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真实的柯布西埃
勒·柯布西埃(l887~1965)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1946年~1957年相继建造的“马赛公寓”体现了柯布西埃对单元型住宅的理解,这是第一个真正单元型的住宅建筑,包含了复式住宅的概念,具有划时代的性;而其在后期创作的“朗香教堂”,则完全是充满激情的创世之作,简直是一座让人充满想象的雕塑。为纪念这位建筑大师,在柯布西埃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联合国曾以他的名义将那一年定名为“国际住房年”。
人们说:“如果不理解柯布西埃的话,就很难理解现代建筑”,但要想真正理解这位建筑大师似乎并非易事。
柯布西埃提出的理论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矛盾。柯布西埃提出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道出了建筑要满足功能要求的重要性:建造一座建筑、住宅,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他又说:建筑往往被“贬低到仅仅有功能用途的水平”,“这仅仅是构筑物,不是建筑。建
筑只有在产生诗意的时刻才存在,建筑是一种造型的东西。”再有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一书发出了民主乃至于民粹的精神号召,被称为“建筑中民主和科学的宣言”,但柯布西埃又倡导把他的“新建筑五原则” 尽量适用于任何建筑地段条件,使其成为通用的建筑模式。
迄今为止对柯布西埃其人及其作品的诠释和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经典著作,但此书也引发了许多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将其讽刺为狂热大言、芜杂混乱。
面对这样一位颇具争议性的建筑大师,我们究竟应该找到怎样的一条途径,才能更真实的接近他,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呢?近期由宁波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勒·柯布西埃全住宅》一书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此书由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著,曹文珺翻译。著者在对有关柯布西埃的大量资料进行详实调查、对其设计的住宅项目进行精细梳理后,最终确定了
106个住宅项目。在将它们一一复原后,分别以1/400的比例绘制成图,以1/200的比例制作成模型,试图以最大的限度去接近一个真实的柯布西埃。
用模型来检视柯布西埃的建筑旅程和思考轨迹,这便是研究柯布西埃的特色方法。这一方法源于东京大学建筑学科学生们一种探究真实柯布西埃的朴素动机,接下来在模型魅力的感召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建模活动中。安藤忠雄研究室的佐藤琢君等人也加入其中,并成为活动的核心人物,模型全部制成后举办了展览会展出,并最终出版成书。
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柯布西埃就像一位不断奋斗向前的英勇挑战者,他们被他的精神深深折服。随着模型制作的完成,柯布西埃在奋斗中苦恼、纠葛的心路便跃然而出。学生们最终发现柯布西埃没有让自己提出的“五原则”成为禁锢,而是不断派生出大胆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与理论相调和,这正反映了他对建筑的一种追求。
柯布西埃有一句名言:“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
柯布西埃有一句名言:“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时代的改变,应该有新的建筑形
式来反映。21世纪的建筑设计,既要秉承柯布西埃等众多建筑大师的伟大理念,又要结合当代的特点有所创新。这本《勒·柯布西埃全住宅》便是在帮助您解读大师经典范本的同时,又能给予您充分的个人思考空间,使您对住宅,对建筑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