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习题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四、综合题 五、多项选择 总分
1、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60 ℃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打开饮料瓶时,饮料随着气泡溢出是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 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有两烧杯分别盛有60℃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且两烧杯中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将温度从6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C.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D.甲溶液质量减少,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是饱和溶液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6、对下列4份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后,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给t℃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加热,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将m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从10℃升温到40℃,溶液的质量不改变 C.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一定不能溶解 D.将硝酸铵的50℃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会有晶体析出
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 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 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8、2.(10贵港12)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 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9、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 。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是( ) A 等于5.6g B大于5.6g C 等于1.6g D 小于1.6g
10、一定温度下,把1克熟石灰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少许的熟石灰未溶解,置后取上层清液,关于这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不饱和溶液 B.它是浓溶液
C.它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
11、下列做法中,利用乳化的原理达到清洗目的的是( ) A.用自来水清洗蔬菜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酒精清洗碘渍 1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
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液体 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15、把一定量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肯定不变的是( ) A.硝酸钾的质量 B.硝酸钾溶液的质量 C.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D.水的质量
16、在t℃时,取70g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再冷却到t℃时,剩余溶液的质量为56g,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
A.16g B.20g C.40g D.56g 17、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18、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 B.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 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 g硝酸钾 19、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升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 50℃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50g溶液 D. 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乙溶液最浓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0、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评卷人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以下实验中:
10mL水xyz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21、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1
请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①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②均降温至t1℃,欲使A和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2、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
线。请回答:
(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 g,此时它比 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50℃降 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23、【2009・山西】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 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选填A、B、C、D)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24、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 g氯化钠固体。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
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右图的
(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
到d和 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 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 ,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25、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 (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得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
(每空? 分,共? 分)
26、小强在家庭装修的废弃料中看到一些大理石碎料,他想探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
含量。于是他取部分大理石带到实验室,砸碎后称取25g,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求:(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7、 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 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 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28、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29、今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 g,分为相等的两份。 (1)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 ①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 ②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使另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需加水多少克?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
(每空? 分,共? 分)
30、
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 _; (2)指出A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
(3)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称量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 _________(填“10”“50”或“500”)毫升。 (5)E操作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③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④ F操作中溶液洒落
评卷人 得分 五、多项选择
(每空? 分,共? 分)
31、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2
3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瓶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仍能全部溶解,对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加入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加入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加入晶体后,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6、B 7、C 8、D 9、D 10、C 11、C 12、B 13、C 14、C
15、D 16、A 17、A 18、D 19、C
二、填空题
20、Y ,加入溶质或蒸发 ,升高温度,冷却热饱和溶液 21、(1)25g
(2)①A>B>C ②向C溶液中加C(或恒温蒸发C溶液或向A溶液中加水)22、(1)(2分)50(1分) 大(1分) (2)(1分)硫酸钠(或Na2SO4)
23、(1)30℃时 ,甲的溶解度为60g (2)降低温度 (3)冷却饱和溶液
24、(1)10 ① B ② c a (2)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25、(1)水(或H2O) (2)10 (3)= (4)NaCl (5)C
三、计算题
26、解:设25g大理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100 73 44
8.8g
,
4) 37.5% B、C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7、解析:
(1)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x。 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 45.8g 100g 145.8g 68.7g x (x+68.7)g
解得x=150g,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68.7g+150g=218.7g<400g,是不饱和溶液。
(2)
① 需蒸发水的质量=400g-218.7g=181.3g
② 方法一:设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x. 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 45.8g 100g 145.8g 68.7g+x 400g+x
解得x=83.0g
方法二:因为蒸发掉181.3g水可成为饱和溶液,也可考虑若向181.3g水中加入氯化铵至饱和,也可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30℃时,溶质 溶剂
45.8g 100g x 181.3g
解得x=83.0g
28、30% 7.5g 10g
29、【解析】160 g溶液分为两份,每份80 g,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变为20%。 ①加溶质法:设需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得关系式:80 g×10%+x=(80 g+x)×20%,x=10 g。 ②蒸发溶剂法: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得关系式:80 g×10%=(80 g-y)×20%,y=40 g。
(2)设若使另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需加水的质量为w,得关系式 80 g×10% =(80 g+w)×5%,w=80 g。 答案:(1)①10 g②40 g (2)80 g。
【易错点点睛】解答此题注意两点:正确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160 g溶液分为两份,每份80 g,质量分数不变,仍为10%,计算时熟练掌握几条规律:不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蒸发水的质量应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加入水的质量应等于原溶液质量。
四、综合题
30、
五、多项选择
31、A 32、AB
5、一定温度下,向右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9、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a点的含义是 ;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下列做法中,利用乳化的原理达到清洗目的的是( )
A.用自来水清洗蔬菜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酒精清洗碘渍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溶液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B.干冰、汽水 C.液氧、稀硫酸
D.盐酸、冰水混合物
将一瓶80g10%的NaCl溶液分为2等份,若将其中一份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入多少克水,若将另一份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多少gNaCl或蒸发掉多少克水 ?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溶 解 度 g 溶解度AMBA B C t1 t2 温度/℃
0t1℃t2℃
/gb a o NCt3℃温度/℃
29题 30题 31题 32题
30.(2011.泉州市)右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 有晶体析出
D.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31.(2011.无锡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2.(2011.烟台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3.(2011.合肥市)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2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