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铁B.锌
C.铝
D.镁
)
6. 体积为1 mL、浓度均为0.10 mo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 1 页,共 10 页
A.XOH是弱碱
B.pH=10的两种溶液中的c(X+):XOH大于X2CO3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远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10-10.2
D.当lgV=2时,若X2C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则c(HCO3-)/c(CO32-)减小
7. 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D.从7至9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8. 已知在酸性介质中,MnSO4 与(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反应:Mn2++S2O82-→MnO4-+SO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因消耗溶液中的H+反应后溶液pH 增大B.氧化性:S2O82->MnO4-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
D.0.1mol 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0.5 mol
9.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第 2 页,共 10 页
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
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10.T 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COCl2,发生反应 COC12gƒC1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5B.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0.015mol·L-1·s-1
A.T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若新平衡时c(C12)=0.038mol·L-1,则反应的△H<0D.平衡后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10molCOCl2,平衡正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增大11.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B. 酸性氧化物:D. 同素异形体:
、、
、
、
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金刚石
12.常温下,H3AsO4溶液中各含砷粒子分布分数(平衡时该粒子的浓度与各含砷粒子浓度之和的比)与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3 页,共 10 页
A. H3AsO4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1>0.01
B. pH=7.0时.溶液中c(AsO43-)=c(H3AsO4)=0C. 0.1mol·L-1H3AsO4溶液的pH<2
D. pH=12时,c(H+)=3c(AsO43-)+2c(HAsO42-)+c(H2AsO4-)+c(OH-)1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3 mol NaHCO3发生反应C.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D.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嵩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青嵩素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
C.青蒿素分子含三种官能团,分子结构稳定,受热不易分解D.青蒿素难溶于水,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后蒸馏提取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6.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25 ℃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 ℃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第 4 页,共 10 页
B.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0
C.25 ℃时,等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HClO2)+2c(H+)=c(ClO)+2c(OH-)
D.该温度下的NaClO2溶液中c(Na+)>c(ClO)>c(OH-)>c(H+)
二、填空题
17.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实验原理
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3H2O。然后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
(2)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④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 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⑧用0.005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 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____(单位:mg·L-1)。
“偏大”、“偏小”或“不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___________(填变”)。
Mn2++I2+
2NaI+Na2S4O6。
第 5 页,共 10 页
③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H/(kJ·mol-l)
CO(g)-283.0
H2(g)-285.8
CH3OH(l)-726.5
CH4(g)-0.3
(1)写出该条件下CH3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3)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H=-45.4kJ·mol-1
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①相同温度条件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e.加入催化剂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将___________ (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温度、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若甲中加入1molCO和2molH2,乙中加入lmol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甲放出的热量为Q1kJ,乙吸收的热量为Q2kJ,甲中CO的转化率为a1,乙中CH3OH的转化率为a2,则Q1+Q2=___________,a1+a2=___________。
19.现有A、B、C、D和Cu五种金属片,将其分别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如图),每次实验时,通过灵敏电流计测出电子流动方向如下表:
实验分组①②③④
所用金属A、CuC、DA、CB、Cu
电子流向A→CuD→CC→ACu→B
CH3OH(l)△H=__________。
1CO(g)+H2(g)21CH3OH(g)2第 6 页,共 10 页
⑤…………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金属的活动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①中,Cu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在②中,溶液中H+向金属片________移动。
(4)如果实验⑤用B、D作电极,则导线中电流方向为________(填“B→D”或“D→B”)。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S0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①NO2+CO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NO2
CO
CO2
NO
CO2+N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下同),每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
812kJ
②N2(g)+O2(g) ③2NO(g)+O2(g)
1076kJ1490kJ632kJ
2NO(g) △H=+179.5kJ/mol K22NO2(g) △H=-112.3kJ/mol K3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与足量的碳,让其发生反应: C(s)+ CO2(g)
2CO(g) △H>0。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v(正)___v(逆)(填“>”“<”或“=\"),平衡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 和CO,平衡____移动。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③已知: 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
Kp常数的表达式为
第 7 页,共 10 页
__________;925℃时,Kp=______(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3)直接排放含SO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可用NaOH吸收,所得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LNaOH 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 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解氯化铜实验进行了研究。
装置
现象
电解一段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体,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烧杯壁变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1)甲认为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_________是溶液变绿的原因。(2)乙查阅资料,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2+ + 4Cl-[CuCl4]2-浓度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丙改用下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电解CuCl2溶液,对溶液变色现象继续探究。
装置
现象
[CuCl4]2-(黄色) ΔH>0。据此乙认为:电解过
程中,[CuCl4]2-(黄色)浓度增大,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乙依据平衡移动原理推测在电解过程中
电解相同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仍为蓝色;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U型管变热,冷却后阴极附近溶液仍为绿色
丙通过对现象分析证实了甲和乙的观点均不是溶液变绿的主要原因。丙否定甲的依据是________,否定乙的依
第 8 页,共 10 页
据是________________。(4)丙继续查阅资料:
i. 电解CuCl2溶液时可能产生[CuCl2]-,[CuCl2]-掺杂Cu2+后呈黄色
ii. 稀释含[CuCl2]-的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据此丙认为:电解过程中,产生[CuCl2]-掺杂Cu2+后呈黄色,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丙进行如下实验:
a.取电解后绿色溶液2 mL,加20 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 另取少量氯化铜晶体和铜粉,向其中加2 mL浓盐酸,加热获得含[CuCl2]-的黄色溶液。c. 冷却后向上述溶液……
d. 取c中2 mL溶液,加20 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① 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出b中生成[Cu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补充c中必要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据此得出结论:电解时阴极附近生成[CuCl2]-是导致溶液变绿的原因。22.12 g某有机物X完全燃烧后生成17.6 g CO2和7.2 g H2O。
(1)如果X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具有还原性,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如果X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跟金属钠、碳酸钠均能反应并放出气体,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如果X是易挥发有果香气味的无色液体,并能水解,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如果X的相对分子量为90,跟醇、羧酸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而且两分子的X之间互相反应生成如下环
酯:。那么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如果X的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既具有多元醇的性质,又具有还原性,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 页,共 10 页
长子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
一、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B11B
2C12C
3A13D
4D14C
5C15D
6C16B
7A
8B
9D
10A
二、填空题
17.(1)2Mn2++O2+4OH-
2MnO(OH)2
(2)①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的干扰⑦淀粉溶液
(3)①7.8 mg·L-1 ②偏大
③若碱过量,则Mn(OH)2不能全部转变为Mn2+,而酸过量时,滴定过程中Na2S2O3可与酸反应18.CH3OH(l)+ 变 90.8 1
19.D>C>A>Cu>B 有无色气泡生成 C B→D20.2NO(g) +2CO(g)
N2(g) +2CO2(g) △H=-759.8 kJ/mol
> 正向 不 ②25%
3O2(g)=CO2(g)+2H2O(l)△H=-726.5kJ·mol-l -128.1kJ·mol-1 100 bd 正向 不2 23.04p总 c(Na+)>c(SO32-)>c(HSO3-)>c(OH-)>c(H+) 因为亚硫酸氢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HSO3-H++SO32-,加入氯化钙后,Ca2++SO32-=CaSO3↓,使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
[CuCl4]2-正向移动 阳极附近溶液仍为蓝色 U型
21.Cl2 电解过程放热导致温度升高,Cu2+ + 4Cl-Cu
管冷却后阴极附近溶液仍为绿色 证明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电解后的绿色溶液中存在[CuCl2]- Cu2+ + 4Cl-+
2[CuCl2]- 加入CuCl2蓝色溶液,直至溶液颜色与电解后绿色溶液基本相同
22.HCHO CH3COOH HCOOCH3 CH2OH(CHOH)4CHO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