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1.3 区域发展差异课时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1.3 区域发展差异课时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来源:化拓教育网
区域发展差异

读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②处的正确叙述是( )。

①位于祁连山地的北面,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在黄河以西而得名 ②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农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 ③交通位置重要 ④有西北重要的石油产地玉门油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③处盛产长绒棉的自然条件是( )。 A.云量多,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 D.日照强,水分充足,土壤适宜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位于河西走廊,在祁连山脉的北面,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在黄河以西而得名,交通位置重要,有西北重要的石油产地玉门油田。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位于塔里木盆地,盛产长绒棉的自然条件有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 答案:1.C 2.B

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完成第3~4题。

3.该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4.该省的主导工业是( )。 A.机械制造 B.有色冶金 C.能源工业 D.轻纺工业

1

解析:第3题,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第一产业。第4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主导工业是能源工业。 答案:3.C 4.C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气象资料表。据此完成第5~6题。

气候要素 光照 热量 水分

5.由表中信息可知,此地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B.两广丘陵 D.华北平原

具体内容 在1 400~2 300小时 年均气温14.5~22 ℃, 生长期长 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 mm, 且地表水丰富 优势 光合作用强 一年两至三熟 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6.由上题可知,该地( )。

A.低山丘陵广布,宜发展苹果、柑橘等经济果林 B.鱼塘—台田模式是最佳的农业发展模式 C.大力发展水电,可解决能源不足现状 D.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解析:第5题,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地年均温不低,降水量丰富,能达一年两至三熟,应为我国的南方地区,且地表水丰富,排除A项;日照时数很长,排除C项。故选B项。第6题,南方低山丘陵区可种植柑橘、甘蔗等,苹果为暖温带水果,鱼塘—台田模式为黄淮海平原低洼地的治理模式,C项说法太过于绝对,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 答案:5.B 6.D 读图,完成第7~9题。

7.图中①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C.土壤、光照 A.水源 C.地形

B.水源、地形 D.热量、水源 B.海陆位置 D.土壤

8.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9.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2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省区轮廓、山河分布可知,①为内蒙古的河套平原,该地降水较少,农业发展主要靠黄河水的灌溉;②处是青藏高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④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地势是其形成和②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③地是横断山区,和东北林区相比,纬度低,降水较多,相对高差大,树种更为丰富。 答案:7.B 8.C 9.C

10.(研究性学习)上海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相约乘船沿长江从上海到重庆,感受长江的自然魅力,分析东、西经济发展差异,了解规划中的沪渝沿江铁路。下面是他们收集的相关材料。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七个省市,全长2 116千米。 材料二:2008年我国部分省市经济数据统计表。

GDP (亿元) 人均 GDP(元)

(1)沪渝沿江铁路经过的省市中,属于东、中、西经济带的各有几个?( ) A.2,3,2 C.3,2,2

B.1,3,3 D.2,2,3

西部 东部 上海 江苏 安徽 江西 湖北 四川 重庆 13 30 8 5 10 11 5 698 024 116 293 600 025 098 95 049 36 241 11 780 12 504 15 104 11 008 16 014 (2)结合材料二,说明沿江铁路沿线的东、中、西经济差异及原因。

经济差异 原因分析

(3)(多选)长江流域内部差异明显,下列关于其区域合作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够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B.能够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的优势,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 C.能够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D.能够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解析:沪渝沿江铁路经过的七省市中,上海和江苏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安徽、江西和湖北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四川和重庆位于西部经济地带。根据七省市经济指标,对比可知,东部省市经济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落后,这与各省市的地理区位、自然与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长江流域的合作意义,要从区域差异与联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1)A

中部 较发达 3

(2)

西部 经济落后 差异 地处西南边陲,地势高,原因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经分析 济技术水平低 (3)ABCD

中部 地江中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东部 发达 地江入海口,地势平坦;长江航运和海运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