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居易在杭州

白居易在杭州

来源:化拓教育网
白居易在杭州

适用年级:四年级 课型选择:主题确定课 活动目标:

1、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提问。

2、初步学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转化、整理,制定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开展调查。从生平、诗词、对杭州的贡献等方面来了解白居易。

3、通过对白居易的深入了解,感受浙江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搜集信息的能力,会去图书馆借书、阅览,会上网查找资料,会通过实地走访,了解需要的信息。特别是三年级参加过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的同学,也掌握了一定的调查、采访的方法。在语文学习和学校的古诗诵读活动中,学过好几首白居易的诗,对他也有一些了解。由此,开展比较规范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但学生根据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质疑的能力还不够,需要细致的指导。 活动准备:

1.学生通过书本、网络、实地探访等途径搜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提示:书籍——《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史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网址:http://www.hangzhou.gov.cn等。

2.教师准备课件、方案设计纸。 活动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古诗《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师:作为我们杭州的市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那谁来介绍一下白居易?读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啊?

2.过渡:确实,白居易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对生活在杭州的人们来说,他更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同学们也很想深入地了解白居易,今天我们要交流的主题就是《白居易与杭州》。(课件出示)

二、资料交流,提出问题

1.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根据类别板书:

师:大家在课前都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搜集了关于白居易的资料,先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去搜集资料的?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预设:方式:书籍、网络、向长辈了解、实地走访

内容:(1)诗词 (2)出生 (3)经历

(4)故事

„„

2.学会提问:

(1)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多,但也很杂,接下来我们以6人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小组同学的资料,针对自己不理解或者特别想了解的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吧!看谁最会动脑筋。 预设:①白居易是哪里人?

②白居易为什么到杭州来任刺史? ③白居易在杭州当官时做了哪些好事? ④白居易一生写了多少首诗?

⑤白居易写的诗中有多少首是与杭州有关的?

⑥现在的白堤真的是白居易带人修筑的那条湖堤吗? ⑦白居易为什么要修筑白堤?

⑧白居易后来是怎么死的?死于哪一年?几岁? „„

(2)反馈交流,提炼转化。

每组派代表把组内的问题进行汇报。师分类板书。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想进行研究,那我们就来制定一个研究方案吧!课件出示方案设计样稿,了解制定方案要素:

《白居易与杭州》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课题名称(你想研究什么) 研究时间 小组分工(姓名) 成果汇报形式(请打√选择) 研究内容 研究地点 主要负责人 研究方法 □小报 □幻灯片(PPT) □小论文、调查报告 □表演(朗诵、小品、相声、快板等) 记录人: 三、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

1.选择问题,进行主题确定的指导。

师:小课题的名称就是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但我们不能直接写这个问题,要进行适当的转化。请一个同学选个问题,老师来示范一下怎么转化吧。 如:“白居易在杭州当官时做了哪些好事?”可以转化成“关于白居易对杭州的贡献的研究”。板书。

师生一起分析问题的价值,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归类,转化成小课题。 预设:④⑤可以转化成“关于白居易诗词的初步研究”。

①⑧可以转化成“关于白居易的生平的研究”。

②③⑥⑦可以转化成“关于白居易和杭州的关系的研究”。 „„

2.确定课题。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有分歧时少数服从多数。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白居易与我们杭州老百姓的关系可以说是水融。今天我们通过讨论,确定了从哪些方面对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组的研究课题。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板书设计:

白居易与杭州

搜集资料方式:书籍、网络、向长辈了解、实地走访 问题卡片 内容:(1)诗词

(2)出生 (3)经历 (4)故事

„„

白居易在杭州当官时做了哪些好事? 关于白居易对杭州的贡献的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