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作者:马志刚
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4期
摘 要:政治课堂必须要体现时代性,推陈出新,为政治课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与学;合作探究
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因此,政治课堂必须要体现时代性,推陈出新,为政治课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高效课堂是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中生成的,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要不断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思想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思想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是“教书”,而是“用书教”,即教师通过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它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感。同时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及学生个体的综合提高。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往的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学生感觉知识繁、难、偏、旧,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又比较单一,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情境,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新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如采用图片、游戏、表格、背投等直观、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时事政治的材料,运用多样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效果更加明显。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新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共同创设师生合作探究的环境
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思想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变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最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思想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思想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子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建立起师生真正教学相长关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只是学生,教师仅担当教书的职责,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知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孤立、机械,教师很难判断其教学效果,学生很难反映自己的困惑,体现不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导致教师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为识记知识而被动听。现实中的“书呆子”不绝于耳,也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拉长战线,加重负担,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转换彼此的角色,做到该为师时做教师,该为“生”时做学生;学生做到该为生时做学生,该为“师”时当老师。彼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地转换角色,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在理论知识的预设环节让学生大胆搜集信息,互相交流;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生成,师生共同求知,教师教学生,学生教老师,学生之间也互相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很显然既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是如此。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我想思想政治课的高效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