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 Zong He Lun Tan…………………………………………
基于“治未病”视角的健康管理模式初探
■ 朱智英 袁 珍 杨 慧 喻 玲 陈 广*
————————————————————————————
摘要: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强调对疾病进行预防。健康管理是通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和预防,阳气血等平衡,增强正气,使邪气不得袭。由此可见2000多年
前的我国医学论治“治未病”理念与当今健康管理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可谓是不谋而合。
三、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的融合模式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管理过程。两者在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上不谋而合。本文将探索中医的应用,达到维护和提高全民健康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管理;治未病
————————————————————————————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越来越重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近几十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发展迅猛,健康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有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服务模式的创新之处,受到广泛关注。同时“治未病”理论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价值所在,因此中医理论与健康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互补融合形成符合国情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的兴起源于市场的需要和人类知识的积累,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美国人口老龄化、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病及环境恶化导致医疗卫生需要不断增长与健康相关的生产效率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使得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于是,以个体和群体健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的呼唤下诞生了。目前大多数健康管理机构以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和个人健康计划及改善的指导为主,实施包括健康体检、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分类与评估、健康干预四步曲。
健康管理主要是对处于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的各类人群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和预防,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管理过程。它是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为个体实施以预防为主的干预手段促使非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服务,采取现代生物医学和互联息化管理技术,协助人们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其核心思想与“治未病”理论不谋而合,重于未病先防,并在既病防
变、病后防复中提供预防为主的医疗保障服务。[1]
二、中医“治未病”思想《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我们知道,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健康干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是食疗药膳、精神调节等方面。在许多慢性疾病形成之前,机体早期功能失衡状态未出现明显的疾病状态时,可以加以重视并控制其发展为疾病,
这正是中医“治未病”理念。[2]“
治未病”所涵盖的预防、保健、养生的等重要理论思想,主要是采取预防、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主要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层次。中医“治未病”就是通过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
健康管理实施的四个步骤:健康体检、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分类与评估、健康干预。
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首要部分,是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分类与评估、健康干预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健康体检获得相关体检数据,才能进行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评估风险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干预计划。中医“治未病”强调进行预防,与中医的体质辨识更是息息相关。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治疗方法是基于“证”的基础上的。“证”是基于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气血阴阳盛衰的综合概括,是个体化的诊断结论。因此,辨证论治的原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个体化、人性化的特点。而现代健康管理方案的制订也是建立在个体健康状态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健康体检应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的体检模式,根据个人情况以及所处阶段进行健康体检,从而获取健康体检数据,为后期的健康管理流程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健康档案管理记录着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和西医理化指标获取的体检数据、客户生命体征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与事件。健康分类评估基于健康档案管理提取、评估健康信息,对其分类并纳入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或疾病人群等三类人群中进行动态管理。
最后根据健康评估与分类结果,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通过健康调养、辨体防治和临床诊治来降低危险因
素的影响程度,达到维护和促进人们健康状况的目的。
[3]四、结合“治未病”的健康管理在中医药健康旅游中的
应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不断被社会所接受,并得到强化和认同,将其融入于健康管理,符合健康管理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健康管理的有机结合模式也被引入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之中,在景区或旅游地,开发者不必有自己的医疗机构,也可以为旅客带来贴心的服务,帮游客建立健康档案,辅助游客进行体检、寻访名医、挂号及病后康复等一系列的健康管理。以网络平台、会员制的组织形式,为游客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专业化个体化的健康旅游建议与意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
[2]余皎莹,翁丽丽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初探.健康教育.2014.1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10412015)研究成果。通信作者:陈广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FAXIAN JIAOYU 2018/02 133
“治未病”理论与健康管理的有机结合模式和中医药健康旅游中“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