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化拓教育网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暂无

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1期

梁鹏展/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2018年8月3日,我国沈阳市首次发布了非洲猪瘟疫情,使得我国结束了零非洲猪瘟疫情的历史。非洲猪瘟作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该病的发病较急,呈高度接触性传染,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可以达到100%。由于我国生猪的养殖量以及存栏量均较高,一旦发生非洲猪瘟,极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提高该病的防控意识以及综合防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作为一种DNA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科以及非洲猪瘟病毒属。该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可以在网状内皮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内进行复制,会对生猪的血液、内脏以及组织液进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耐热性较差,在55℃或者60℃的条件下仅仅30 min或者10 min就会遭到破坏,与此同时各种消毒剂都可将非洲猪瘟病毒彻底杀灭。

非洲猪瘟病毒仅会对猪造成感染,但软蜱也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以及传播媒介。该病毒的传播不受生猪年龄的,也不受生猪品种的。发病猪以及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猪一旦接触到发病猪、带毒猪或者其污染物均有可能患病,此外,带毒软蜱的叮咬也会导致该病的传播。

二,临床症状

健康猪只在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以后通常经过5~20d才会出现临床症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2d以后猪只就会死亡。非洲猪瘟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超急性型非洲猪瘟、急性型非洲猪瘟、亚急性型非洲猪瘟以及慢性型非洲猪瘟四种。

1.超急性型非洲猪瘟。生猪患有超急性型非洲猪瘟通常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直接死亡,生猪一旦患有此种非洲猪瘟必定会死亡。

2.急性型非洲猪瘟。猪只一旦患有急性型非洲猪瘟,其体温会维持在42℃,病猪精神抑郁,食欲较差,其耳部、腿部以及腹部的皮肤上可见一些出血点,其可视粘膜出现紫绀。病猪的鼻部以及眼部流出一些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可见黏液并且呈脓性状态。病猪不断呕吐,出现便秘或者腹泻的症状,如果是便秘其粪便的表面可以看到一些黏液或者血液,如果腹泻其粪便中带血。病猪身体僵硬,无法正常呼吸,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神经症状。怀孕母猪一旦

患病,无论是在怀孕的任何阶段都会导致流产的发生。急性型非洲猪瘟其死亡率不会小于95%。

3.亚急性型非洲猪瘟。亚急性型非洲猪瘟其病情较急性型较轻,其发病时间较长,但是死亡率较低。病猪体温通常大于41℃,但是会出现无规律的波动。病猪关节出现肿胀,并有一定的疼痛感。仔猪患有亚急性型非洲猪瘟其死亡率较高,约为30%~70%,其病程通常为10~30 d。

4.慢性型非洲猪瘟。慢性型非洲猪瘟病猪出现波状热,无法正常呼吸,发育缓慢,身体消瘦、体质较弱,毛发粗糙并且暗淡。病猪关节肿胀,一些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溃疡以及坏死。慢性型非洲猪瘟其病程甚至可以达到几个月,死亡率较低,但是一旦患病病猪很难得到康复。

三.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严格禁止易感动物进入到养殖场,对于进入到养殖场的人员、车辆以及物品要进行彻底的检查,只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相关人员、车辆以及物品才可进出养殖场。

尽可能对生猪进行封闭饲养,在养殖场周围设置良好的隔离防护措施,严格禁止猪群与软蜱以及野猪进行接触,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做好软蜱的驱杀。

泔水以及餐厨垃圾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高温处理不得用于生猪的喂养。

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古典猪瘟等一系列生猪常见的疫病,必须要做好其基础免疫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猪群对各种疫病的抵抗能力。

在进行畜禽的跨省调运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量不跨省进行生猪的引种工作,如果必须要进行引种,在引种地点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种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以及检疫。

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做好非洲猪瘟的疫情监测以及排查工作。生猪一旦出现莫名的死亡时,应立即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关闭生猪交易市场,二次饲养仔猪实行点对点调运)

参考文献(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