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期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创新前沿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步态轨迹规划研究张思晨,莫书维,关荣博,范
博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摘由于机器人模型结构比要:六足放生步行机械人基于动力学原理,采用多自由度设计思想,利用多个连杆组建成智能机器人。
较复杂,导致步态轨迹稳定性难以控制。文章采用操控方式设计了六足结构,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仿真蜘蛛机器人步态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机器人结构满足控制需求。
控制器;步态轨迹关键词: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院TP242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2095-2945渊2019冤08-0025-02
signandusesmultipleconnectingrodstoformanintelligentrobot.Becauseofthecomplexityoftherobotmodelstructure,thegaittrajectorystabilityisdifficulttocontrol.Inthispaper,thehexapodstructureisdesignedbyindependentcontrolmode,andthegaittrajectoryofspiderrobotissimulatedbyMATLABsoftware.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robotstructuredesignedinthispa鄄permeetsthecontrolrequirements.
Keywords:hexapodbionicspiderrobot;controller;gaittrajectory
Abstract:Basedontheprincipleofdynamics,thehexapodreleasewalkingrobotadoptstheideaofmulti-degree-of-freedomde鄄
蜘蛛机器人反应速度较快,移动姿势较为灵活,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和很多操作。为了深入探究六足蜘蛛机器人功效,可以采用虚拟样机,对机器人步行轨迹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做出适当调整,使其满足机器人操作需求[1]。本
步态原理,文将重点探究蜘蛛机器结构、通过构建仿真模
型,对机器人进行仿真分析。
1六足仿生蜘蛛机器结构1.1机器人整体设计
为了提高机器人结构强度,本文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对机器人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选取菱形作为机器人基本结构[2]。该结构不仅能够增加机器人腿部活动空间,而且还能够减少腿部之间的碰撞,避免行走过程中相互干涉。从材料消耗角度来看,菱形机器人还能够减少材料消耗量,整体重量也比较小,这也是蜘蛛机器人行走灵活主
多要因素之一。选取铝制材料为主要材料,利用外围设备、
种传感器、供电电池、核心控制器单片机构建机器人整体结构。
1.2躯干设计
为了保证蜘蛛机器人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控制器安置位置在一个不容易活动的位置,避免活动幅度较大,对控制器程序命令下达造成影响。本文对机器活动关节进行研究分析,从中选取躯干部位作为控制器安装位置。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可以为机器人操控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可以避免控制器受器件活动影响。
考虑到控制器控制操作要求较高,采用传统的开发方
因此,式无法满足机器人操控需求。本文选取Arduino作为
其次,开发环境[3]。首先,对各个传感进行初始化处理。根据
操作需求,对各个传感器下达控制命令,以传感器驱动方式控制机器人运行轨迹,通过调整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实现命令操控[4]。
1.3头部设计
本文设计的蜘蛛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采集到的视频信息,对运行轨迹做出调整。根据此运行操控原理,构建三维坐标系,在机器人的头部安装头,并利用头360度采集视频信息,将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转换为三维坐标信息,在x,y,z轴上生成移动轨迹,从而获取机器人移动轨迹[5]。另外,考虑到本文设计的蜘蛛机器
温度等信息采集功能,人还需要具备超声、测距、为此,本
文利用相应传感器采集相应信息,同样将其安装在机器人
接的头部。通过红外线识别物体,经过无线传输装置传输、
收信号,通过信号分析,获取机器人行走路线障碍物信息,从而实现实时监测。
1.4机器人的腿部设计
本文采用对称分布法设计机器人腿部分布图,机器人腿部设计综合运动灵活性和承载力两项因素,构建了机器人腿部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选取三角形区域作为重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器人行走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在各个腿中设计了3个自由度,并在各个腿
踝关节上添加了控制电机,采用控制方式,为膝关节、
关节、腿关节分别编写相应控制程序,在实际操控过程当中,各个关节之间相互,可以实现自由行走。以往研究中,增加了腿部机构设计复杂度,虽然丰富了移动功能,但是加大了杆件运行压力,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导致机器人运行速度较慢[6]。针对此问题,本文在设计机器人腿部结构时,满足基本操作,简化了腿部机构设计复杂度,使得机器人运行更加灵活。
-25-
创新前沿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即可。
3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步态轨迹仿真分析3.1步态轨迹生成流程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仿真蜘蛛机器人步态轨
约迹,通过构建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模型,添加驱动副、
束副,分析曲线与各个环节曲线是否相符,从而得到关节控制量,经过多次调试,最终生成端点轨迹。如图2所示为机器人步态轨迹生成流程。
3.2仿真模型构建流程按照上述模型构建流程,在驱动端点轨迹之前生成*.txt文件,形成条轨迹。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在File选项中找到inport;第二步:选择类型,编写文件类型,生成TestData(*.*)文件;
第三步:完成CreatSpline和FileToRead设置;
(*.txt)图1整体机械设计方案第四步:选择已经创建的文件,得到。
3.3仿真结果分析2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步态原理
角加速度、角速度为例,本文以机器人膝关节角度、对在众多蜘蛛机器人步态设计方案中,比较经典的设计
“六足纲”得到仿真结果。为三角步态设计方案。通过观察昆虫爬行原理,机器人步态移动进行仿真研究,
本文设计的六足蜘蛛机器人关节变化比较平缓,与其将蜘蛛的六足划分为两组,采取交替形式方式前行。
虽然在转换时蜘蛛的右侧中足与左侧前、左侧后三组构成一组,剩相对应的角速度角和速度变化都比较平滑,
但是没有出现突变情况,峰值在500度/余三组构成另外一组,通过大腿前后划动,从而实现机器刻存在少许波动,
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本文设计的机器人结构人行走控制。在实际操控过程中,通过髋关节沿着垂直方秒2以下,
向或者水平方向完成移动行走。在此过程中,三足在原地方案满足设计要求。保持不动,另外三足摆动脚。考虑到蜘蛛的重心比较低,不4结束语
本文针对六足蜘蛛机器人步态稳定性展开研究分析,需要利用Z轴方向调节,简化了步行轨迹研究方案。
躯干、头部、提出机器人整体、如果蜘蛛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影响,为根据机器人功能设计需求,
机械结构设计方案。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仿真蜘了保证机器人能够稳定行走,必须充分考虑步行稳定性。腿部、
依据三角形稳定原理,如果蜘蛛机器人落脚能够形成一个蛛机器人步态轨迹,通过观察模拟仿真结果可知,本文设稳定的三角形,便可以保证其运行稳定性。对于本文设计计机器人步态行走关节较为平缓,满足设计要求。的六足蜘蛛机器人来说,每三足落地时,在三角形区域内
参考文献院
干苏,等.基于Hopf振荡器的[1]任杰,徐海东,
六足机器人步态CPG模型设计[J].智能系统学报,2016,11(5):627-634.
史洪敏,等.变自由度轮足[2]牛建业,王洪波,复合机器人轨迹规划验证及步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3):38-47.
王新梅.基于影响系数原理的[3]魏武,袁银龙,
1.5整体机械设计
本文采用六足连接设计思想,选取蜘蛛身体驱赶部位作为控制器安装位置,并在头部安装传感器模块,通过连接件建立各个肢体连接,经过拼装连接处理得到仿生蜘蛛机器人。如图1所示为整体机械设计方案。
2019年8期六足机器人运动状态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6,38(2):375-381.
张剑.基于CPG控制的六足[4]王云倩,牟玉壮,
爬壁机器人自主越障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报,2018,39(3):584-593.
宫赤坤,等.基于足端轨迹[5]勾文浩,袁立鹏,
的仿生四足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步态规划[J].现代制造工程,2017(7):37-41.[6]艾青林,阮惠祥,陈教料,等.基于度空间耦合的六足机器人步态规划[J].中国机械工程,2017,28(23):2829-2838.
图2机器人步态轨迹生成流程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