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徐闻第一中学12-1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试卷--化学
徐闻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级
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试室号: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试题共6页,答题卷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i:28 O:16 Cu:64 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Si C.O D.A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铁制品的表面刷油漆能起到防锈作用
B.保留铁制品上的铁锈,能阻止铁制品进一步锈蚀 C.铜长期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生锈 D.铝合金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
4.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花生油 B.食盐 C.石灰石 D.面粉
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 ℃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 ℃时,10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 g
6.给农作物施用下列一种复合肥就能增加两种营养元素,这种化肥是 (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7.下表中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 A. 牙膏或肥皂水 B. 食盐水 C. 火碱溶液 D. 食醋 8.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C.氧化铁、铁锈、FeO D.水、干冰、H2O 9.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0.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Z投入XNO3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Y、Z、X B.Y、X、Z C.X、Y、Z D.Z、X、Y
第1页
11.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是酸和碱
B.若甲为10g、乙为20g,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与丙是单质、乙与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2.在CuCl2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
A.Cu、Fe、Zn B.Cu和Fe C.Zn和Cu D.Zn、Fe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全国“两会”首次使用环保易降解的“石头纸”,体现了低碳生活的理念,“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属于氧化物 B.我们要节约用电,体现低碳生活
C.碳酸钙属于钙盐 D.石灰石是碳酸钙的俗称,石灰石常用来生产生石灰
14.现有一杯质量为40g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至10%,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5gNaOH固体 B.蒸发掉19g水 C.蒸发掉20g水 D加入2gNaOH固体
15.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A 甲 铜、锌的混台物 乙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B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C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D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稀盐酸 三、填空题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3分) 16.(5分)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有下列七种物质 ①氢氧化钠②氯化钠③小苏打 ④生石灰 ⑤氮气⑥二氧化碳⑦二氧化硫,请用序号填空。 .....(1)医疗上常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3)可用于焙制糕点时的发酵粉是: (4)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5)导致酸雨的气体是: 。 17.(4分)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上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填写各处的实验现象: A.石蕊试液变为 色 ;B. ;C. ; D. 石蕊试液变为 色。 18.(4分)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34 g KCl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 _____ 。
第2页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 __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_____条件有关。(3)在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 ___ __。
19.(4分)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 __。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留下红色的印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 20.(8分)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即“潮解”),而且会逐渐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现要验证变质之后的溶液是否显碱性或有无变化,请填写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在玻璃片上放一张pH试纸,用沾有待测溶液的 点在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 对比,读数。
(3)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21.(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化学卡片玩起了趣味的“接龙”游戏。下图是其中一位同学自创的“回龙”迷宫,“——”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生成的含义。 A B 已知A、B、C、D是NaOH、CuSO4、Fe2O3、HCl四种中的一种,试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Fe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C A.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 Fe: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 22.(9分)现有以下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第3页
(1)仪器①、⑥的名称分别是____ __、 ;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 、 和装瓶贴标签。需用到图中仪器有______ (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 (填名称);
(3)若用98%的浓硫酸稀释成50 g 20%的稀硫酸,为了实验的安全,稀释时应将_____沿容器壁慢慢地倒入____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在用量筒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10分)根据表格回答:部分酸、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
阴 离阳子 离 子 H+ Na+ Ca2+ Ba2+ Cu2+ Zn2+ Fe3+ OH 溶 微 溶 不 不 不 -NO3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Cl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SO4 溶 溶 微 不 溶 溶 溶 2-CO3 溶、挥 溶 不 不 不 不 不 2-(1)Ba(OH)2的溶解性为 ,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 (填化学式)。 (2)Zn(NO3)2、CuCl2两种溶液 发生反应(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
(3)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
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
淀A,无色滤液B。
步骤二: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步骤三: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固 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计算题(本题共12分)
24.(5分)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书中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其中硅、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第4页
(2)此矿泉水每瓶4 L,则每瓶矿泉水中含钙元素最多是________ mg。 主要成分(mg/L) 偏硅酸(H2SiO3)≥68.5 钙(Ca)≤28 钠(Na)≤18 溴(Br)≥0.089 25.(7分)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甲 20 50 16 乙 20 100 12 丙 20 120 12 请分析上述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 三位同学中, 同学所取的硫酸溶液质量不足(填写“甲”、“乙”、 或“丙” ); (2) 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 计算硫酸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5页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CDABDDABAADB AD C BD 16.②⑥③④⑦
17.蓝、变浑浊(或有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红 18.(1)34g (2)溶剂的性质 温度(3)变热(或发烫等) 19.A 表面易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Fe+CuSO4FeSO4+Cu。 20.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 Na2CO3+2HCl= 2NaCl+H2O+CO2↑玻璃棒,标准比色卡 Na2SiO3。 21.A: CuSO4 B: NaOH C: HCl Fe2O3 + 3CO高温2Fe + 3CO2 (或用其它还原剂H2、C均可) . 22. (1)胶头滴管、烧杯 (2)称量 溶解 ①④⑤⑥⑧ 药匙 浓硫酸 水 小于 23.(1)可溶 CaSO4
(2)不能 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BaCl2、Na2CO3、Na2SO4 ; KNO3、NaCl BaCO3+2HCl= BaCl2+H2O+CO2↑ 24.(1)78 7:12 (2)112
25.(1)甲 (2)40% (3) ω(H2SO4) = 9.8%
第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