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旅游产业节论坛发言内容

2010旅游产业节论坛发言内容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绿维创景——林峰——创意经典·落地运营(1) 《旅游规划通则》的指导与局限

1.03年发布的通则,对旅游业发展指导很大2. 对旅游规划而言,存在局限性

有人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危机

3. 问题主要在四方面:局限于传统旅游产业;缺少创意策划系统架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体系之间关联不足;10年以上的中远期规划,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关系不清晰4. 绿维创景:创意经典·落地运营(2) 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把控1.吸引力与吸引核2.消费搬运3.预卖产品4.市场终端

5.旅游业的战略性:消费拉动产业、幸福指数产业、引擎产业、附加价值产业

(3) 发旅游产业的聚合、聚集与集成1.泛旅游产业及其整合运作

休闲农业 会展产业 运动产业 康疗产业 休闲商业 业 创意文化产业 娱乐产业 房地产业2. 产业聚集与聚集模式旅游的游客聚集性旅游的终端消费性产业聚集能力产业聚集效应聚集设计

聚集区域设计与开发

3. 产业集成形成产业集群横向产业链+纵向产业链横向一:泛旅游

横向二:吃住行游购娱学悟体养纵向一:加工生产纵向二:批发商贸

旅游产业集群与产业构成:即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或核心产业,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横向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群。旅游产业集群包括旅游主导产业、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支持产业三个方面。(4) 旅游发展与城市化

1.城市化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旅游必须与城市化结合,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2.《旅游规划通则》初期实施时,国家《城市规划法》还为曾将边远乡村、山区等纳入城市规划体系,旅游规划尚可自成体系,与城市关联度考虑不大。但随着2008年国家《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旅游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旅游城市、旅游区、旅游综合体、旅游小城镇、旅游导向新农村旅游片区开发模式:城-镇-村-园-体1. 旅游片区类别

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休闲区:村落、林区

度假区:海滩、岛屿、湖泊

产业聚集区:文化区域、城市区域、城郊区域2. 片区开发产业聚集与产业链

城市化模式——乡村-城市统筹景区花模式综合体模式

城市化与旅游房地产

旅游房地产——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1. 郊区房地产2. 郊野房地产3. 养生房地产4. 养老房地产

5. 温泉养疗房地产6. 滨海度假地产7. 高尔夫房地产8. 房车房地产

9. 休闲商业房地产10. 农庄房地产(5) 先策划后规划旅游需要创意策划

1. 产品策划(项目策划)2. 营销策划

3. 商业运营策划(收入模式、盈利模式、开发分期、投融资财务)4. 运营策划

市场变化把控是商业模式的关键

1. 季节性

2. 工作日1-5,节假日3. 车族时代与营地房展4. 休闲度假升级

大旅游视野——业态多样化

1. 吸引物的多样性:美景、环境、餐饮、康疗、娱乐、教育

2. 产业界限的突破:商业、娱乐、房地产、游乐、会展等新的综合3. 主题化整合多样性:节庆、主题社区、休闲MALL(6) 游憩方式设计1.玩法2.观赏方式3.休憩方式4.游乐方式5.娱乐方式6.体验方式

景观吸引力设计1. 景观主题化2. 景观生态化3. 景观游乐化4. 景观情境化5. 景观动感艺术化

(7) 的旅游产业及目的地运营1.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运营财政手段运用公共工程建设土地运营国有资产运营2. 与旅游

旅游的区域系统性与的规划统筹职能旅游资源属性与的资源保护管理职能旅游开发的外部性与公共工程投资职能游客的跨区域流动性与的市场及营销职能(8) 旅游收入模式与商业模式设计

达沃斯巅峰——刘峰——“十二五”旅游规划需关注十个“化”十二五时期国际环境

1.旅游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2.以新能源、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技术正处

于启动期,若干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3.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十二五期间国内环境

1.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2. 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 高铁网、城际网、城市网(地铁、轻轨)推动机动化、同城化的快速推进

“十二五”时期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是加快发展的有理时期和关键时期,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旅游规划既肩负着引导更多的外部资源和产业资源向旅游业配置和集聚,同时也要承担提升旅游产业效率,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如何更有效地发展旅游规划的作用,提升生产力,成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有效提升生产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1.全城全域旅游化

全城全域旅游化是指在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或目的地提出的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即将整个城市或区域作为旅游吸引物,整合、提升和创新一切能为旅游所用的资源和要素,发展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以全城全域旅游化的规划理念为引导

要确立“城市即旅游”的发展理念,以全城全域旅游化的规划理念和手段把旅游发展全方位地融入城市和区域整体发展,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以旅游功能的提升和完善为抓手

一流的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一定也是高品质生活、高品位休闲的旅游城市。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丰富城市旅游休闲功能,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全城全域旅游氛围,做到宜居也宜旅。

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营造旅游环境为保障

注重软实力建设,建设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注重服务品质,树立“中国服务”品牌;注重民众参与,大力提高民众好客度。以绿色田园城市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有力载体

将生态、田园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打造田园城市,并将其作为旅游发展的整体吸引物,倡导旅游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 2.多样资源旅游化

旅游资源是无限的。多样资源旅游化是指要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整合资源、挖掘资源,创新资源,转化和开发可利用资源为旅游所用,以超旅游资源观的理念,跳出资源看资源,发展大旅游,满足当前大众多元化的旅游需求。3.各行各业旅游化

各行各业旅游化是指通过各部门、各行业的通力协作,推进旅游资源、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向满足旅游需求和实现旅游功能转化等现实举措,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综合旅游产业集群,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产业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和规律。

4. 旅游宣传是国家和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旅游资源和产品是区域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经营城市,旅游营销城市。通过城市旅游营销宣传,可以充分发挥旅游的窗口产业效应,使城市发展焕发新的活动。5.产业集群化

产业集群化是指围绕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和共同的目标形成的旅游核心产业、旅游依托产业、相关辅助机构以及旅游组织和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组成的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集群主体间密切联系,协同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6.企业集团化

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是旅游大国发展的重要支撑

企业集团化是指旅游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将关联度强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组成新的更大的企业群体,通过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新的规模效益。

主要措施:重组、转型、引进7.资源集约化

资源集约化是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开发理念,促进旅游资源利用更加科学合理,实现效益最大化。8. 旅游资源高效管理和利用信息化

用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旅游资源高效管理和利用9.旅游民主化

以旅游发展促进“包容性增长”,着力改善民生!

单纯的旅游经济增长——实现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游客数量的增长、收入规模的增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旅游消费需求,既要让游者满意、还要让社区居民满意。“民生改善”将引领中国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

10.人才工程化

中国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人才,短板也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积极倡导旅游用人的新理念和新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