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如何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如何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37卷)第1期 管理科学 俸力劳劫 小●●● ●●+大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如何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黄怡,高伟强 (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 摘要:探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如何培育一种文化氛围,构建 良好的内部技术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创新劳动的特点与创新人员的需求出发,探 针对创新劳动的特点,创新人员从生活上、发展上、管理上等 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 (1)根据探索性的特点,创新人员对创新文化环境的的需求 讨了企业调动创新人员积极性的途径。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创新劳动 人员需求 人员积极性 1 创新劳动的特点 创新劳动是人类社会总劳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劳动是 与生产现场的劳动有巨大区别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创新劳动 具有如下的特点: (1)探索性。生产现场的劳动是在完全认识的理论指导下大 量的重复生产,具有最明确的确定性。而创新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在探索、认识未知,创新劳动是在探索中前进的,是把未知变为已 知的过程。因此,创新人员对劳动的进程、成果都是事先无法准确 地把握。创新劳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创造性。创造性是创新研究的灵魂,是最重要的特点,没 有创造性就不成其为创新研究。探索和创造是创新劳动的连续过 程,探索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是探索的结果和落实,创造是探索过 程中的发现和发明。创造性的劳动属高度智能性的劳动,是知识 性的劳动。曾有经济学家根据劳动与知识的关系把劳动分为三 类,即①使用型,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劳动;②再现型,按已知的 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知识或新的产品。如仿造、工程设 计、教学工作;③创造型,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立发现过去没 有的新的知识。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大 i萎 小 小 削j置性 图1 (3)继承性。创新劳动中的创造性是在继承中实现的。继承的 含义有两种,一种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任何创新研究活动都不 是从“零”开始,都必须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起点;另一种是对 今人成果的继承,即通过同今人的相互交流,发生思维共振现象, 能起到触类旁通、互相启发思路的作用。 (4)连续性。创新劳动过程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这种特点是 由创新劳动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的。任何创新成果都只有在经 过创新人员长期的夜以继日的奋斗。一点一滴地积累材料和废寝 忘食地钻研才能取得。一个创新课题的研究周期,要比工农业生 产的周期长得多,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往往要进行几年、甚 至十几年。 (5)个体性。任何发明创造都主要是靠科研人员独特的想象 力,独自经过长期的努力,也主要是来自创新人员的聪明才智和 灵感火花。当然有时也并不排除团队协作,但主要还是靠个人钻 研。 2创新人员对创新文化环境的需求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 成员普遍认可的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 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创新文化环境是融人了创新理 念、制度、实践运作模式及实物表现等的总和。 主要有:计划与组织管理上的灵活性,上的倾斜性与宽松性。 (2)根据创造性的特点创新人员对创新文化环境的的需求主 要有:宽松自我发展的人文环境;灵活的管理方式;富有刺激的激 励模式。 (3)根据继承性的特点创新人员对创新文化环境的的需求主 要有:配备齐全的硬件、软件设施(图书馆、信息网等);信息交流 的通畅渠道。 (4)根据连续性的特点,创新人员对创新文化环境的的需求 主要有:管理I蚵灵活性;硬件与软件设施(如工作室、环境、仪器 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社会保障系统。 (5)根据个体性的特点,创新人员对创新文化环境的需求主 要有:富有活力的领导集体;管理的灵活性 3 企业调动创新人员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的思路 根据创新劳动的特点与创新人员的需求可看出,调动创新人 员积极性应致力于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两大方面的努力,可采取 以下的措施。 (1)创造一种宽松的自我发展的人文环境。企业应有一种氛 围。让创新人员感到身在其中的温暖,并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 织中的发展前途。这样才能激发其创造力,自由发挥个人专长,才 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对企业的绝对忠 诚。这种氛围应通过以下途径培育:①塑造良好的奋发向上的企 业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②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形成良好 的领导作风,提倡平等精神,无论职位高低,所有员工在人格上都 完全平等。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从个体性特点而言,创新人 员一般都是拥有特殊技术与专长,他们大多都蔑视权威,强调自我 发展。③从管理上充分体现对创新人员自由和自主的尊重;④建 立一种富有活力的充分调动创新人员动力的激励机制;⑤提供良 好的生活待遇与工作待遇;⑥提供优美清新的环境,如工作室内 的绿化与采光等,让创新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中始终保持愉快的身 心状态。 (2)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策略。管理是一种艺术,优秀的管理 能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工作顺利。恶劣的管理会导致人心涣散,工 作瘫痪。对于创新人员应采用自主、自由、尊重式的以Y理论为 出发点的管理方式。主要策略为:①提供一种自主的工作方式,对 创新人员应充分的授权。企业的运作基本上应没有繁杂的程序和 规则。只要符合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创新人员可以自行决 定具体的操作;②实行弹性工作制,创新人员既可以在公司上班, 也可以在家工作。这样,既能满足创新人员自由工作的需求, 又能符合创新劳动的探索性、创造性的特点,使技术创新的灵感 自由发挥.而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③制订灵活的,引导创 新人员正确地对待科技创新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激励与 规章制度。例如有些科研院所对科学试验造成的损失实行“三不” (不做事故处理、不展览废品、不追究个人责任),还有对创新 人员的技术成果作价人股等都是对创新人员的一种鼓励;④ 实行平等的管理而不是等级制的管理。企业制定的一切制度与决 策应体现目标管理的精髓,应充分征求创新人员的意见,并能取 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这样才能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 恶劣的做法是使创新人员处于规章制度的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 导致他们创新激情的消失。 5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管理科学 (3)建立并完善富有活力的激励机制。有人做过试验,未接受 激励的人通常只能发挥其20%左右的潜能,而受到激励的人,可 以发挥其潜能的80%。因此,该工作对于科技人员积极探索创新 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①建立富有成效与激励力的组织结构。使 创新人员与领导及其它人员保持和协的关系,使创新人员之间保 持良好的协作关系;②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应充分体现对创新 成果来之不易的高度认识,应充分承认创新人员付出的艰苦劳 动。让创新人员得到公平感;③实行创新成果作价入股和参与企 业收益分配,鼓励创新人员为本人和单位成果寻求技术转让和技 术入股。这样可以把创新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 在一起,同时激发其全身心地投入,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 趋同。 2008年(第37卷)第1期 与创新中得到有力的物质支持。①企业应建立实力雄厚的从事科 技研究的实体,如研究所(室)等;②配备完善的设备仪器;③加强 对图书馆、资料室、企业信息中心等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的部门 管理;④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与科研院所、学校进行合作,为 创新人员尽快地转化成果及进行信息的交流提供宽广的空间;⑤ 积极运作企业的资金,保证不断增效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科技进 步资金的投入比例,保证各项物质条件与奖励措施的落实。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只有适应创新劳动的特点,不断了解与 满足创新人员的各种需求,采取富有成效的激励手段,才能充分 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 高,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科学技术 (4)为创新人员提供无后顾之忧的生活待遇。使他们排除各 【1】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工业企业管理教研室编.种干扰,专心致志地连续地钻研。①工资待遇与住房待遇,这两项 管理【M】.北京: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0. 2】全国科学技术大会9日开幕部署“自主创新”方略【N】.http://www. 是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尤其是现代,高工资与宽敞舒 【适的住房已成为吸引人才的必备条件;②完善的各种后勤服务。 sina.com.cn 2006年O1月08日,中国新闻网. 这项工作取决于企业的后勤保障制度的完善;③良好的各种社会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 保障制度,这取决于宏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徐一飞,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5)为创新人员提供舒心的完善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在探索 (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1期,2004年3月. (上接62页)任老师6889名(小学4505,中学2064,职业中学 49),包括代课老师399名,其中除代课教师外仍有部分教师学历 3结束语 层次尚未达标。同时,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基础落 综上所述,要使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基础教育取得更进一步 后,工作条件艰苦,基础教育人才的引进极为困难,尤其是高层次 的长足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 与高学历教育人才奇缺。这对全州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极 荣的有力保障,还须从以下方面积极探讨,寻求对策。 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如何发掘现有教育人才的潜力,建立师资队 (1)克服民族心理中的不利因素,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向教 伍提高与补充的长效机制,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关 育要繁荣,向教育要发展。发掘现有教育人才的潜力,积极建立师 键所在。 资队伍提高与补充的长效机制。(2)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的法 2.4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民办教育一片空白 律法规机制,以法律手段控制流生倾向。(3)多渠道筹资以保证现 甘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现有职 有基础教育发展的资金,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兴办教育。(4)大 业中学5所,所有学校校舍陈旧,教学实训设备空白,办学条件十 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必须找准突破口及重点建设项目。 分滞后,严重制约着全州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所以,如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计财科.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与此同时,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办教育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可 【E】,2006.12, 以说是一片空白,两年前举办的民办高中:苏扬中学,也因生源危 【2】时蓉华,刘毅.中国民族心理学概论【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10. 机、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原因而停办。所以全州各县(市)要积极响 【3】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 6. 应《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关优惠,鼓励和支持除国家机 出版社.1990.构以外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自筹资金,举办民办高中,充实高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中教育资源。 (上接9页)合转变,同时促进引进外资产业的升级换代,将附加 值高的一端引进来。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利用外资中的数量与质 量的关系。要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价值链的整合结合起来,鼓励公司 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以 产业链的整合为目标,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和做法,防止 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 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创汇农业、资源开发和国有企业改组改 造,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战略性投资 项目,把技术集群、人才集群和产业群结合起来,将引进技术、促 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发展自主 的研究与开发体系。 3、促进制度创新,创造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延伸和整合的制度 环境 行产业的创新,产业创新首先是公品的供给、高新 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变、增强产业竞争力等 方面。其次是调整产业援助,对企业的退出和转产行为、员工 失业、再就业区域性调整进行援助。 参考文献: 【1】Porter M E.The Compeititve Advantage【M】.New York:Free Press 1985. 【2】郭克莎.差距与赶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杜义飞,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 【4】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 【5】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6】余江,方新.影响产业技术跨越的价值链状态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2,(5). 是要作好主导产业的选择。按照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主导产业具有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和后顾效应,依据主导产业更 替的作用机理和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应当把信息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作为提高工业现代化的主导产业,把重化工、耐用消费 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作为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的主导产业。二是进 一【7】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的基本特征 【J】.当代财经,2001,(9). 【8】金碚.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19页. 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