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潜意识的作用及其开发探讨
作者:王晓亮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第31期
摘要:潜意识也被称之为右脑意识,是潜藏在人体一般意识下的一种神秘力量,是人类原本具备的一种能力,其存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却没有被开发利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潜意识能够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就教学中潜意识的作用和开发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潜意识;作用;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120
现代心理学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意识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成效。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时,潜意识会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同时会影响学生的显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潜意识,诱导学生的潜意识倾向于学生的学习对象,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教学中潜意识的作用 1. 潜意识能够暗示学生的心理
潜意识能够暗示学生的心理,在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认为自己能够良好地掌握知识,那么往往就真的能够做好某事,更快、更深刻掌握知识。这就是潜意识的自我暗示,潜意识能够启迪学生的灵智,提升学生的灵想,张扬学生的灵性。潜意识具有的巨大力量能够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心想事成、提升自己。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和肯定,以此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2. 潜意识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
潜意识还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是学生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动因。潜意识的这种规范作用是原始文化心理结构沉淀产生的结果。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慢慢沉积各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无意识具有遗传性,能够代代相传,在人类的心灵深处沉淀。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开启这种遗传密码,发挥潜意识的规范作用和指向作用。
3. 潜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
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或者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最终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到先入为主思想的局限。而潜意识就能够改变这种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应事物,不假思索做出正确的判断。潜意识将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融为一体,让学生产生特有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教学中潜意识的开发措施 1. 教学环节中要多多暗示学生
潜意识具有暗示学生心理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多暗示学生来开启学生的潜意识,创建积极暗示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下不知不觉受到教师语言或者行为的影响,并最终认同注重行为或者语言。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多多暗示学生,以积极暗示为主,通过积极暗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力量。例如教师可以用“你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等语言来暗示学生。教师的暗示能够启发学生的潜意识,在暗示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教授方法和技巧,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处理。对于教学环节中的各个要素要处理好,将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还应该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和重点往往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挑战性,此时教师就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暗示、鼓励学生,例如告诉学生只要多多思考、探究,就能够深刻理解知识,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2. 培养学生有节奏地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意识,还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节奏地思考,让学生的大脑处于和谐状态,要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转换学习状态。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潜意识,应该尊重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当人们在思考问题或者事物时,有意识思维会在人类的大脑皮层上形成连续的兴奋中心,此时如果人们的注意力转移,例如开始休息,不再处于学习状况,那么就会抑制人们的优势兴奋中心,并会引起中心区外围皮层细胞的兴奋,这个时候就会引发潜意识。此时,人们意识外的知识以及潜在观念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让人们的大脑神经通路更加通畅和协调,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如果学生长時间处于思考和学习状态中,大脑皮层容易疲劳,就会出现意识思维卡壳。在教学环节中,对于一个难题,教师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后,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大脑得到休息,或者教师讲一讲课堂笑话来放松一下,都有利于学生潜意识的开发。 3. 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开发学生的潜意识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加强学生知识、观念等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有准备的理性状态中,也就是培养学生钻研和思考的习惯。另外,教师要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潜意识和灵感、创造思维一样,属
于求异思维的范畴,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有效开发学生的潜意识。例如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相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还可以通过想象调节、意念调节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让学生在课间的时候放松思想,独坐闭目,以此来放松心情,让大脑保持清醒和清晰,这样能够使潜意识更为活跃。
在教学环节中,潜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暗示学生的心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发学生的潜意识。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积极暗示的教学环境,多采用暗示教学法,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潜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有节奏地思考,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通过一些特定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开发学生的潜意识,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顺生,宁贵星.教学中潜意识的作用及其开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046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