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水县学校结核菌素试验总结

来源:化拓教育网
清水县学校结核菌素试验总结

为了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在校园传播蔓延,减少结核病对在校师生的威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师生的健康。按照天水市卫计委、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天市卫发〔2018〕200号)文件以及《学校结核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要求,2018年11月30日下午清水县卫计局组织县教育局、县一中、县六中、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等单位参加2018年度学校学生体检工作培训会议,会间县中疾控中心就PPD接种流程、禁忌症、不良反应处置、注意事项等讲解,对全县入学新生PPD接种时间安排、抽调人员分工及PPD苗的运送、储存、使用做出了详细要求。 PPD试验,亦称结核菌素试验,是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手段,也是结核病筛查的一种重要方法。PPD试验一般有四个结果,分别为阴性、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其中阴性、一般阳性及中度阳性不需特别处理,强阳性需加做胸片检查,视结果作进一步处理。现将这次筛查结果总结如下:

这次筛查由县卫计委抽调县医院大夫及护士全程操作,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人对学生进行结核病知识培训,以班为单位发放PPD试验知情同意书,向学生讲明试验目的、意义及试验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处理方法。

这次只要针对清水县一中,清水县县六中的高一新生及天水农校新入学生。三所学校入学新生2525名,除皮试当天请假的学生,及原有心脏病,严重过敏反应史的学生外,对2491名学生进行了皮试。皮试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180608。在有效期内使用。

1.皮试:按照国家统一试验标准,在左前臂内侧下 1/2 处,用 75%酒精消毒,用 1.0 ml一次性微量塑料注射器,吸取稀释液 0.1 ml(内含 5IU BCG- PPD)皮内注射,使成 6~ 8 mm 大小圆形皮丘。

2. 结果判定 :皮内注射 72 h 后观察,以注射部位硬结的纵横径的大小判断反应情况,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横径/2+纵径/2)< 5mm 为阴性(-);硬结平均直径 5~9mm为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 10~15mm 为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为强阳性(+++);局部出现水泡、坏死或有淋巴炎,均为强阳性(++++)。

3. 复查诊断 对判定为强阳性的学生,书面通知家长到专科医院进行拍摄X线胸片等检查。

PPD 试验结果 在2491 名新生当中,弱阳性65人,

阳性11人,强阳性2人。阳性率3.13%,强阳性率为 0.8‰。要求学校通知阳性学生家长,尤其是两名强阳性学生。在县医院结核病门诊作进一步检查。

清水县疾控中心

2018年12月25日

附表:

清水县结核PPD筛查(学生□教师□)结果汇总表

筛查学校 总人数 筛查率 人数 清水一中 清水六中 天水农校 总计 925 937 663 2525 筛查日期 筛查结果 <5mm 5-9mm 10-14mm 30 23 12 65 4 7 0 11 ≥15 1 1 0 2 备注 913 98.70% 2018.12.18 931 99.35% 201812.17 647 97.59% 201812.17 2491 98.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