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GARDENLANDSCAPE城市现代特色商业步行街空间景观浅析
吕
伟
杨
倩
南京211816)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摘要:不同的城市蕴含着异同的特色商业步行街。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景观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总结得出传统型商业步行街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现代特色商业步行街空间在景观规划时的一般策略。为类似城市特色商业步行街空间景观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关键词:特色商业步行街;空间景观;空间景观规划1.引言
城市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载体,根据人们的出行目的的不同,街道往往具有交通功能、生活功能和广场功能。而特色商业步行街是指城市的商业集中区。它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和名片,从立项到建设,都是由
主导或参与,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掀起了建设和改造商业街的热潮,追求的目标往往是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环境、提升
城市形象,共同的手段是将塑造步行环境作为重点[1]
。
”由此可见,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景观的塑造对于步行者,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2.我国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景观薄弱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空间景观的塑造对于商业步行街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可以使街道空间的使用者获得心理和精神的愉悦、共鸣。不但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优化做出贡献,还对大多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益于商业氛围的提升。而传统商业步行街街道空间的景观建设却显得越发薄弱,景观配套不完善、空间尺度不协调、建筑风貌不整体等问题屡见不鲜。
2.1景观配套不完善。(1)时代需求影响处理方式。传统商业步行街在规划设计时,因时代的差异,对于空间景观和配套设施没有较高的追求,只是采用在步行节点设置休憩开场空间、广场内配有休憩座椅等较单调的处理方式,使得传统模式的商业步行街缺乏生机和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品质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此类模式已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需求。(2)服务重点的变化。现代商业步行街除了满足人们必要的步行和休憩需求之外,还应提高对人们社交、聚会需求的关注。而传统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与建设主要考虑满足人们的步行、购物和休憩等日常活动,与当代人的重点喜好不符,缺乏对当代消费者的软性吸引力,从而导致商业氛围和人流量的下降。
2.2空间尺度不协调。(1)横向空间。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比例为1:1可形成良好的尺度空间,以人在街上行走能
看到街对面橱窗里陈列的商品为宜[1]
。显然传统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过于窄小,细长狭窄的商业空间模式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紧凑连续的感觉,但同时给予消费者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尺度的不协调还导致空间景观的塑造和搭配受到局限,从而导致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休闲环境的降低。(2)纵向空间。根据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一般人的步行活动半径为400-500m,过长
的街区尺度容易使人感到疲劳[2]
。传统商业步行街尺度偏窄偏长,开敞空间设置不丰富,景观配置不完善,不能给消费者富有变化的空间感受,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步行距离增加,达不到人们理想的步行环境,这也是传统商业步行街与现代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上的差异之处。
2.3建筑风貌不整体。传统商业步行街随着时代的发展,初始的建筑风格、风貌也在随着不断的变化。广告牌、指示牌的创新以至于步行街内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画面。3.城市现代特色商业步行街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城市现代特色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景观规划应以人的行
190城市地理
为模式、视觉感受、空间心理感受作为设计的关键出发点,在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下进行。结合上述传统商业步行街所存在的问题,本环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怎样的空间景观设计更益于特色商业步行街对消费者的吸引、商业氛围的提升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优化,为类似城市特色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3.1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在城市化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特色空间作为整个相关地区的活力启动点,提高了整个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并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对提高城市的整体景观质量也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3]
。对城市空间而言,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是街道交通的主体,因此城市特色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规划的根本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所有设施和景观设计的尺度必须
宜人,要做到真正的人性化[4]
。
3.2空间尺度宜人宜景。商业步行街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人们出于商场,忙于购物和娱乐,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如果在空间尺度上把握不准确,更容易给消费者心理上产生压迫感。步行商业街线形和空间设计应从步行者步行的角度来看四维空间外观,且应当是顺畅连续的、可预知的线形和空间。这样既利于对消费者的吸引,又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的介入和空间尺度上的塑造来大大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3.3塑造特色景观配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艺术处理,合理的表达规划设计意图,满足人的精神上的愉悦,二是通过创作,创造一种意境和氛围,让感受者参入进去,满足人的自我表现、参与或使用需求,并使其成为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4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地域性是城市景观在一定自然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一系列特征。不同的城市和地段都有其自身的历史特点。因此,有意义的特色商业步行街都应植根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这是对所处的特定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合理回应。4.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些变化无疑对城市格局的变动和发展起着强力的推动作用。传统的商业步行街空间景观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代人们的需求,景观配套不完善、空间尺度不协调、建筑风貌不整体等问题屡见不鲜。本文在传统商业步行街现状情况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现代特色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景观规划提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空间尺度宜人宜景、塑造特色景观配套、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四条规划策略,为类似的城市特色商业步行街规划建设和传统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景观改造提供参考与建议。参考文献:
1]白德懋,城市街道空间剖析.《建筑学报》,1998.32]邵丽,吕杰.重塑城市街道的生活空间[J],《建筑学
报》,2003.113]赵飞鹤,张先进.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J].华中建筑,20044]刘阳,张泉.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