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来源:化拓教育网
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0 毫 j薯。养生 窜 曩鹱嫠 罄|嚣黪磐t《 一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南京 1_00一 一 关键词循证护理 中医护理R248 辨证施护 文章编号 1672—397x(2008)11—0107—0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循证护理(EBN).是伴随循证医学 的发展而出现的崭新护理模式.以有价 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而西 医学认为.合理安排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措施 研究证 明,合理的饮食可减轻胰岛负担,降低餐后高血糖.纠正已发 生的代谢紊乱[61 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 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 佳的护理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深人发 展.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 理实践——循证护理_1_.已日益成为护理 顾 专业发展的必要成分及卫生保健系统和 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娟 (WHO)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evidence— based traditional medicine,EBTM)。它强 调从基本的药物目录制订到临床研究与 实践都应当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进 行.以便为传统医疗卫生服务实践提供 科学的证据[21 因此.循证方法除被运用 于临床医学、心理学、医疗卫生决策的同 时.也受到中医学界的重视。随着循证中 医药在我国的发展.循证中医护理也在 我国逐步发展起来 1 理论基础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 健、康复、医疗活动,对患者及老、弱、幼、 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促进人类健康的一门 应用学科13]。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把在全世 界收集的某一特定疾病各种疗法的单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查 询、严格评价、统计分析,将尽可能真实的科学结论综合后形成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提供给临床人 员.以促进推广真正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剔除尚无明确证据 证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H。 循证护理包含了3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 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 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 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护理学科才能进 步。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辨证施护、整体观念,要求 护理人员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这同样也 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 故将循证实践的方法运用于中医 护理.对中医护理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51。 2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循证护理能够更好地实施辨证施护。 首先要对住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再对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分 析,确立护理问题:然后检索有关文献,查阅有关资料,寻找适 合于患者情况的最佳证据.以论据指导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直至最终解决护理问题 下面试举2例来说明循证护理在中 医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1 消渴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食伤脾 胃、肝气郁结、劳欲过度、肾虚精耗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素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为患者制订了针对其病情的饮 食控制计划。一方面.依据西医学原理和研究结果,糖尿病患 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过饱,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和劳 动强度来决定每日总热量的摄人.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 质和脂肪的供能比例.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另一方面.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机属本虚标实.从本虚辨 证,可表现为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4组证候,护理 人员应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食物 (1)阴虚 者:主要表现为口干烦热、便干尿黄等。治法以养阴为主。常用 药食如枸杞子、知母、生山药、苦瓜等,药膳处方如苦瓜炒肉。 (2)气虚者:主要表现为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白等。治 法以补气为主。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山药等.药膳处方如山 药莲子粥、黄芪炖母鸡。(3)气阴两虚者:主要表现为阴虚、气 虚症状兼而有之。治拟益气养阴。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生 地、山药、枸杞子等,药膳处方如参杞珍(人参、猪胰脏等)。(4) 阴阳两虚者: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手足背寒、舌淡、脉 沉 治当滋阴助阳。常用药食如肉桂、鹿角片、山萸肉、人参、黄 芪等,药膳处方如参杞灵脾饮(人参、枸杞子、仙灵脾等)。 2.2咳嗽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为肺系疾病 的主要征候之一 一般护理要点是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并督促其戒烟忌酒。根据中医病因病 机辨证.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 人侵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干肺。由于病因病 机不同,护理要点也不尽相同。以外感咳嗽为例:(1)风寒袭 肺:可见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等表现。护理时注意病 室内宜偏温暖,切勿当风受凉;且汤药宜温服,以助微汗。(2) 风热犯肺:可见咳嗽气粗、痰稠而黄、伴发热恶风等表现。护 理时应注意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衣被适中,不宜过 暖 (3)风燥伤肺:可见干咳频作、鼻燥咽干或痰中带血丝。该 症患者用药、饮食等皆宜温而不燥,润而不凉。服汤药时宜少 量多次服用 3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中医护理.对中医 护理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循证护理强调在护理患者 的过程中.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现有的I临床研究证据与患 者的价值和愿望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 佳的护理方案.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我 们发现病人往往因为缺乏对疾病及中医护理方法的认识,导 致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实施规范的治疗。而将循证护理运用于 中医护理学.可以弥补中医护理学实证不足的缺点。对患者而 言.可为其提供以科学为依据的、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 善中医;i;! !璺苎! 堂苎 !固 读书札记。 从“肝体阴用阳”谈“肝之苦欲” 沈 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此处肝之苦 肝体阴用阳肝苦急肝欲散 欲正是《内经》对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最佳体现。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1<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08)11-0108-02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 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此处肝之苦欲正是 《内经》对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最佳体现。《素问·五脏生成》云: “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日:“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 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读医 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正如秦伯未先 生说:“从整个肝脏生理来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属阴, 气属阳.称为体阴而用阳 ”…笔者将从体阴用阳两个方面对 肝之苦欲加以阐述 1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日:“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肝之体阴用阳皆苦 急。 随笔.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日:“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 散而恶敛” 《内经博议》日:“以木为德,故其体柔和而升,以 象应春.以条达为性.……其性疏泄而不能屈抑”,故肝主疏 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 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神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临 证指南医案.卷一》)所谓“体”,是指肝的本体、实体;所谓 “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 1.1体伤用则肝苦急肝为刚脏.非柔润不和.体阴伤则失 其柔润之性用阳急而苦急。《温病条辨.卷六》云:“肝主血,肝 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张景岳在《质疑录》中说: “肝血不足,则为筋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 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故肝血虚无以滋养肝 体阴而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 从而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3.2有利于促进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 循证护理鼓励护士 参与临床干预.护士不能再单纯地遵循医嘱或依赖经验对患 者进行护理 为了能够找出最适合患者症情的护理措施.首先 要实施辨证施护.确立护理问题:然后检索有关文献,查阅有 关资料.以寻找适合患者情况的最佳证据.以论据指导制订护 理计划并实施.直至最终解决护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第一 步就是要提出确切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是一套好的护理方 案的基础 一个好的问题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具有护 理合理性、护理敏感性及护理责任性 在提出临床护理问题 行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对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 的促进作用 我们中医护理工作者应该敢于进行循证护理实 践的尝试.学会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实 证.以更好地促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2,21 (4):155 【21刘建平.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 [3] 刘永兰.中医护理学基础.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 『41胡雁.正确认识循证护理2005,40(9):714 推动护理实践发展.中华护理杂志, 时.必须考虑到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属于护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是否符合护理实际.以及是否能用护理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3-3 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循证护理重视准确运用 来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这促进了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 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对传统护理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 及研究成果的转化。因此,我们要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 [5】徐凤霞.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当代护士(学术 版),2004,2:80 科学的证据去管理临床实践活动.要求发展并使用标准语言 [6】袁竹熙,李竹徽.从中医养生学说论糖尿病的防治.泸州医学院学 报,2000,23(5):376 [7】黄金月.遵循科学证据促进循证护理实践.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4(12):817 挖掘传统医学宝库.对其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实验 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 性、舒适性人手,按照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选择最适合临床 实际的课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护理干预效果 第一作者:顾娟(1957一),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 事护理管理工作。电子邮箱:gujuanmy@yahoo.eom.ca 收稿日期:2008—07—10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的理念引入中医护理实践.具有可 编辑:傅如海 四 !璺竺 堂苎 中医;{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