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烘烦学校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烘烦学校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料益州兼烤市烘烦学校江苏南京中华中学高二下学

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内容:高三生物(选修)全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膳食中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是

A.肥胖 B.脂肪肝 C.冠心病 D.动脉粥样硬化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和K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

+

B.Na和K都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

+

C.Na和K都可随汗液排出体外

+

+

D.K的排出具有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的特点

+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4.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 6.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淋巴因子可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C.效应T细胞还能够释放淋巴因子 D.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是球蛋白

7.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8.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吸收并传递光能的色素,将光能传递给少数叶绿素a,这时,叶绿素a分子所处的状态为

A.被激发、得到电子、强还原剂 B.被抑制、得到电子、强还原剂 C.被抑制、失去电子、强氧化剂 D.被激发、失去电子、强氧化剂

9.用碘液对叶片染色时,发现叶片中仅维管束鞘细胞出现蓝色,而叶肉细胞中无蓝色出现,此植物为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小麦 10.C4植物的维管束外围绕的“花环型”细胞的外圈和内圈细胞依次是

A.栅栏组织的细胞和海绵组织的细胞 B.海绵组织的细胞和栅栏组织的细胞 C.一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D.维管束鞘细胞和一部分叶肉细胞 11.下列哪条曲线反映了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1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

A.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糖类 B.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有机物,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 C.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2,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有机物 D.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O3,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

13.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是

①细胞较大 ②细胞较小 ③叶绿体中没有基粒 ④叶绿体中有基粒 ⑤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少且个体小 ⑥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多且个体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4.在温室中培育绿色植物时,通过增施农家肥料可以提高 A.吸收必需的矿质元素 B.温室中的CO2的浓度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土壤溶液的浓度 15.以下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基因控制的,遵循遗传三大规律 B.由基因控制的,不遵循遗传三大规律

C.不受基因控制,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没有一定的分离化 D.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故F1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16.1982年,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其运用的方法是 A.把牛的生长素基因和大象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入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 B.把人的生长素基因和牛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入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 C.把植物的细胞基因和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入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 D.把人的生长素基因和牛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入到小白鼠的卵细胞中 1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概述错误的是

A.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生产药品和诊断治疗疾病

B.在农业上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性的农作物 C.在业上主要的目的是培育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被污染环境的净化 18.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9.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的共同点是 A.都是在细胞核中完成 B.都是一边转录一边翻译的

C.转录完毕后都不再需要序列的

D.都是通过某些特异性蛋白与序列的结合与否来基因的转录 20.“工程菌”是指

A.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把相同种类不同株系的菌类通过杂交得到的新细胞株系 C.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D.从自然界中选取能迅速增殖的菌类

21.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D.性状稳定、变异少

22.要想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就必须用单个的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B.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C.每一个B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D.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23.内质网内连着核膜,外连质膜的结构特点适于

A.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B.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D.扩展细胞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24.将大肠杆菌从只用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转移到只用葡萄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其细胞内将会停止合

成的酶是

A.半乳糖苷酶 B.青霉素酶 C.淀粉酶 D.谷氨酸脱氢酶 25.下列物质一般不作为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因子的是 A.维生素 B.氨基酸 C.碱基 D.葡萄糖 26.下列属于愈伤组织的是

A.培养离体胚珠所得的细胞团 B.去核卵培养的细胞群 C.杂交瘤细胞增殖的细胞群 D.海拉细胞增殖的细胞群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也含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外显子,只有内含子 C.基因的非编码区通常不起什么作用

D.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序列是位于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核苷酸序列 28.玉米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

A.维管束细胞 B.维管束鞘细胞 C.叶肉细胞 D.保卫细胞 29.下列哪项叙述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 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有多个酶切点 30.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3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生物膜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分子水平

C.不同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变的

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32.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控制好发酵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从控制磷脂合成或使细胞膜受损入手,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以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C.控制碳、氮比例为3:1,可大量繁殖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大量合成谷氨酸 D.控制温度、pH等发酵条件,有利于谷氨酸高效持久的大量合成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33.(8分)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图作出具体分析:

(1)正常人血糖含量稳定在 mg/dL之间。人体血糖含量下降的路径有 、 和 。

(2)饭前(AB段)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刺激血糖的调节中枢是 ,作用于胰岛 细胞,使之分泌 素;并作用于内分泌腺中的 腺,使之分泌 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34.(10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的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 。

(3)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目的基因是 ,受体细胞是 。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输工具”是 。检验受体细胞是否获得抗性基因的理想途径是 。

(4)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

(5)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 。

35. (8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艾滋病病毒HLV-Ⅲ的直径是约l 000埃的圆球(如图)。外面包裹着由脂质组成的膜。这种脂质取之于宿主细胞的外膜,一旦受损,病毒自己不能修复,所以艾滋病病毒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并由糖蛋白拴住这层膜,每个糖蛋白有两种组分:覆盖着膜的GP41和伸出膜外的GPl20。这种由膜和蛋白质组成的被膜包裹着一个由蛋白质P24和P18组成的核。病毒RNA被携带在核内,

具有逆转录能力。此外还有逆转录酶的几个拷贝,其功能是催化病毒DNA的装配。

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是人体的T细胞。在这些细胞中病毒能逆转录形成可以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的双链DNA,并能随寄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传递给后代,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它能再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大量的病毒蛋白质使寄主细胞死亡。从而达到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目的。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约占10%)、血液传播(15%)和性接触传播(75%)。科学研究表明,与艾滋病人及HIV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进餐、打电话、游泳、使用钞票等。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因为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研究出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因此在预防上只能以宣传为主。

(1)使用艾滋病患者用过的钞票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原因是 。 (2)人体一旦染上艾滋病病毒就会终身“拥有”的原因是 。 (3)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研究出治愈艾滋病的药物的主要原因是 。

(4)艾滋病病毒包裹着RNA的P24、P18称为 ,与RNA合称为 。P24和P18具有 、 等功能。

(5)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是 。

36.选做题(8分),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 A.右图示动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如果①是抗体,则该细胞是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抗体的化学本

质是 ,它是在附着于[ ] 上的[ ] 中合成的,由[ ] 进一步加工后,经[ ] 与细胞膜融合而释放到细胞外。

(2)如果该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调节血钾和血钠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

B.下列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

(1)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 有密切的关系。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于 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呈递给 ,使之增殖、分化成 。当该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 消灭,当其进入体细胞内部时,则被相应的 消灭。该过程统称为 免疫。 37. (11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启动于1990年,由美、英和中国等六国的科学家研究。 2000年6月26日,六国科学家绘制出人类基因组框架。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对基因的面貌又有新的发现。经过初步测定和分析,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研究还表明,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同源。人类17号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几乎都可以在小鼠1l号染色体上找到。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它需要测定分析人类 条染色体中的DNA,它们分别是 。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 图、 图、 图和 图。

(2)人类基因组是指 。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个碱基对,其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具体讲是指 。

(3)人类、线虫、酵母等生物有共同的基因,说明这些生物在进化上具有 。

(4)人类基因组蕴藏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具有的重要意义是 等。

38.(5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由主要生产者所进行的某种活动,试据图回答:

(1)在C3植物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发生该过程的细胞有 。 A.栅栏组织 B.海绵组织 C.维管束鞘 D.保卫细胞

(2)编号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该过程发生在 。需要消耗A和 B的生理过程③的名称是 。

(3)C4植物的该活动与图示主要不同点在于 。 39.(9分)图示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 法处理,即用 酶等除去了细胞壁;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方法是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而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 ,然后用 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在 诱导下融合,再经过筛选,就可形成称为 的D。 40.(11分)啤酒的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氧气充入灭菌的麦芽汁,接入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之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输出鲜啤酒。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 (2)在酿酒过程中,如果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调整pH值 C.隔绝空气 D.加新鲜培养基 (3)在生产的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 (4)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 期产生的 代谢产物。 (5)啤酒酵母菌在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的生存斗争属于 斗争,该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

(6)有的啤酒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独特的啤酒风味依然未变。这是由于该种酵母菌的 保持未变。 (7)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请把发酵罐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在右图中描绘出来。

41.(4分)用未感染过S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B做实验(如下图)。

(1)两周后,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B鼠能保持正常,其原因是 ;A鼠死亡,其原因是 。

(2)如何利用B鼠救治患病初期的A鼠? 。

(3)假如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二天就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死亡,原因是 。 42.(6分)现有A、B两份尿液,其中一份是正常人的,另一份是糖尿病患者的。请设计一个实验将它们区分开来。

(1)实验原理: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当葡萄糖与 试剂反应时,就会生成 色沉淀。 (2)实验器材:(略) (3)实验方法(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4)实验现象和结论:如果出现 现象,就表明该尿液是糖尿病患者的。

江苏南京中华中学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A 6.D 7.A 8.D

9.B 10.C 11.B 12.A 13.C 14.B 15.B 16.B 17.C 18.A 19.D 20.C 21.B 22.D 23.C 24.A 25.D 26.A

二、多项选择题: 27.BCD 28.BCD 29.ACD 30.ABC 31.BCD

32.ABD 三、非选择题:

33.(1)80~120 糖类的氧化分解 转变为糖元 转变为脂肪、蛋白质等

(2)下丘脑 A 胰高血糖 肾上腺 肾上腺 34.(1)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

(2)

(3)抗虫基因 棉花的细胞 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用棉铃虫侵害转基因抗虫棉 (4)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平衡) (5)基因突变

35.(1)因为艾滋病病毒的最外面是一薄层来自于寄主细胞的脂质,一旦受损,病毒自己不能修复。所以艾滋病病毒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存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因为艾滋病病毒能逆转录形成可以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的双链DNA,并随寄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传递给后代,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

(3)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

(4)衣壳 核衣壳 保护病毒的RNA 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

(5)

36.A.(1)效应B B细胞或记忆细胞 球蛋白 ⑤内质网 ⑥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②小泡 (2)④线粒体

B.(1)结构特点 非特异性 (2)抗原决定簇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和效应B细胞 抗体 效应T细胞 特异性

37.(1)核苷酸序列 24 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 遗传图 物理图 序列图 转录图

(2)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A—T,C—G配对 (3)共同的原始祖先

(4)诊断、治疗疾病,了解基因的控制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个体的发育和生物进化等(答对两条即可) 38.(1)A、B、D

(2)水在光下分解 类囊体 C3的还原 (3)CO2的第一次固定

39.(1)酶解 纤维素酶、果胶酶 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 产生新的细胞壁 植物组织培养

(2)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胰蛋白酶 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 杂交瘤细胞 40.(1)兼性厌氧型

(2)C (3)出芽生殖 (4)稳定 次级 (5)种内 稳定期 (6)DNA

(7)每条曲线连标注1分,共2分,曲线只要趋势正确即可。

41.(1)B鼠已经具有对S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A鼠未注射S疫苗,不具有免疫能力

(2)提取健康B鼠的血清,注射给患病初期的A鼠 (3)B鼠尚未产生足够的抗体 42.(1)斐林(或班氏) 砖红色

(3)第一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尿液2mL(或0.1mL); 第二步:分别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2mL(或班氏试剂1mL),混匀;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煮沸1-2min。 (4)砖红色沉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