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铁路白沙铺特大桥既有线施工防护技术
摘要:介绍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技术及防护作业要点,保证既有线路基质量及行车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既有线桥梁基础施工的安全防护要点。
关键词:临近既有线 桥梁基础施工 安全防护 1 工程概况
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自南京南站起至安庆站止,位于江苏省和安徽省境内。线路全长258.16公里,无碴轨道,设计时速200km以上。白沙铺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210+887.5~dk212+537.62,对应既有线铜九铁路里程k57+734.5~k59+482.12,桥梁全长15.12米。本桥桥台采用一字型桥台,桥墩均采用双线圆端型桥墩,墩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0#台~20#墩(铜九线k57+887.5~k58+367.25,宁安线dk210+887.5~dk211+520.25)均位于既有铜九铁路营业线路基边坡上,桩基共有182根,承台尺寸类型分别有7.0m×10.4m、5.0m×10.4m、4.5m×9.5m、6.4m×8.6m。 2 施工及防护方案
为确保铜九铁路既有线路基边坡稳定及行车安全,白沙铺特大桥0#台~20#墩施工采取了严格的安全防护施工方案及监测措施。其中桥梁下部基础施工采取了薄壁沉井防护技术,薄壁沉井壁厚0.3m,埋深5.0m~9.0m。
0#~20#承台与营业线位置关系:
0#~20#承台边连线到营业线轨道中心平面位置关系。见图(1):
3 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工务段协调,拆除营业线防护栅栏、排水沟、绿化带、拱形骨架护坡、浆砌片石护坡等,拆除工作要随着正线桥梁的施工进度逐段进行,三电迁改工作提前进行。 ②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总体按照先进行桥的桩基础施工,然后再进行承台、墩台施工,最后进行梁上部结构和附属工程施工。对于白沙铺特大桥0#~20#墩台,先进行场地补填土台,桩基础施工,再进行薄壁沉井施工,然后进行承台、墩身施工,最后进行上部结构和附属工程施工。
③施工现场准备碗扣式支架、方木等材料,并配备吊车、发电机等施工设备及足量的碘钨灯、卤钨灯等照明设备,配备一个架子队,二个施工班组总计60余人。
④向铁路局相关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通信段、车务段等单位申报施工方案、报送施工有关图纸等技术资料。
⑤与供电段、通信段、电务段联系,确认施工现场有关管线的具体位置,并做标牌及保护设施。得到上述单位批准后方可施工。 4 施工防护方法 4.1 钻孔桩施工 4.1.1 安全防护
①施工前确定承台范围内地下管线具体位置,并埋设标识牌,对影响桩基和承台施工的管线,尤其是铁通线路报产权单位,申请和实施移位,严禁破坏铁路通讯设施。
②靠近营业线一侧的路肩外侧3.8m设置钢管挂网护栏,护栏高度1.8m,禁止施工人员和作业机具跨越护栏侵入铁路路肩。 ③整理好施工平台,垫平机架,钻孔桩尺寸为长6.5m×宽3m×高7m,设置缆风绳,保持设备稳定,确保机械设备稳固和移机过程的安全。
④泥浆池设置在宁安线线路的右侧,保证泥浆坑左边开挖线距营业线路基坡脚>15m,禁止泥浆外流污染铁路坡脚,泥浆池满后由运浆车集中外运。
⑤进行钻孔桩施工作业时,桩基需进行试桩,来确定冲程、锤头重量、泥浆比重等参数。施工中,采用小冲程高频率冲击施工。用时安装护筒,谨防塌孔。现场备好砂石料等,做好防塌孔应急准备工作。
⑥桩身钢筋笼根据桩位与营业线的距离采取合理的分节段吊装。钢筋笼下方远离营业线一侧要设置两道缆风绳以控制其不得偏向营业线造成侵限和碰坏线路设备。人机配合施工,安全员、防护员跟班作业,作好列车来往的信息掌握工作,列车通过前暂停施工。 4.1.2 安全监测
在施工墩台对应的营业线路肩和坡脚处设置变形观测标,严密监测桩基施工对营业线的沉降及位移影响,采集观察数据。在试桩过程中,试桩阶段的沉降观测,开始每两小时观测一次,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钻孔参数。桩基施工过程中每天对检测桩进行观测并记录,当发生细微沉降或变形时及时通知现场停止施工,并继续观
察,查明原因,与建设、设计、监理商定相应措施,同时报设备及运营管理单位同意后再进行施工。每趟列车通过前,应委托工务段进行轨道几何形态的检查,当发现轨道几何形态急剧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工务段和车站停车,采取应急措施。 4.2 承台、墩柱施工 4.2.1 安全防护
根据钻孔施工前探明的地下管线位置,确认安全后方可开挖承台,先由人工顺承台四周边坡线挖探沟2m深,确认无地下管线后方可机械开挖。 ①沉井施工中的防护 第一:精确测量放线定位。
第二:施工薄壁沉井,分三节进行施工,每节2~3.5m,立模要求牢固稳定,井壁内搭设满堂脚手架外侧搭设双排钢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立杆设剪力撑(拉杆),外侧加设揽风绳,大风时停止施工,混凝土浇筑用车载泵施工。
第三:沉井下沉: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200~300mm,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缓慢切土下沉,在沉井外侧注水泥浆加固路基。
第四:过程中现场备有足够的砂石料,以备现场出现异常及时回填基坑;如遇硬岩地层,不得采取爆破措施,应采用风镐人工凿除。
第五:沿营业线路基两侧护肩每隔10m设置沉降观测点,每天
观测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根据监测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第六:同时要加强对营业线路基的观察,防护员跟班作业,与工务段及时沟通,做好列车来往的信息掌握工作,列车通过前暂停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均安排在线路右侧进行施工,并由专人统一指挥。
②钢筋、模板施工中的防护
承台、墩台身施工时在靠近铁路路基边坡一侧的脚手架、防护栏杆满挂安全防护网。承台模板、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扣件式脚手架,墩身约7米高,立模牢固稳定,并加设揽风绳,大风时停止施工。模板及脚手架拆除时用绳子系吊,由上至下拆除。列车通过前暂停施工。 4.2.2 安全监测
①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应至少提前三天通知工务段,工务段在接到通知后应及时组织安全监督人员赴现场进行施工安全监督。 ②承台开挖机械严禁侵入既有铁路线,并安排一机一人监控施工,防止发生意外。
③基坑开挖期间,工务段应避免在基坑开挖地段的线路安排大机稳定作业。
④基坑四周要设置地面排水沟。配备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确保基坑稳定。防止基坑坍塌影响营业线路基坡脚稳定。 ⑤基坑周围不堆积材料、弃土等,以免影响基坑稳定。
⑥严密监测承台施工对营业线的沉降及位移影响,根据观测桩(桩基施工时营业线埋设的)采集的观察数据。承台施工过程中按每天对检测桩进行观测并记录,当发生细微沉降或变形时及时通知现场停止施工,并继续观察。
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四周坡脚位置埋设沉降观测标,出现下列情况时,采取立即回填基坑、拉锚等抢险措施,确保线路稳定:a在基坑临近线路一侧位移单日位移达2mm~3mm且不收敛或累计位移达10mm时;b当其余三面基坑位移达4~5mm且不收敛时或累计位移达30mm时。
⑦贯彻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原则,配足机械设备、人员物资。从基坑开挖算起,7天内保证承台混凝土施工完毕。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组织人员拆模、分层回填夯实基坑。尽量减少承台基坑对营业线路基稳定的危害。
每趟列车通过前,应委托工务段进行轨道几何形态的检查,当发现轨道几何形态急剧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工务段和车站停车,采取应急措施。 5 结束语
临近铁路既有线的白沙铺特大桥基础施工,由于桥梁基础位于既有铜九铁路路基边坡上,我们采取了薄壁沉井防护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既有线安全防护要点,保证了原铜九铁路路基质量及行车安全。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丛书—标准化工地》.中国铁道出版社.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作者简介:
李超(1978-),男,科,工程师。
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