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炉钧窑 ◎郭良蒽 很多年没有听见“咕咕”鸟啼了。幼时记忆深刻,每到 春夏,便不断有“咕咕”啼声传来,啼声那样有节奏,近乎单 调,又那么遥远;不像麻雀唧唧喳喳就在眼前,也不像喜鹊 喳喳飞上枝头,又匆忙而去。喜鹊长相并不美丽,却受大家 欢迎,叫声足能使人眉开眼笑,且编有歌谣:“清早来报喜, 晌午来报财,晚上报(抱)个元宝来。”全身尽墨的乌鸦就很 不幸了,被人视为不祥之物,“呱呱”显得特别难听,遭人喝 叱喊打,连国人戏曲中部编的有一早听见乌鸦叫,必定大 故宫博物院蔽 祸临头。对于未知的事无法断言,于是人云亦云,各种迷信 就此产生0 “咕咕”鸟倒没有吉凶之说,虽然不绝于耳,但啼声遥 远,从未见其庐山真面目。童年寂寞,很多事无处可询,也 就一一埋藏心底。及至中学,每读“杜宇声声”、“杜鹃啼血” 等,据说就是“咕咕”鸟,自然还有相关的民间故事,先后姑 妄听之。 年龄增长,周身都是杂事杂念,对鸟啼也就淡然不顾 了。在国外偶然听见“咕咕”声,洋鸟和国鸟不同,洋鸟“咕 咕”均衡,后面没有再拖一声“咕”。白皮肤、黄皮肤,总有 些差别,反正是一种鸟类没错。居住南部时,也曾饲养过金 丝雀,啼声确实婉转动听,但是自己太忙碌,金丝雀缺乏照 料,肢腿常鼓起被蚊虫咬过的大疱,健康受损,年余便香销 也不放过。鸡蛋鸭蛋早已视为平常,鹌鹑蛋曾经出现在宴 席上,后因过剩以及胆固醇过高而放弃。其他很多蛋卵,取 之不易,未见食用。如果有人把鳄鱼蛋和海龟蛋端至台面, 不知会有何种感觉? 一般蛋壳呈亚白色,无花无纹,却不知有一种名知更 玉殒。责任感警惕自己,尽量避免养有生命之物,包括花草 在内。但时居加州的环境,户户花团锦簇,不觉看齐跟进, 经常不辞辛劳,好让内内外外都满眼繁华。 花鸟,常入国人诗画。花固然可以解语,鸟则更有灵动 的鸟蛋竟然呈蓝绿色,且有斑点花纹。自然,知更鸟为何 鸟,蛋为何色,过去一概未闻。就因为喜爱文物,在清代瓷 器中发觉一种蓝绿斑点釉色,十分奇特,将其归类于单色 釉,并不恰当,盖其蓝绿中满布斑斑点点,作不规则的恣意 扩散及垂流,甚至演进成带紫灰褐红的眩目晕晖,美得好 似可以理解的抽象画。 最初所见只是小型瓶罐,如牙牙学语阶段,人既称为 炉钧窑,便牢记在心。对炉钧窑的认识,限于斑点蓝绿色, 如此而已。逐渐得知,炉钧窑数量不多,有一度为曰本藏 力,鸟的双目更是灵魂之窗,羽毛则是最美的饰物。全球鸟 类繁多,而日常所知所见有限,尤其生活在人烟稠密的都 市,几乎和鸟类隔绝。极其瑰丽的鸟类竟然繁殖在非洲,原 以为非洲蛮荒之地,什么都缺乏,不意丰富多姿,处处有珍 贵蕴藏,也可以说是未被人类污染的净土,成为鸟兽的大 乐园。 家珍爱,大家在一起谈谈说说,炉钧窑也成为话题之。直 人类因食而嗜杀、狩猎、垂钓、饲养家畜待宰,连蛋类 090 到纽约拍卖暂得楼主收藏,其中一件清雍正官窑炉钧窑渣 斗,望之颇有破茧而出的豁朗之感,原来斑点可以扩散如 孔雀开屏的绚烂,宛若夜空烟火奔放落降;无怪乎竞争激 烈,来往抢夺到超出估价许多,却不知暂得楼主之物,又移 交何人“暂得”。 釉较之粉彩釉为晚,清康熙时期尚无成品,市场所见均始 自雍正,具年号者更显尊贵,乾隆继之大大发挥,瓶、尊、 罐、炉等器物一再出现于国际市场,茶壶杯盘亦有高雅的 炉钧釉成品:但其垂釉流散变化,未见超越雍正时代者。一 般未具年号的器物,统称十八世纪产品。 渣斗俗称痰盂,国人传统文化,痰盂家家都使用,被人 视为不洁器物。照理藏污纳垢应当隐秘躲藏才是,而国人 却冠冕堂皇置之客厅及公共场合。受欧美影响,国人礼节 及习惯有所改变,认为痰盂不卫生,有碍观瞻而渐渐废除。 今天,痰盂确已完全绝迹。 古时的痰盂,美其名为渣斗,已成为珍贵的艺术品。渣 斗之造型,上端如花觚,下端如花瓶,得一美字。由人云亦 云,进而思索自忖,将斑点蓝绿釉称之炉钧窑,实不知来由 何解}也许来自宋代钧窑,钧窑特色乃窑变,炉钧窑也形成 于窑变。再查看洋文:Robin'sEgg,知更鸟蛋,知更鸟产于欧 美,鸟蛋为蓝绿色,也就成为此釉命名来由。 命名炉钧窑的蓝绿窑变烧造不易,留存至今有限,此 及至道光,炉钧窑的特技不但不进展,反而裹足后退, 斑点缺乏变化,呆板拘谨,颗粒固定,由此可作分辨炉钧 窑的年代力证。以后连呆板固定的炉钧窑也不再烧造,也 许和需求有关,炉钧窑原就曲高和寡,缺少喜爱藏家,到了 二十世纪更成为绝响。 文物市场渐成气候,中外交易活络,为利所趋而步入 仿冒邪途大有人在,尤以清官窑烧造得惟妙惟肖,粉彩、 斗彩、釉里红和青花,无不精美得令专家打眼失足。唯独炉 钧窑例外,伸缩收放自如的斑点流釉,早已失传,至多制成 十九世纪的次等成绩。即使魔高~丈,现代科技再进步神 奇,也造不出那种美妙的炉钧窑成品来。嚣 o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