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系统动态性能仿真数值计算
作者:王 旭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8期
王 旭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工程系,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的重要性。以一个拖动系统为例,构建了Simulink模型,采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进行数值计算。最终,获取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数值模拟结果,通过调整增益值,得到了满足性能要求的系统参数。
【关键词】电力拖动系统;Simulink模型;仿真
电力拖动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包含了发电、调压、供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多个环节,以便达到生产、生活上驱动设备的目的[1]。目前对于系统所有功能的实现,均采用自动控制来操作,即实现无人或少人操作。所以,在整个运行流程中,各个模块均设置了与之对应的自动控制元件。由此可见,电力拖动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系统运行之后,在检修和定期维护上所做的工作非常纷繁复杂。为保证电力系统能够长期、高效稳定地运行,首先在设计环节就必须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因此,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有助于提前预判系统的性能,并适时调整参数,使其在理论上达到一种性能优越的状态。综上所述,本文以某简单的电力系统为计算对象,构建其Simulink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最终,计算出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曲线,并通过调整使其达到了最优状态。
1 电力系统分析
本文以一个电力拖动系统为计算对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建立仿真模型之前,首先必须将问题具体化,即确定系统的仿真阶段,通常情况下,电力拖动系统分为两个过程:(1)动态过程;(2)稳态过程。系统进入稳态过程后,一切都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故该阶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小。而动态阶段,常发生振荡,因此绝大部分故障,均出现在此环节。基于上述分析,只需对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即可。其次,分析电力系统的组件(如给定元件、信号元件、反馈元件等),理清各部件之间的信号转换关系,熟悉每个组件的拉氏变换式、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已知在需要计算的电力拖动系统中,部分部件包括:
(1)电源,系统的线电压为220V ,频率为50Hz;
(2)与电源相等值的阻抗;
(3)串联电容器;
(4)并联电抗器。
2 电力拖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系统结构的组成分析,便可以建立该电路系统的数学计算模型,该环节可以分为3个步骤:
(1)典型环节的选择[2]。该步骤是直接在Simulink模块中进行的。主要是对上述系统的结构元件进行定义,如:给定元件的确定、典型输入信号的定义(如阶跃信号、斜坡信号、
正弦信号等)、系统特性的分析(如选择开环控制系统还是闭环控制系统)等,然后在Simulink模块中,选择Sources、Math Operations、Continuous等函数,然后逐一拖拽入Simulink的运行模块之中。
(2)关联各相邻模块。系统特性确定之后,把握各组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分别对相邻元件进行关联,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用信号线连接相邻模块。
(3)设定模块参数。各个元件在型号确定后,便存在其特有的传递函数模型。本计算实例中,系统组件已经选定。所以,其拉普拉斯变换式也是确定的,故只需在各个组件模块内,仅仅改变每阶函数的系数即可。
基于上述3个步骤,结合系统的特征,拟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阶数为高阶。建立的Simulink数学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拖动系统数学计算模型
3 数值计算
通常情况下,输入信号选择阶跃输入时,系统会处于最不利的工作状态,即最严峻状态。因此,如果系统在该状态下,仍然能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指标,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均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此时,可以确定系统的参数设计是满足要求的。所以,典型输入信号选择单位阶跃输入。
因为系统的各组件的类型、铭牌参数均为已知。所以,系统各模块的传递函数表达式也就全部选定了。此外,由于该系统没有采用额外的控制器来调节。因此,只需要调整增益系数K直,即可达到调整系统动态性能的目的。首先,根据经验试取增益系数[3]:K=4,再对图1中的各个模块的传递函数,进行系数设置,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K=4电力拖动系统动态过程
如图2所示,整个系统在动态过程中,均处于等值正弦波状态。而系统稳定运行的依据,是波形曲线呈现逐渐收敛最终达到最小值的特点。所以可以判断,该电力拖动系统目前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未达到预期设想。因此,必须对增益系数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增益系数越小,系统收敛性能越好,故将增益系数调整至:K=2,再次进行数值计算,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K=2电力拖动系统动态过程
如图3所示:
(1)电力拖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曲线从开始到后面,呈振荡逐渐衰减的趋势,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2)观测动态性能的各项指标。首先,调整时间参数ts,在动态性能过程,该参数的取值大约在40s左右,即为整个动态振荡过程的持续时间,该指标较短,符合要求。其次,最大超调量参数σ%,电力拖动系统的最大超调量:σ%≈25%,根据国家定义的标准[3],理论上的超调量控制范围:2.5%~25%。由此可知,该参数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在增益值调整至K=2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曲线收敛,各项参数均在合理范围内,故可以认为:该系统的设计是符合标准的。
4 结论
本文以一个简单的电力拖动系统为例,首先对系统的组成构件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系统的控制类型。其次,建立了电力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分别取不同的增益值K,进行数值计算。通过调整增益后的计算结构可知,系统能够较为稳定地运行,所有的动态指标参数良好,设计满足要求。为后续整个系统的继续优化设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梅兰,卢文鹏.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余成波,张莲,胡晓倩.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蒋珉,柴干,王宏华,等.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曾江华,陈晓明,等.MATLAB 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的运用[J].人民长江,2006, 37(11):41-42.
[5]孙浩,李艳,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力系统故障仿真与分析[J].硅谷,2012(22):23-24.
[6]余洋.基于Simulink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应用仿真[J].科技风,2012(9):62-63.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