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徕卡设计师谈镜头设计

徕卡设计师谈镜头设计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纵横 信息MI x E D l N F。RMA TIO N 徕卡设计师谈镜头设计 米夏埃尔-海登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徕卡公司的光学工程师,他向我们介绍了镜头设计的一般过程。) 镜头设计的第一步是拟出规格表,内容包括对新镜头的要求及 样),如果单独一个像点不能准确地还原.那么从理论上讲.整个 其特性.如镜头的焦距、光圈及允许的渐晕系数。基于这些数据.设 计师构建一个”初始系统”或称”基本系统”以便进一步加以优化。 该系统已经满足了镜头设计规定的要求.但在成像质量方面仍存在 缺陷。设计新镜头时.数学模型也可以作为初始系统。 设计师的第二步工作是修正系统中存在的像差。有几种可能的 图像也不能准确地还原。为此.我们在下文中用一个像点的表现来 代替整个图像的表现。 第一步:建立初始系统(或称基本系统) 基于数学原因,对于规格中每一个特定的要求(包括像差值) 至少应有一个自由变量,这一点很重要。”自由变量“一词在光学  方法来校正像差,视设计师经验而不同。一次性校正好所有像差几 设计上指的是特定的焦距、每块玻璃镜片的表面曲率和物理特性。乎是不可能的。通常.设计师会选择几种主要像差先行校正,其结 不是所有的输入变量对镜头的物理特性都会产生影响的。比如.镜 果有两种可能:一是总体成像质量提高了.但出现了新的像差或原 头玻璃的色散系数就不会影响镜头的焦距。因此,校正镜头的色差 时,镜头玻璃的色散系数是最适合的自由变量。 有的非主要像差成为主要像差。此时.他会重新选择主要像差继续 校正.经过多次校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另一种可能是像差无 在一个影像圈直径24毫米、光圈f/5 6的光学系统中.校正84"- 主要的像差就可以了。进一步的要求还包括镜头的焦距、系统总的 构建长度和最后一片镜片与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3项.所以共有1 1 法校正.此时.设计师别无选择.只能把原有的初始系统推翻,选 择新的初始系统重新开始。 除了成像质量.优化过程中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包括逆光时反 项要求。在另一方面.每片镜片中有5个变量是有效的:镜片的两 射的发生机率、耀斑的发生机率和制造的允许公差,特别是最后一 个半径、镜片的轴向厚度、玻璃的折射系数和色散系数。为达到镜 项.设计中经常出现图像质量很好、但制造公差过于严格,以至于 头设计要求.至少需要3片镜片.图1是初始系统的剖面图。每片镜 制造成本过高或根本无法制造的情况。此时优化过程无法继续,只 片的焦距经过精心选择.以使系统总焦距为5O毫米.每片镜片的直 能推倒重来。 径决定于镜头的光圈和允许的渐晕;而对每片镜片的实际形状和使 让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明镜头的设计过程。一个最普通135相机 用的玻璃类型却没有特殊要求,因此我们把它作为”自由变量”。 用的50毫米f/2苏米克隆标准镜头的设计资料也有数百页,为简化 起见.我们用一个假定的画面对角线长度为24毫米的5O毫米f/5.6 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是所有的光线都会聚在成像平面的 同一个点上.即存在着像差。图2显示了一个像点的相关像差:上 图显示的是图像边缘的像差:中图显示的是图像边缘和中间之间的 镜头为例来说明镜头的设计步骤(35毫米相机画面对角线实际长度 为43 2毫米)。首先.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像点来检验镜头的还原性, 像差.下图显示的是图像中间的像差。 以此为标准来评价优化过程每一步的结果。当然,实际的图像比一 个像点要复杂得多.但任意一个图像都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像点组 成的(就像报纸上组成文字的一个个小墨点或数字位图中的像素一 第二步:校正图像中间像差 通常.设计师会先校正图像中心的像差.方法是改变3片透镜 的曲率.通过巧妙的组合达到既校正中心像差又减小边缘像差的目 78 摄影世界200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l ——’I -一 l 一量一+ 一十 参 ・:・:・’1 .i. ≯’‘ … 毫..’ 。一.≥. ・: :  图8.同一像点在蓝光、红光 和绿光下的不同色差情况。 ——l 。 ’l _一 : :一 l 图7.色差校正后的像点图。 千 ’・ …‘ 图2.初始系统中心和边缘的 像点图。 图3.最后一片透镜曲率校正 后的像点图。 十 I 由变量特别合适。因为在这个这个系统中.折射率决定了光线在透 过玻璃与空气的界面时被折射(或弯曲)的程度。折射率越高.光 线被折射的程度就越大。经过大量的排列组合试验.设计师得到了 图5所示的最佳结果。 i 第四步:校正色差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考虑了对绿光下像点像差的校正。而实际 上.透镜对红光.蓝光和绿光的折射率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考 虑对像点进行不同色光下的色差校正。图6给出了同一像点在蓝光. 红光和绿光下的不同色差情况。色差可以用改变透镜的色散系数来控 制,通过巧妙地选择玻璃类型.色差几乎可以被完全消除.但要确保 ——-I 卜 l  透镜的折射率不再改变。这一步骤的结果显示在图7上。从图上可以 看出:像点非常小.对比度仍然很高 但边缘部分略有下降。 第五步:检查加工公差和耀斑情况 …’ 。一 … , ‘一图4所有透镜曲率校正后的 “理想”像点图。 图5.像差校正后的像点图。 镜头设计的最后一步是检查加工公差是否合适和耀斑情况是否 严重。这一步相对简单,但如果加工公差过严或耀斑情况严重.以 前的全部工作就功亏一箦了。 图8是最后完成的镜头光路图。与图1的镜头光路图相比.看 的。这里用改变曲率的方法来校正像差的好处是 它只改变像差而 不影响镜头的焦距。为达到最佳的校正效果,需要同时改变3个透 镜的曲率。因为如果只改变最后一片透镜的曲率.画面的像差 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成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可能被校正了.但边缘的像差会变大(见图3) 如果只改变第一或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上面举例介绍的是一个大大简化的光学系 第二片透镜的曲率.也会有类似的结果。最好的结果是图4. 统.目的是更清楚地向大家介绍镜头设计的基本步骤。实际的设计 和边缘的像差都得到了校正。 第三步:校正图像边缘像差 为了校正图像边缘的像差.仍然用曲率作为自由变量就不适用 了,应重新选择另一种变量。此时.设计师可以从透镜的折射率和 轴向厚度中选择一种作为自由变量。在这个例子中,用折射率作自 过程要复杂得多。比如.实际设计中色差是不能于像差单独校 正的。无论何时色差不能达到要求.整个设计过程只能重新开始。 镜头的图像质量要求越高.重新设计的次数越多。一只高级镜头重 新设计几百次毫不稀奇。 刘玉凤译 2 00 2,7 PHO TOWOR LD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