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品---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

2.1 测得某放大电路的输入正弦电压和电流的峰值分别为10 mV和10

μA, 在负载电阻为2 kΩ时, 测得输出正弦电压信号的峰值为2 V。

试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 并分别用分贝(dB)表示。

U2V2000mV解:Auo200

10mVUi10mVUo2000IR1mAAioL2000100 10μA10μAIiIiPoUoIo2V1mA2104 ApPiUiIi10mV10μ0Au20lgUo20lg20020lg220lg100200.74054dB UiIAi20lgo20lg10020lg10240dB IiAp10lgPo10lg(2104)10lg210lg10474047dB Pi2.2 当接入1 kΩ的负载电阻RL时, 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比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下降了20%, 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解:Ro(Uo5111)RL(1)RLRL(1K)250 4444Uo52.3 说明图2-50所示各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 为什么?

--精品

精品---

不能正常放大 解: (b)

(ⅰ)交流信号短路到地,无法加到发射结。 (ⅱ)从直流通路看 IBQUCCUBE RB(a) 不能正常放大 (ⅰ)UB0,无法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ⅱ)Rb没有接UCC,而是接地。IBQUCC00 RbRb当RB0,IBQ,电流过大,

管子过热烧毁。

(d) 可以正常放大,只要Rb

Rc参数选取适当。

(c) 不能正常放大 (ⅰ)∵RC0,uCE常数 无交流信号电压输出。 (ⅱ)无电压放大只有电流

(ⅰ)有偏流IBQUCC Rbui交流信号可以加到输(ⅱ)

入端输进放大。

2.4 画出图2-51所示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

(ⅲ)偏流IBQ正常

--精品

放大AiIe(1) IB精品---

电路。

图 2-51

解:

2.5 标明图2-52电路中静态工作电流IB、 IC、 IE的实际方向; 静态压降UBE、 UCE和电源电压的极性;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极性。 解:

图2-52

2.6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如图2-53所示。 已知: UCC=12 V, Rb1=51 kΩ, Rb2=10 kΩ, Rc=3 kΩ, Re=1 kΩ, β=80, 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0.7 V, 试计算: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C和UCE的数值;

(2)将三极管V替换为β=100的三极管后,静态IC和UCE有何变化?

--精品

精品---

(3)若要求IC=1.8 mA, 应如何调整Rb1。

图2-53

解: (1)UB IE IBRb210UCC122V

Rb1Rb25110UBUBE20.71.3mA Re1KIE1.316μA 1180 ICIE1.283mA

UCEVCCIC(RCRe)121.3(3KΩ1K)6.84V

(2)若β=100,静态IC和UCE不会变化(∵分压式放大电路,IC的大小与β的大小无关,ICIEUBUBE1.3mA)静态工作点不移动。 ReUBUBE2.50.71.8mA Re1K(3)若要求IC = 1.8mA,则ICIE Ub =2.5V,UBRb210UCC122.5,Rb138KΩ

Rb1Rb2Rb110将Rb1由51KΩ调整为38KΩ。

--精品

精品---

2.7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2-54所示。已知 -UCC=-16V,Rb=120kΩ,

RC=1.5 kΩ,β=40, 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0.7 V,试计算:

(1) 静态工作点;

(2) 若将电路中的三极管用一个β值为100的三极管代替, 能否提高电路的放大能力, 为什么?

图 2-54

解:

(1) 静态工作点 IbUCC15.3V0.1275mA Rb120KΩ ICβIb5.1mA

UCEUCCICRC(165.11.5)8.35V (2) 若β=100,

则Ib0.1275mA,ICβIb12.75mA,UCE(1612.751.5)3.125V 管子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因为β=100,IC增加使UCE↓,不仅下降到0,而且变负,这使UBC > 0,令管子处于过饱和状态。

--精品

精品---

2.8 某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uCE波形如图2-55所示, 判断该三极管是NPN管还是PNP管?波形中的直流成分是多少?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值是多少? 解:该三极管是PNP管

波形中直流成分是-4V 正弦信号峰值是2V(±2V)

2.9 三极管放大电路与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图 2-55 曲线如图2-56所示, 忽略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 (1) 用图解法求出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2) 若ui =50 sinωt(mV)产生的基极电流为ib=20 sinωt(μA), 试在图2-56(b)中画出iC和uCE的波形, 并求出输出电压的峰值和电压放大倍数;

(3) 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是多少?

(4) 当接入5.1 kΩ的负载时, 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最大不失真幅度有何变化?

图 2-56

--精品

精品---

解:

(1) 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IBVCC12VR 40μA, 根据UCEUCCICCRb300KΩ当iC0时,uCEVCC12V

当uCE0,iC用两点法画直流负载线MN

其斜率tg

直流负载线MN和Ib40μA

ib的峰值为20μA→60μA

UCEQ6.2V

1 RCVCC122.4mA RC5.1kICQ1mA

以Q点为中心,MN和Ib40A的输出特性曲线交点即是静态工作点Q点。

(2)放大倍数Au

U2.1V Auo42

0.05VUi(3)最大不失真幅度:峰值2.15V 11-6.2=4.8V或6.2-0.7=5.5V

(4)接入5.1 kΩ负载后,交流负载线AB变陡,斜率tgRC//RL2.55KΩ) 最大不失真幅度变小,(RL1 RL 峰值:1.2V

2.10 若将图2-56中的Rb改为570 kΩ, 重新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当增大正弦输入信号, 使ib=30 sinωt(μA)时, 电路将出现什么问题?画出对应的iC和uCE波形。

--精品

精品---

解:Ib120.711.3V20μA(19.8μA)(0.0000198A) 570KΩ570KΩ静态工作点是由直流负载线和Ib20μA的曲线相交于Q点,

Ib20μA当增大正弦输入信号,使ib=30 sinωt(μA)时,电路将

出现截止失真,波形出现削顶,如图2-56中所画出的iCt和uCE 的削顶波形。

2.11 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如图2-57所示, 由于电路中的什么参数发生了改变导致静态工作点从Q0分别移动到Q1、 Q2、

Q3?(提示:电源电压、集电极电阻、基极偏置电阻的变化都会导致

静态工作点的改变)。

图 2-57

解:若在工作点Q0移到Q1则Rb↓(减小),则IbQ↑(RC不变) 从Q0移到Q2,则RC↑(增加),使直流负载线斜率变平(Rb不变) 从Q0移到Q3,则VCC↓(减小),Rb↑(增加),(RC不变)即直流负载线斜率不变,把直流负载线平移到VCC。

2.12 图2-56(a)所示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2-58所示。 问: 分别发生了什么失真?该如何改善? 若PNP管构成的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2-58所示, 发生的

--精品

精品---

是什么失真?如何改善?

图 2-58

解: (1)

(a)发生了截止失真,输出UO波形正半周削顶,应调整Rb↓使Ib增加静态工作点上移。

(b)产生了饱和失真,输出UO波形负半周削底,应使

①Rb↑,使Ib减小,脱离饱和区,静态工作点下移。 ②当Rb不变(即IbQ不变)把RC↓使直负载线变陡使Q点往放大区移动,脱离饱和区。

(c)发生了双重失真,在工作点合适的情况下,若输入信号过大,导致双重失真,改善办法增大电源电压VCC,或减小输入信号。 (2)若用PNP管构成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由于工作时采用直流负电源,所以非线形失真的波形与NPN型管正好相反。即输出电压

uo的波形顶部削波失真为饱和失真,底部削波失真为截止失真。其改

善办法与(1)相同,即饱和失真用降低Ib(即加大Rb),截止失真用增加Ib(即减小Rb)的办法来改善波形。

2.13 三极管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2-59所示。 已知三极管参数

--精品

精品---

β=50, Rs=1 kΩ, 并忽略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 其余参数如图中所

示, 试计算:

(1)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 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 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 当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入6 kΩ的负载电阻RL时,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变化?

图 2-59

解:

(1)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IUCCbQR12VK30μA0.03mA b400ICQβIbQ500.031.5mA UCEQVCCICQRC121.546V

(2)AUR504KuUOCir.184K167

be1 (rbe300(1)26mV1.5mA3008841184) --精品

电压放大倍精品---

 AusRiU1.18o(167)90.4 RsRiUi11.18(RiRb//rberbe1.18K,RoRc4K) (3)RiRb//rberbe1.18K

RoRc4KΩ

RC//RL(4)RLRCRL462.4KΩ RCRL46502.4RLA101.7 urbe1.18Ri(A)1.18101.755.05 AusuRiRs11.18说明接入负载RL后,

和A都下降了。 Auus2.14 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2-60所示, 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为0.7 V。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 输出电阻, 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图 2-60

解:

(1) 由图2-60分压偏置电路求静态工作点。 UBQRb120VCC123V

Rb1Rb22060--精品

精品---

IEQUEQReUBQUBEORe3V0.7V1.15mA 2K ICQIEQ

IBQIEQ11.15mA0.0225mA22.5mA,UCEQ12IC(RCRE)5.1V51 rbe300(1)

(2)AO26mV3005122.630011531453 1.15RC504137.9 rbe1.45RC//RL2KΩ 接入负载RL后,RLRL50270 AOrbe1..45(3)RiRB//rbe15K//1..45K1.322KΩ (RBRb1//Rb260//2015KΩ) RORC4KΩ

2.15 计算图2-61所示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源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已知信号源内阻Rs=500 Ω,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 发射结压降为0.7 V。

图 2-61

--精品

精品---

解:

(1) 由直流通路 VB IERB210VCC122.796V

RB1RB21033VBUBE2.7960.72.0961.5mA RE1.4K1.4K ICIE1.5mA,IBIC1.5mA30μA 50UCEVCCIC(RCRE)121.5(3.31.4)4.95V

(2) 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由微变等效电路

URLo Aur(1)RUbeE1iRC//RL3.3//5.12KΩ ,RBRB1//RB233//107.67KΩ 式中RL晶体管输入电阻

rbe300(1)2626300(150)11841.184KΩ IE1.5Au502K8.78(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反相)

1.184K(150)0.2KRi4.60K(8.78)7.75(源电压放大倍数) AuRsRi0.54.6 Aus(3)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仍由微变等效电路求

riUi1Rb1//Rb2//rbe(1)0.2K4.6KΩ

111Ii33101.184(1)REroRC3.3KΩ (由加压求流法求得)

在us0,RC开路的条件下求得

--精品

精品---

2.16 图2-62所示分压式偏置电路中的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 试判断这两个偏置电路能否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图 2-62

解:采用(a)图的接法是正确的,能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这是因为:由于温度的升高,ICBO,ICEO,β都相应增大,导致IC增大,引起了静态工作点偏移,输出特性曲线上移,甚至进入饱和区使输出波形失真。使电路工作不稳定。

分压偏置电路除了RE负反馈来稳定工作点的作用外,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在图2-62(a)的接法是正确的。

因为VBIERb2VCC , 当温度上升IE,Rb2VBIE

Rb1Rb2VBVBE RE图2-62(b)的接法不正确,不能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17 图2-32所示集电极—基极偏置电路中的UCC=16 V, 发射结压降为0.7 V。 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并分析温度升高时该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

--精品

精品---

图 2-32

解:VCVCCRC(IBIC)

VBVCCRBIb,ICβIb VCUBEIBRB

IBVC0.7VCCRC(IBIC)0.7VCC0.7RC(IBIB) RBRBRBIBRB15.3RCIB(1β) ,IB15.3V15.3

RBRC(1β)330K10K(150)IB15.3V0.0182mA18.2μA 840KICβIB5018.2910μA0.91mA

UCEVCC(IBIC)RC16(18.2910)106101036.72V

温度升高稳定工作点过程:

--精品

精品---

2.18 三极管放大电路如图2-63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0.7 V, β=100, 试求: (1) 静态工作点;

UUo1(2) 源电压放大倍数 Aus1和Aus2o2V UsUs(3) 输入电阻; (4) 输出电阻ro1和ro2。

图 2-63 解:

(1) 静态工作点 UB IERb215VCC104.29V

Rb1Rb22015UBUBE4.290.71.8mA RE2 ICIE1.8mA IBIC1.80.018mA18μA β100 UCEVCCIC(RCRE)101.8(22)2.8V

--精品

精品---

RBRb1//Rb210//158.57KΩ rbe300(1100)26mV1.75KΩ 1.8mA ri1RB//riRB//rbe(1)Re20//15//1.75(1100)28.22KΩ (2) 源电压放大倍数

 Au1 Aus1 Au2 Aus2RCRC1 (1β)Rerbe

rbe(1)ReREri18.22Au1(1)0.8040.8 RSri128.22(1)Re1 (1β)Rerbe

rbe(1)Reri28.22Au210.8 RSri228.22(3) 输入和输出电阻

ri1Rb1//Rb2//rbe(1)RE15//20//203.768.224KΩ ro1RC2KΩ

RS//RB2KΩ//8.571.62K RS ro2RE//rbeRS1.76K1.62K2KΩ//33 111002.19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 图中β=50, Rb=100 kΩ,

Re=2 kΩ, RL=2 kΩ, Rs=1 kΩ, UCC=12 V, UBE =0.7 V, 试求:

(1)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2) 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精品

精品---

图 2-

解:

(1) 由直流通路图计算静态工作点 Ib120.70.056mA56μA

100K(150)2K IE(1)Ib(150)0.0562.86mA rbe300(150)26mV300463.6746.30.746KΩ

2.86mA(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3) 求出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

U(1)RL511 Auo0.9861

Uirbe(1)RL0.74651 Ausri34.10.9860.976 AuRSri134.1(4) 输入输出电阻(ri和ro)

U100KΩ//(0.746KΩ51KΩ)100//51.74634.1KΩriiRB//rbe(1)RLIiroRE//rbeRS0.7460.992KΩ//2000//3433.4 1150RS//RB1K//100K0.99KΩ) (其中RS--精品

精品---

2.20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2-65所示, 图中β=100, UBE=0.7 V,

Rs=1 kΩ, RL=6 kΩ, C1和C2为耦合电容, 对交流输入信号短路。

(1) 为使发射极电流IE=1 mA, Re的值应取多少? (2) 当IE=1 mA时, 若使UC=6 V, Rc的值是多少? (3) 计算电路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图 2-65

解:

(1) 设ReRcRL6KΩ ,UCE18V UCC15(15)30V ,UCCUCE2REIE 2RE30V18V12V12K ,RE6KΩ IE1mA(2) 当IE1mA时,UC6V

30612KΩ 2126mA300260029KΩ (3)rbe300(1100)1mA则RC100(6//6)K300RL10.34 Auirbe29K29 Ausri29rbeAA(10.34)10 uiuiriRSrbeRS129--精品

精品---

rirbe(1)RErbe29KΩ (这是求Uo1时,RE被C2交流短路) RC//RL6KΩ//6KΩ3KΩ) (RL2.21 图2-42的电路参数如下:Rg=10 MΩ,Rd=30 kΩ,Rs=2 kΩ, Cs=10μF,C1=C2=0.01μF,UDD=18 V,场效应管的 UGS(off)=-1 V, IDSS=1 mA。 试确定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图2-42 自给偏压电路

解:由于MOS管栅极电流为0,即Rg中电流为0,所以栅极电位

UGQ0,USQRSIDQ

UGSQUGQUSQ0IDQRSIDQRS (栅源静态电压)

IDIDSS(1UGSQ2UGS2)IDSS(1) UGS(off)UGS(off)UGSQRSIDQ2ID

联立解上述两方程: ID1(12ID22)14ID4ID 125ID10 当4ID10,ID0.25mA 4ID14 (4ID1)(ID1)0 当(ID1)0,ID1mAIDSS 相同不合理舍之

--精品

精品---

取 IDQ0.25mA UGSQ0.2520.5V

UDSQUDDIDQ(RdRS)180.25(302)10V

2.22 共源极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如图2-66所示,已知场效应管工作点上的跨导gm=0.8 mS,电路参数为Rg1=300 kΩ,Rg2=100 kΩ,Rg=2 MΩ,Rs1=2 kΩ,Rs2=10 kΩ,Rd=10 kΩ,Cs=10 μF, C1=C2=4.7μF,

UDD=18 V。试求:

(1) 电压放大倍数; (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图2-66

解:

 (1) 共源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RgmUUgmRd0.8108gsdo3.0773.08 AuUiUgsgmUgsRs11gmRs110.822.6(2) 输入电阻ri

riRgRg1//Rg22000KΩ(300K//100K)2075KΩ2.075MΩ (3) 输出电阻ro rord10KΩ

--精品

精品---

2.23 计算图2-48所示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已知场效应管工作点上的gm=0.9 mS。

图2-48 共漏极放大电路——源极输出器

(a) 共漏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b) 微变等效电路 解:

 (1)电压放大倍数AugUUomgs(RS//RL)gmUgsRL UUUgUUigsogsmgsRL

UgR0.92.42.16 AuomL0.68 10.92.43.16Ui1gmRL(2)输入电阻ri

riRgRg1//Rg22MΩ300KΩ//100KΩ2.075MΩ (3)输出电阻ro roro//Rs , 而ro ro

--精品

UgsU1T IdgmUgsgm11//Rs//12KΩ1.02K gm0.9精品---

*2.24 源极输出器如图2-67所示, 已知UGS(th)=2 V,IDSS=4 mA。 试求:

(1) 静态工作点的UGS和ID; (2) 静态工作点上的跨导gm; (3) 电压放大倍数; (4)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1)静态工作点UGS和ID UGRg2Rg1Rg2UDD USIDRS

Rg2Rg1Rg222154.7ID 3322 UGSUGUSUDDIDRS UGS64.7ID …………………………………………………(1) IDQ和UGSQ应符合增强型MOS管上午电流方程,即 IDQIDO( 即,(UGSQUGS(th) 1)2……………………………………………(2)

IDQIDOUGSQUGS(th)1)

而 gmiDUGSUDS02IDOUGSQ(1) UGS(th)UGS(th)2UGS(th)IDOIDQ

2I 即 gmDOUGS(th)IDQIDO(1),(2)式联立解二元方程(并舍去不合理的根),得:

2IDO64.7IDQ24mA2.82Vgm(1)(1)1.ms(毫西)

2222--精品

精品---

也可以从gm2UGS(th)IDOIDQ240.6771.ms 2(∵当UGSQ2.82V时,IPQ0.677mA) (舍去不合理的UGSQ0.965V,IDQ1.07mA)

 电压放大倍数AugUUomgsRL , RLRS//RL4.7K//4.7K2.35KΩ UU UigsoRgmUUUgmRL1.62.353.854gsLooAu0.79411.62.354.8541gmRLUiUgsUoUgsgmUgsRL 输入电阻ri(见图2-68所示)

riRg(Rg1//Rg2)47MΩ(22K//33K)47.013MΩ

输出电阻ro(见图2-69所示)

UU11gsTro609.75 IdgmUgsgm1.msroro//RS609.75//4700539.5

--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