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和谐平等新关系另眼相看爱无声

和谐平等新关系另眼相看爱无声

来源:化拓教育网
辛勤园丁

和谐平等新关系 另眼相看爱无声李春香

(广西桂林平乐县二塘周塘中心小学,󰀁广西󰀁桂林542403)

摘要:都说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可见,教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了。

关键词:和谐;平等;另眼相看一、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首先就要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即要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既然是朋友,就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是宽容和谐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受儒家学说等的影响,强调伦理规范,“言而不称师谓之(叛),

背叛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的这段话大概要说是中国师生关系的极好写照了。教师常常以“闻道有先”,“术业专攻”自居,因而理所当然站在高高的位置上,对学生颐指气使,教师的权威不容轻视,教师的命令不容置疑,极少能确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认为小学生是“迷途的羔羊”,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一味的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其实,并不是这样,教育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有思想,有见地的活生生的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信任是一剂通心的良药,把孩子当朋友看待,他才会主动让你走进他的心扉。

在我的教学中,我以开放的心态,跟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一起打乒乓球,一起跳绳,一起唱歌,使自己也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印证了彼此的存在。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常让他们给自己提些建议,褪去权威,放下架子,以令人温暖的接受性方式聆听他们的心声,使自己与他们的心理由于情感的贴近而获得了理解。

如果没有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绝对不会对你倾吐心声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蕴含潜力的人。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心交心,真诚的帮助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爱戴,教师的教育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另眼相看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看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是金,是飘荡在孩子心中的快乐音符。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得到老师的支持,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渴望得到老师权威的认可。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权威性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也是父母无法替代的。他们希望上课的时候,老师关切的目光会投向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会及时地伸出援手拉自己一把。

南京市赏识教育思想的创立者周弘说:“不会赏识孩子的210

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不会赏识孩子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因为他们没有满足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正是用赏识教育,他历尽艰辛把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哑少年大学生,并将成功个案推而广之,培养出一大批早慧儿童。乾隆皇帝为什么喜欢和珅?他也知道和珅有很多不是,但他若把和珅杀了,谁来赏识他?谁来让他心里热乎乎的,甜丝丝的?唯有和珅!古代帝王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学生呢?

小学生有好表现,喜表扬的心理。从这点出发,我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量让这些“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如现任的一年级中,对于刚从学前班升上来的孩子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由于小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写好的,特别是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笔画,我都会圈出来,在旁边写个”,或对他说:“这个写得好,其实你很能干,写得挺好的,其他的也能像这个一样认真写相信相信你一定会把字写漂亮的!”学生听后,小脸蛋红扑扑的,拿着作业本又回座位认真地写起来。慢慢地,孩子们的字有了很大的改观,写得越来越好了,同事都夸我们班同学的字写得工整漂亮呢!这得缘于每次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真诚地鼓励他们,对于进步特别大的学生,我还热情地赞扬他们:“啊,写得这么好,老师差点认不出是你写的了!”这样一来,让写得好的同学更喜欢写字了,帮助写得不好的同学树立起“我也能写得好”的自信心,别让写字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兴趣。

只有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才会欣赏他们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才会发觉学生的可爱之处,才会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刺痛;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打击;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鼓励和表扬是一缕清风,能重新扬起信心的风帆;是一泓清泉,能滋润濒临绝望的心灵;是一座桥梁,能架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爱和真诚。老师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应该给予他们力量,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也许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三、爱心滋润细无声

没有爱心的教育,是失去水分的教育,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在一份对学生进行调查的报告中,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

“好!辛勤园丁

浅谈说课李菊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白沙小学,云南󰀁禄丰󰀁651205)

说课就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一、说课的要求1. 说课标主要说两点:

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 说教材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 说学生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

4. 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

5. 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6. 说程序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的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说课的内容是“六说”

二、 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

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老师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可见,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魅力,更受欢迎。

北京通州二中的优秀教师李圣珍,就是秉承着“自由之品质,博爱之精神”的人性教育精神,把一个个“无可救药”的“问题孩子”培养成才的。在拯救“疯孩子”马月的故事中最能体现她的母爱教育,她以完全无私奉献的心灵,对马月的妈妈说:“孩子要上天堂,我跟着去,孩子要下地狱,我陪到底!”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心啊!

被重视,被关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对学生尤是这样。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一个缺乏爱心的老师会毁掉学生。教育没有秘诀,如果说有,那就一个字“爱”;教育没有捷径,如果说有,那就是“爱之路”。因此,要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当教师的爱流入孩

子的心田时,他们就会把师爱化为对知识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封闭的心扉敞开来沐浴阳光而茁壮成长。学生有病我常带他们去看,连最捣蛋的学生也不例外,让他懂得老师没有歧视他,是一样关爱他的,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来促进学习。有个学生家庭不和睦,父母闹矛盾,对她关爱少,她向我倾诉,我的关爱使她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又恢复了活泼的天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建立尊重、信任、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欣赏、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爱是无声的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培养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才能真正与学生一道成长,永葆教师的教育青春!

参考文献

[1]《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王东华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年1月北京第一版

[2]《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周兴望李喜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

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