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竞赛练习题

阅读竞赛练习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爱的教育》在第三章里《女教师十》里,老师生病了,由谁来代课。( )

(1)、克洛弥夫人 (2)、卡洛斐怕先生 (3)、安利柯 2、《爱的教育》的作者用近几年写成。( ) (1)、5年 (2)、10年 (3)、15年 3、《爱的教育》主人公是谁。( ) (1)、安利柯 (2)、克洛弥 (3)卡洛斐 4、《爱的教育》这奔书作者从几年级开始写起。( ) (1)、三年级(2)、四年级 3)、五年级 5、《爱的教育》合书共几篇文章。( ) (1)、50篇 (2)、100篇 (3)、150篇

6、《爱的教育》第三章《感恩》里,主要是写对谁的敬爱的?( ) (1)、父亲 (2)、母亲 (3)老师 7、在《爱的教育》第一章《我们的先生》里,先生叫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

(1)、读书 (2)、听写 (3)、默写 8、在《爱的教育》里《少年爱国者》中的少年是被谁卖给戏法班子。( )

(1)、人贩子 (2)、父母 (3)朋友 9、在《爱的教育》里《少年爱国者》中的少年把什么掷到说自己国家坏话的人脸上。( )

(1)、书本 (2)、垃圾 (3)、铜钱 10、在《爱的教育》第十章《最后的试验》中讲的是什么试验。( ) (1)、口答试验 (2)、动手试验 (3)、嗅觉试验 11、、在《爱的教育》里《助教师》里的代课的教师上课时课堂纪律怎样。( )

(1)、安静 (2)、吵闹 (3)、一般

12、《爱的教育》原名是( )1)、《心》 (2)《泉》 (3)《爱》

13、在《爱的教育》作者是哪国人。( )(1)、美国 (2)英国 (3)、匈牙利

14、《爱的教育》采用什么体。( )(1)、散文体小(2)、日记体小说 (3)诗歌小说

15、《爱的教育》讲述谁的成长故事( )(1)、安利柯 (2)、克洛弥 (3)卡洛斐

16、《爱的教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 )(1)、男孩 (2)、女孩

17、《爱的教育》的作者是( ) (1)、亚米契斯 (2)、冰心 (3)费奥多夫 18、《爱的教育》写于哪年。( ) (1)、1888年 (2)、1886年 (3)、1887年 19、记载安利柯 几个月的学生生活( )

(1)、8个月 (2)、9个月 (3)、10个月 20、《爱的教育》的作者于哪年病势。( ) (1)、1908年(2)、1909年 (3)、1907年 22、下列名单中谁是《爱的教育》的班长() A、那格 B、 安利柯 C、戴洛西 23、《爱的教育》中谁的外号叫“小石匠” ( ) A、柯礼智 B、安东尼 C、潘克希 24、潘克希是一个( )的儿子 A、铁匠 B、木工 C、魔术师

25、《爱的教育》记载的是( )年级学生的事情。 A、三 B、四 C、五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_。 2、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_____。 3、写出一部高尔基写的作品《 》。

4、三国时,刘备的属国叫_____,曹操的属国叫____________。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_____的《出师表》。 6、九寨沟位于我国________省。

7、 《史记》的作者是( ),你写出其中的两个小故事( )( )

8、写出几个写人有学问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粉妆玉砌”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

10、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1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是一代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水浒传》讲述的是我国( )朝代的事情。你写出你最印象最深的两个人( )( )。 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一花独放不是春,( )。 C、黄鼠狼给鸡拜年————( ) 歇后语连线。

十五只吊桶打水 百发百中 千里送鹅毛 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 黄土变成金 八仙过海 礼轻情意重 包公断案 自卖自夸 万众一条心 各显神通 神手 把人看扁了 综合知识填空。(36分)

1、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请问:其中的五岳是指: 2、“岁寒三友”是指: 3、“文房四宝”是指: 4、“四大发明”是指:

5、《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20分)

1、暖风熏得游人醉,( ) 作者:( )

2、(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 3、生当( ),死亦( )。 作者: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 5、( ),白雨跳珠乱入船。 作者: 一、拼音部分。

1、按要求安顺序填写字母。4 分 A 、C 、 、 、G;o p 、 、 t .

3、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4分 (1)“B、o、e、y、u、<”都是单韵母音节。 (2)“y n n、xi ng 、sh n o、di n”这些音节连写时都得用隔音符号。 (3)标声调的规则是:“先标B、o、e,再标i、u、<,i、u并存后边标。”

(4)“我是小学生。”这句话按音序排列是“生是我小学。” 二、字词部分 1、按要求填空。

“瞥”字:部首是( ),共( )画,第十三画的名称是( )。 “爽”字:部首市( )或( ),结构是( ),第二画是( )。 “鼎”字:部首是( ),数笔画查( )画,组成一个描写人

多的成语是( )。 2、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 )不敌众 调兵( )将 一( )而起 各( )己见 得意( )形 斩钉( )铁 遍体( )伤 举世( ) 3、改错别字

暑假里,我和小虹两带着草帽,骑着自行车,绕着古城转了一大圈。 ( )

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了一夜,青晨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 ( ) 4、选词填空。4分

居然 果然 突然 偶然

a、我早听爸爸说雷立岩很陡,一到那里,( )如此。 b、我被这( )的变化搞得手无足措。

c、这次数学竞赛题目很难,而他( )获得了一等奖,真不容易。 d、一向忠厚老实沉默寡言( )也会讲几个故事让大家轻松以下。 5、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a、( )白骨精千变万化,妖怪( )妖怪。 b、正( )博览群书,才智超群。

c、黄盖的船里面( )兵士,( )粮食,( )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

6、仿照例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节日焰火(五彩缤纷) 魔术师的手( ) 零存整取( ) 彩色电影 ( )

愚公之家( ) 泰山观日出( ) 爬山比赛( ) 逆水划船 ( ) 雷雨之前( ) 千里通电话( ) 三、句子部分。

1、修该病句。(改在原句上)4分 a、听这个故事,不得而同地笑起来。

b、农贸市场里有西红柿、西瓜、青菜、土豆、梨等蔬菜。 c、我不小心把一位同学撞倒了,连忙把他扶起来,要求他原谅。 d、傍晚,同学们连续来到学校参加营火晚会。 2、缩句。2分

a、欢乐的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b、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王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 3、照样子,改写句子。8分

a、例:高山的云杉、红桦和松树笔直地挺立着。

高大的云杉、红花和松树,象一跟擎天柱威武挺立。 火光照亮了董存瑞坚毅的脸。

b、例:我们应该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我们怎么不应该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呢? 我们非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可!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4、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2分

a、我的奶奶很节约, (夸奖) b、两只小鸟在柳树上, (拟人) c、我很急, (比喻) d、太阳出来了, (排比) e、 (祈使句) f、 (设问句) 四、阅读部分。31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炸药包放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 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夫包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 , 。一群 的小先队员,相互扶着肩, , ……

2、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米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里呢?他两次把炸药包防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按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第一拉导火索。导火索 哧哧 地冒着火烟 闪着火花 火花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1秒 2秒 他象巨人一样挺立着 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起高喊者:“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补上文中空缺的标点符号。

(2)“万分紧急的关头”指的是 。 (3)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董存瑞炸暗堡动作的词语,用~~画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语句。 (4)用“提几个问

题,再把答案串联起来”的方法概括文章的大意。

守林人

“八仙桌子”自然保护区是天津市的最高点。每一个登上保护区顶峰的人,都会对那里的守林人肃然起敬。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时近黄昏,我们终于登上了海拔一千多米的顶峰。山巅上有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这就是守林人邓福春和李世春办公、休息的地方。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大自然保护区资源非常丰富。三万亩林子简直就是林海,不仅有松树、果树,还特别适合次生阔叶树生长。这里还有两百多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森林中有很多野生动物,地上跑着狍子、狐狸、豹,树上有几十种鸟在鸣叫。 谈了一会儿,突然雷声滚滚,闪电霍霍,风雨大作。“场部,场部,山上有暴雨雷电!”李世春抄起报话机叫道。“密切注意山林情况!”场部命令。话音未落,又是一道闪电,一声闷雷,仿佛要劈开我们所在的这座山峰。放下话机,老少二人走出小屋,仔细地观察这山林,

他们的身影在雷雨中晃动……

山美,森林美。看林人——普通农民,成年累月辛勤地守卫着大山。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山里的一切才显得更美丽。这样的守林人,怎么不是人肃然起敬呢?

(1)文中“肃然起敬”得意思是 。作者对守林

是 。(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概括各段落大意。

(3)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一个“!”的句子把意思写出来。 一、选择题:(有的不是单一选择)20分

1、按音序给“我爱祖国好河山”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1) 我祖 国山河好爱 (2) 爱国好河山我祖 (3) 爱国好山河我祖 (4) 爱国好河我山祖

2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1)一念之差 一差二错 毫无差别 (2)鬼使神差 钦差大臣 应付差事 (3)差之毫厘 参差不齐 差三错四 (4)屡出差错 毫无差别 差强人意 3、下列汉字笔画,笔顺正确的是( ) (1)“长”字共5画,第三笔是横。

(2)“魂”字共14画,第三笔是撇折。 (3)“凹”字共5画,第四笔是横折。 (4)“肺”字共8画,第5笔是横。 4、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

(1) 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 (2) 教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3) 他走路的样子很像我爸爸。

(4)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梨儿像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5、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1)各抒己见 心旷神怡 名副其实 人声鼎沸 (2)神机妙算 从容不迫 阴谋诡计 身临其境 (3)漫不经心 逃之夭夭 郁郁寡欢 无微不至 (4)穿流不息 前所未有 斗志昂扬 爱不失手

6、依次填入下列各方框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许多年以后,这一带的人们还( )地传说这当年刘家敏的奋战情形。

(2)小明的悟性特别好,张老师才上了第一节课,张老师讲课的样子,小明就能模仿得( )。

(3)他所描写的事物,往往给人以一种( ),历历如绘,须眉毕现,仿佛可触可摸的印象。

(4)站在龛里的那两个小童和那尊柳树精塑像,是那样逼真传神,真称得上是( )之作。

A、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 惟妙惟肖 C、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 D、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鬼斧神工 7 、选出词语修饰不当的一项。( ) (1)茫茫的大海 茫茫的草地 茫茫的云雾 (2)浓浓的茶水 浓弄的情思 浓浓的色彩 (3)隆隆的雨声 隆隆的鼓声 隆隆的掌声 (4)冷冷的声调 冷冷的面孔 冷冷的眼神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当好好订正这道题。 (2) 从这套厚厚的知识丛书中,使我获得了不少的课外知识。 (3) 学习是否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

(4) 标点用得恰当,不仅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在一定的语境里,还能代替文字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9、下面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风雨交加 交头接耳 (2)锐不可当 当之无愧 (3)漠然置之 漠不关心 (4)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10、下面每个词语中的4个词,声调和结构都不同的是( ) (1)万马奔腾 (2)随遇而安 (3)字里行间 (4)山明水秀 二、填空。58分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在以前我们还学过它的课文

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他的作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部即可)4%

2、“唐宋家”有: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3% 3、请根据下列要求,按春、夏、秋、各写一句古诗。8% 春: 夏: 秋: 冬: 4、根据句子的意思,用“望”字写九个词语,再填入句中括号里。(不能重复。)(9%)

①老班长( )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变成个钓鱼钩。

②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主力远去的方向。

③对未来,他充满了( )。 ④家里虽穷,但他非常( )读书。 ⑤他读书的( )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⑥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共同( )。 ⑦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没有( )。

⑧去北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 )已久的一项活动。 ⑨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 ) 5、 照样子,成语接龙(4%)

例:洗心革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握手言欢 —→ ( ) —→ ( )

—→ ( ) —→ ( ) 6、 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8%) 一箭双雕( )飞蛾投火( ) 水落石出( )画蛇添足( ) 虎头蛇尾( )掩耳盗铃( ) 过河拆桥( )螳臂挡车( ) 7、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6%)

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

猪鼻子里插大葱——( )太平洋的——( )

大姑娘上轿——( ) 起重机吊鸡毛——( )

8、用“客”组成词,并用( 客)填空。5%

(1)地位高贵的客人( ) (2)素不相识的客人( ) (3)远道而来的客人( ) (4)不经常来的客人( ) (5)游山玩水的客人( ) (6)购买东西的客人( ) (7)搞政治投机的人( ) (8)专门搞暗杀的人( ) (9)去茶馆喝茶的人( ) (10)去寺院烧香的人( )

9、把下面提示的“农历的日子”和“节日名称”、“民间习俗”完成填空。7%

农 历 节 日 习 俗 _____ ___ 春节 恭贺新禧 正月十五 元宵 _____________ 五月初五 ____ 吃粽子,赛龙舟 ________ 七夕 情侣相会 ________ 中秋 赏明月,吃月饼 九月初九 ____ 登山,看望老人 _________ 腊八 收,吃腊八粥 10、照样子,写句子。4%

例:假如我是春雨,我将滋润大地万物。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22% 风雨中的三轮车

袭而来的夏日风呜呜地叫着,时而紧帖地面,将街头的纸屑高高扬起,时而窜上天空,将一朵朵黑羊般的云絮赶到一块儿。于是,天色迅疾阴沉下来。顷刻间,qing pen da yu ( )从天而降。急雨如箭,行人躲在屋檐下,仰望着墨泼的天空。就在这时,“叮铃铃……”驶来一辆棕色的三轮车,它像惊涛骇浪中【飘荡 漂荡】而来的小船。

“上车……每位两元。”三轮车工人迎着风雨【呼叫 呼喊】。 困在雨中的行人zheng xian kong hou( )地登上车。棕色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唱着欢乐的歌。

“叮铃铃……”这位年轻的三轮车工人,蹬着车,绕城一圈后就要返航了。

霎时,他仿佛忆起大街拐处,还有三双you yu ( )的黑眼睛。他们蜷缩在屋檐下,小小的单衣早已被雨水溅湿,只有紧楼在怀里的小书包还没沾上一滴水。

“掉头!”年轻的三轮车工人在风雨中yi wu fan gu( )。 “叔叔,……我,我们……没钱…… ”三个孩可怜的声音在颤抖。 谁说我们认钱不认人 年轻的三轮车工人愤怒地大叫 我不要钱 这沙哑的声音撕开雨帘 在与暴雨的碰撞中闪着光芒

在这座被夜色笼罩着,被短暂的暴雨控制的小城中,这辆三轮车严严地垂下湿透的帆布,载着三个小孩,穿过风雨,向前驶去,一路留下一串新歌。

1、 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出词语。4%

2、 给第8自然段加上标点。3% 3、 【 】中画出正确的词语。 2% 4、 按要求填空。

(1)仿照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再各写四个词语。 4% 急雨如箭 惊涛骇浪

5、“小小的单衣早已被雨水溅湿”改为“把”字句。1%

6、“只有紧楼在怀里的小书包还没沾上一滴水”,读这句话,你的心情怎么样? 1%

7、指出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2%

a、“叮铃铃……”这位年轻的三轮车工人,蹬着车绕城一圈后就要返航了。( )

b、“叔叔,……我,我们……没钱……”三个孩子可怜的声音在颤抖。( )

8、 短文中有很多比喻句和拟人句,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 2%

9、 假如你是三小孩中的一个,被三轮车工人送到了家,分别时,你打算怎样对三轮车工人说。

一、古诗增色(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10分

(1)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 (2)( )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 )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 )雀桥边野草花,( )衣巷口夕阳斜。 (5)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6)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7)()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8)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9)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天。 二、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16分 (1)(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凑双成对(填上双句成语的另半句)。 12分

一夫当关,__________ 人非圣贤,__________ 不鸣则已,__________

人之将死,__________ 三十六计,__________ 三军易得,__________

__________,后人乘凉 __________,必有一伤 __________,近墨者黑

__________,败兴而归 __________,近在眼前 __________,败絮其中

四、补歇后语8分

茶壶煮饺子——_________________ 哑巴吃黄连——_________________ 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__ 秋后的蚂蚱——_________________ 歪嘴和尚——_________________

隔着门缝看人——________________ 水中捞月——_________________ 马尾穿豆腐——_________________ 五、动物聚会(写出动物的名称)。10分

( )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扑火——自取灭亡 ( )哭( )——假慈悲 ( )屁股——摸不得 热锅上的( )——团团转 ( )过街——横行霸道 ( )尾巴——长不了 (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上树——全靠一张嘴 骑( )看唱本——走着瞧 四、两两相对(写出相对的字、词)16分

有( )同享,有( )同当 ( )有所思,( )有所梦 ( )无双至,( )不单行 当局者( ),旁观者( ) ( )则改之,( )则加勉 ( )易挡,( )箭难防 ( )之即( ),( )之即( ) 五、写写成语12分

写出表示心情紧张的成语4个:

写出表示春光明媚的成语4个: 写出表示寒冬腊月的成语4个: 六、小小阅读8分

伫()立在壶口瀑布前,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目睹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她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为她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她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激动„„我的整个身心已经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 黄河!哺( )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我真希望时间凝( )固在这里,让我在这里呆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 )取更多的营养。 1、 请在( )内注上拼音。2分

2、 请将文中画“——”的句子缩成最简单的一句话。3分 3、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用那句诗来形容是最确切的? 3分 七、猜猜岁数8分

以下两副寿联分别是苏轼和乾隆写给两位寿星的,猜一猜,这两位寿星分别是几岁?

1、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岁 2、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岁 一、基础知识积累(共4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河堤(dī) 匣子(xiá) 空隙(kòng) 解剖(pōu) B. 纸屑(xiâ) 阻挠(rǎo) 行列(háng) 一刹(shà)那

C. 追悼(diào) 粘(nián)稠 动弹(dàn) 可恶(wù) D. 塞外(sài) 粗糙(cāo) 破绽(dìng) 粗犷(guà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火速 火光 灯火 火红 B.出口 伤口 口才 口技

C.报名 名医 名著 名贵 D.发货 发炮 发芽 蒸发

3、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是( )组。(1分)

A、磨练——意志 珍惜——粮食 坚持——真理 提高——效率

B、发扬——传统 精致——表演 发生——冲突 发展——生产

C、感情——深厚 爱护——老人 声音——低沉 爱戴——儿童

D、改进——方法 改善——生活 改正——缺点 改变——面貌

4、为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修饰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五年级的学生张晓松听说母亲心脏病复发被送进医院后,______奔去。应填入修饰语是:①立刻 ②箭一般地 ③向医院 ④使出全身力气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③②④ 5、\"鼎\"字共____画,其中第6画是____;用音序法应查___,读音为____。(2分)

6、与“笔:写字”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对词是( )。(1分)

A、布:织布 B、棉花:纤维 C、船:运输 D、医生:病人

7、照样子,成语接龙(2分)

例:洗心革面→ 面目全非→ 非同小可→ „„

握手言欢→( )→( )→( )→( )

8、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2分)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

流芳百世(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 伶牙利齿( ) 9、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2分) 例:杜鹏程(鹏程万里)

王任重( ) 刘海栗( ) 丁慧中( ) 焦若愚( ) 10、判断、下列各句不是病句的,请在括号里打“√”,是病句的请在原句上修改。(5分)

①万里长城、赵州桥、黄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 )

②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所以上语文课我总是特别用心。 ( )

③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 )

④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集了许多植物和昆虫标本。 ( )

⑤方辉同学被光荣地评为黄州区“三好学生”。 ( )

11、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列的事物吗?请从下面事物中选择2个写诗句。(4分)

A、庐山 B 、柳树 C、小草 D、春雨 E、西湖 F、梅花 G、泰山

12、给句子加标点,使句子意思与括号中的要求相符。(3分) (1) 王 红 李 燕 参加 演 出 了 (别人向王红说)

(2) 王 红 李 燕 参加 演 出 了 (陈述两人都参加演出了)

(3) 王 红 李 燕 参加 演 出 了 (王红告诉别人,李燕参加演出了)

(4) 王 红 李 燕 参加 演 出 了 (王红喊李燕参加演出了)

13、请将下面的惯用语填入相应的括号中。(只填序号)(4分) ①门外汉 ②阶下囚 ③糊涂虫 ④智多星 ⑤三脚猫 ⑥东道主 ⑦老油条 ⑧主心骨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2、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8、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14、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短文的括号内。(2分)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 )淡水只占2.53%。( )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 )占淡水总储量的0.31%。( ),万物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当务之急。

备选词语:①而 ②因此 ③其中 ④只 ⑤可见 ⑥仅 ⑦这样 ⑧从而

15、找出词语的照应关系,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2分) ①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_________。 ②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__________。

③__________对马路正如狭窄对小道。 ④_________对山峰正如低陷对山谷。

16、按要求变换句式。(每句1分,共7分)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间接叙述)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用慈祥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锅炉和刚吊上甲板的大木箱。(缩句)

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2分) 改为肯定句: 改为反句问:

⑥将句①是伟大的文学家。句②是是杰出的军事家。(1分) 合成一句话:

17、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1分)

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

②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 )

18、给下面的文字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使其成为不同意思的两句话。(2分)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抗洪前线流行的人“人在堤在”这句话的意思是( )(1分)

A.如果在堤上有人,大堤就会存在 B.只要大堤存在,大堤上就有人

C.如果人不在,大堤就保不住了 D.只要我们在,就会全力保住大堤

二、阅读能力。(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共38分) (一)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文中用“落”而不用“停”,因为“落”更能准确地写出停歇燕子

的姿态。(2分)

2、用“ ”线画出最能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1分) 3、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春景图: 作衬, 作谱,

作符。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4分) (二)

我爱水,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 )的天,( )的云,( )的花,( )的树。

湖是 甲,层层波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湖是 乙,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 湖是 丙,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人坐在湖边,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小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面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来到的时候最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到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日是否精彩吗?那“哗啦”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

2、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2分)

3、短文甲、乙、丙中三处最准确的应分别填写( )(2分) A.软的 硬的 活的 B.活的 软的 硬的 C.软的 活的 硬的 D.硬的 活的 软的 4、“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这句话在文中是个 句,起 的作用。(2分) 5、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划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6、读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①作者喜欢湖,既喜欢静静的湖,又喜欢雨中的湖。( ) ②“哗啦”的雷鸣般的“掌声”指的是雨声。( ) (三)鲁迅爱惜时间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在三十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大家知道鲁迅有天才,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了。”他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 得来的。鲁迅为了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了。有病的时候,他还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微好了一些,就动手做了起来。在他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仍然拼命写作和翻译文章。他临死的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篇序言。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浪费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一秒钟。 1、 将句子填写完整(2分)

他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 得来的。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1分)

3、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鲁迅爱惜时间的?(2分) ① ②

4、请你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2分) ① ②

5、续写句子(2分)

鲁迅先生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我说:“ 时间,就等于 ”

6、请你写出一个名人珍惜时间的例子(字数不超过25字)(2分): (四)月夜

入夜,由于刚下雨不久,街道尚未干透,树叶上盈满雨珠。天边布满蓝黑色的云朵,仿佛是谁给天空泼满了墨。慢慢地,乌云越来越少,露出明亮的云缝,黑暗中有了光明。月亮悄悄地出现在天空,月光如水。月儿很小,如一个光芒四射的金盘子。她周围的乌云像几缕轻纱,时而遮住她美丽的脸庞。月亮总是那么忧伤,又那么富有诗意。 雨后很静,仰望已呈深蓝的天空,稀稀疏疏的星星隐隐约约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辉。不一会儿,月色朦胧。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大地上,照在江面上,微波粼粼,银光闪闪。月光,照亮了大片的河水,

轻抚着大地上一切事物。放眼望去,眼前景物好似一幅淡色的月夜水墨画。

这是一篇描写月夜的短文,写得比较精彩,请你阅读后简要分析一下它写得好的理由(至少四个)。(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