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例宫颈癌普查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阳性的病理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11卷第12期・总第164期 2 0 1 3年6月・下半月刊 ◎ CH NIESEMED 综上所述,实习护士对CT室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 能力仍显不足,须通过学校、护理部、cT室带教老师三 方努力,齐抓共管提高实习护士对职业安全重要性的认 识,提高CT室职业安全防护技术,最终达到提高职业 危害的安全防护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剑.浅谈职业性危险因素对手术室护士健康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8):133-134. 检查中如何正确穿戴防护衣、帽、脖套;在紫外线消毒 时,既要宣教紫外线的消毒作用,又要宣教紫外线照射 人体后造成皮肤红斑、眼结膜炎等的损害。紫外线消毒 期间,医护人员均须离开消毒区。 强化其他因素的防护。CT室内的各种设备、仪器 较多,因此产生的噪声较大。带教老师宣教各种有声设 备的使用,尽量调低声量,及时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 工作期间做到谈话轻、行走轻、操作轻,尽量减少噪声 (本文校对:吴义红收稿日期:2Ol3-05~10) 污染。 85例宫颈癌普查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阳性的病理分析 任翔云 (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中心卫生院,靖江214531) 摘要: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在农村妇女体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生祠镇30 ̄60岁 妇女通过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巴氏涂片阳性(IIB-V) 85例,总阳性率1.87%,85例阴道镜检查活检诊断阳性66例(CINI级以上),阳性率77.65%。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作为一种 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在基层医院宫颈癌普查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宫颈刮片;细胞学诊断;阴道镜;组织学诊断;宫颈病变;宫颈癌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97 文章编号:1672—2779(2013)一1O-0147—02 宫颈癌在我国妇女癌瘤中排第一位,宫颈癌的发生 基本正常;IIA级:轻度(炎症)核异质细胞、变形细胞 有其规律性,宫颈CIN不一定都发展成原位癌或浸润癌, 等;IB重度(癌前)核异质细胞,但仍属良性范围,需 大约半数的C1N可自然消退,仅有不到2%的CINI级最 定期复查;11I级:发现可疑恶性细胞;Ⅳ级见有高度可疑 终发展成为浸润癌,发展成为原位癌的几率和所需时间 的恶性细胞;V级:见有癌细胞]。 与cIN的级别有关,级别越高转化的几率越大,所需时 1.2.2阴道镜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先用窥阴器充 间越短,所有CIN发展到原位癌的时间平均为10年左 分暴露宫颈,然后用干棉球擦去宫颈表面及阴道分泌物, 右,至少有20%的CINIII级在10年内发展成为浸润癌, 观察宫颈外形、颜色及血管,再于宫颈表面涂5%醋酸 如经适当治疗绝大多数CIN可治愈 ]。近年来随着人们 溶液30 ̄60s后,观察病灶的边界、形态、颜色、血管 性观念的转变,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和女性工作压力的加 变化等,特别是转化区内的上皮颜色变化和血管形态变 大,宫颈癌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迅速上升瞳], 化情况,发现醋酸发白区、点状血管或镶嵌各种异型血 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现代女性的重要疾 管及白斑等定为阳性。 病。因此,探究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方法显得 1.2.3病理学检查 由阴道镜医师在阴道镜下所见异常 尤为重要,并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预防。本 转化区或碘阴性区取病变最严重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正 文对我院4538例宫颈癌普查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常转化区则常规在移行带3、6、9、12点取组织,将所 诊断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旨在提高宫 取病理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送检。根据分化成熟 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水平。 细胞占上皮全层的厚度,病理学将CIN分级为:CIN1 1资料与方法 (轻度不典型增生)、CIN2(中度不典型增生)、CIN3 1.1 资料来源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妇 (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43。 科门诊对本镇30 ̄60岁妇女体检,4538例宫颈刮片巴氏 2结果 染色检查,85例涂片阳性患者进一步阴道镜检查并行组 2.1临床资料 慢性宫颈炎2589例,占普查人数的 织学活检。 57.05%,其中有明显临床表现的约占1/3。宫颈糜烂 1.2方法 2072例,占普查人数的45.66%,其中I度糜烂523例, 1.2.1官颈巴氏涂片采用木制的宫颈刮板刮取宫颈口 占25.24%;U度糜烂882例,占42.57%;UI度糜烂667 和宫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立即 例,占32.19%。宫颈息肉254例,占普查人数的 置于95%酒精固定15 ̄30分钟,进行巴氏染色后封片显 5.60%;宫颈肥大1724例,占普查人数的37.80%。 微镜下阅片诊断,采用传统巴氏五级分级方法进行巴氏 2.2 官颈巴氏涂片检查结果 巴氏I级466例,占 分级按宫颈细胞学诊断标准D [I级:未见异常细胞, 10.27%;ⅡA级3986例,占87.33%;ⅡB级30例,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