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课程标准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之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日显突出。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的倡导者施瓦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创造力”,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地鼓励及指导学生的发现过程,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认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方式上的探究,探索过程中的探究,本质意义上的探究。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新课改的需要;是教育本质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新课程理论的设计为我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学生对于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望;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只要相信学生,要求适当,初中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源泉

皮亚杰说: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说明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探究活动中。精心设置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思维之弦, 弹奏出一曲耐人寻味, 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问题的提法不同, 会有不同的效果, 要设法使得提法新颖,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欲解决而后快。

(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

探究要以问题为前提,要想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所提问题必须有研究价值,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探索中。初中数学教学要适当地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个问题空间里,思维没有受阻,思维会尽可能的得到锻炼,性情得到陶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得到极大限度地得到发挥,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在探究中得到提高。也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习题要摈弃固有的模式,不以解题作为唯一的途径和目的,教师可以设计规律探究结论探究、实际问题探究等活动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要遵循一定的模式

初中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猜想假设—获取信息—建设模型—解释交流—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我们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原理、公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四)探究性学习要学会类比分析。

与我们只是穷于解释初中数学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探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类比分析各知识点在理论和方法运用上的相似性。

(五)教师要给足学生探究学习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时间的分配如何,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与否,探究的问题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如果教师将时间全部分配给自己,那么这节课就是满堂灌,此时探究学习就是一句空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自由支配的时间,其实就是自主学习时间,它是学生探究的必要条件。

(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多元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课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同桌交流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还可以是师生交流 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

(七)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较丰富的主观感受,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不吐不快,此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与舞台。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 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让学生自己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因此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数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机遇与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