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的外语学习。回顾一下我们自己小学和中学的日子,会发现
下面几种熟悉的类型的学生:有些学生急于回答教师的问题;有些学生对考试很紧张;有些学生能容忍自己看书时有噪音;有些学生喜欢问一些不切题的或是粗鲁的问题;有些学生快速地完成他们的任务;有些学生喜欢安静地坐在后面,既不打扰他人,也不希望被他人打扰。所有这些个体差异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 一、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1.外向和内向。外向和它的相对面内向,都是外语学习中一些学生潜在的、重要的特征。现在有一种假说,认为外向性格的学习者比内向性格的学习者学得更快、更成功。那是因为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接触到说母语的人,因此获得更多的信息输入。我们通常倾向于认为性格外向的人是合群的、对人友好的人。相反的,性格内向的人则是安静而含蓄的人。课堂上教师喜欢善谈的、外向的、自由参与班级讨论的学生。而性格内向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木讷的、反应迟钝的。但是,我个人观点认为,外向仅在对口语的提高上是重要的,但在听力、阅读和写作方面是影响不大的。另外有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趋向于把外向性格看作是令人讨厌的性格,并尽量让学生保持安静。我认为我们语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外向,同时要把握好外向和内向的度。
2.自尊和抑制。除了外向和内向以外,个性因素还包括自尊、抑制、冒险和忧虑,这些特征相互影响着,它们在外语学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它们的影响力。除去冒险和忧虑,其他的特征是很容易被教师在课堂上感知的。很多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自尊、自信和自我主义的话,教学活动将不能成功地开展。但是就像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至今仍然没有明确说法。很多学生被卷入一个怪圈中,他们认为,在某一个活动中他们不能表现得很好,于是就逃避。因为他们逃避,他们在此项活动中就会失败。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到自尊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应通过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
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用来解释成功或是失败的术语。有动机的学习者被认为将会在语言学习上做得更好,这当然不是无根据的。因为无数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动机是通向语言学习成功的钥匙。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有:(1)要通过考试;(2)以后工作、旅行、长时间海外观光的需要;(3)外语是教育系统要求必须开展的教育课程;(4)急切地想了解外语的文化和价值,期望能偶遇说目的语的人;(5)希望到海外追求更高的学历,等等。前三种动机被认为是机械性的,后两种被认为是比较综合性的。
机械性动机是指掌握一门语言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的动机。而综合性动机是指学习者期望把自己和这种语言群体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将自己同这个社会融为一体的动机。对我们学习者而言,综合性动机应该是重要的、必需的。当我们谈论学习的理由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学习态度。一个具有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可能有更期待与掌握这种外语的人交流的情感态度,他可能乐于接受对方的文化价值,他将以能说这种语言为骄傲,对了解不同文化会有更多的通路。另外,有的学习者的种族主义态度很强,他们对说外语的人产生敌意。机械动机的学习者,他的学习是功利的,态度是很褊狭的。综合性动机学习者会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看成是这种外语群体中的一分子,他将会有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具有综合性动机的人通常是最成功的。我个人认为下列情况是造成中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原因:
(1)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2)学生认为自己对英语学习没有悟性,感觉英语很难,没有信心;(3)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对英语
文化有一种敌意;(4)外语教学的基础设施太差。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动机呢?我认为,要懂得他们的个性、态度、兴趣、情感、学习策略等,这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英语教师应该知道怎样增强学生的信心。英语教师应该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较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清楚教学目标。教师的职责是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动机。 Ellis认为认知方式是一种专业术语,是人们用来获取、感知、定义、组织和回忆信息的一种手段。在外语学习这个艰辛的历程中,对认知方式的研究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质的飞跃。认知方式可以狭义地分为两种有价值的方式:独立性和依赖性。Brown认为通过独立性认知方式能感知一些特殊的、细节性的、可变化的事物。相反的,通过依赖性认知方式只能感知整体的、统一的、普通的事物。研究表明,独立性认知方式能使人从整体看到部分,在嘈杂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看书,能分析一些细节性的东西。相反的,太多的依赖性使人看到的只是细节,无法分析它们与整体的关系。古语说:“你不能把树看成是森林。”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发展独立性是有很多益处的。
总之,教师应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