂外部,无法去除,呈块状或膜状的变色异物. 2 •产生的原因:
a.主烤输送线滴油产生.b.物流线吊蓝有脏污.c.检包线皮带脏污. d•作业方法不正确(印章,油墨,手套等)・e・冷却水太脏. 3.改善对策:
a.保鼻主烤输送线,保证不滴油.b.清洁吊蓝.c.清洁检包线皮带.d.规范作业方法. e.清洁冷却水雾喷淋头,通道. (十六).溢漆:
1.描述:工程图面未定义烤漆的部分而喷上了漆(overspray)・ 2 •产生的原因:
a. 吊具产生(设计,精度,变形)・b•贴纸松动或脱落・c•作业方式. 3.改善对策:
&改診吊具(设计打样时作好验证,提升吊具精度,使用校正好的吊具).
b. 严格管制贴纸(贴纸质量,上挂异常,重工贴纸)・C・规范作业方式(上挂方法,修补方 法).
(十七).脱漆:
1.描述:喷涂面因受外力至使局部漆层脱落. 2 •产生的原因:
a.附着力差.b.吊具产生.c.下挂不正确.d.涂膜太厚固化后太脆.e.运输途中受外力产 生. 3.改善对策:
a.前尼理检视.b.改善吊具.c.纠正下挂方式.d.及涂料厂商检讨.e.改善运输及包装方 式. (十八).擦,刮伤:
1. 描述:喷涂面受外力作用,形成线状沟.
2. 产生的原因:a.工件在喷涂制程中碰伤.b.下挂造成.c.运输造成.d.装配中造成. a.检暑主烤制程中碰撞点.b.改善下挂方式.c.改善物流,包装方式.d.找出装配中擦刮 伤的原因.
(十九).点漆不良:
1. 描述庶榜面因色差,光泽,光滑度而异于烤漆面产生不良. 2. 产生的原因:
a.点漆修补面太大.b.点漆油漆异常.c.点漆技术.d.点漆未干. 3. 改善对策:
5 / 6
a.大面积脱漆面不点漆,打磨重工处理(一般2mm以内•视检验规格而议). b・使用调色好的油漆.c.对点漆人员专业训练,专人负责.d.待漆干后再包装. (二十)•亮点:
1.描述:喷涂面某一点光泽较高,看似点状发亮. 2 •产生的原因:
a.涂料粒径过大,遮蔽不良.b・喷涂膜厚太薄(局部点粉粒掉落,局部喷涂太薄). c. 素材表面杂质.d.粉体杂质(异色点)・e.工件接地不良. 3. 改善对策:
a.粉冠过筛,使用遮蔽率好的树酯.b.适当增加膜厚(40、60um). c.清除素材表面杂质. d・不使用受污染的涂料.e.换色时把粉管,喷房清洁干净(特别金属粉换色). f. 保证工件接地良好(吊具导电性,工件贴纸).
(二十一).其它粉体不常见异常(液体常见): 1. 鱼眼:
a.襄材表面被硅类物质污染.b.素材不清洗.c.裸手接触工件.d.油漆材质敏感.e.油漆 涂太湿・
2. 起雾,斑纹:常见于银粉漆,主要是银粉排列不一致
a.十字交义喷涂・b•使用太多稀释剂,或稀释剂加入太少.c.喷未调好, d. 喷涂手法不正确.e.素材厚薄不一(应力纹).
3. 流挂:在喷涂件的棱边形成厚粗,狭窄,锐利的波浪或阴影 &油漆粘度太低・b•喷离工件太近,移动太慢.
c. 一次性喷涂太厚.d・环境温度太低.e.静置时间太短・
6 / 6
一次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