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鼙鼓读音

鼙鼓读音

来源:化拓教育网

鼙鼓的读音是:pí gǔ。

鼙鼓的拼音是:pí gǔ。 繁体是:鼙鼓。 结构是:鼙(上下结构)鼓(左右结构)。 注音是:ㄆ一ˊㄍㄨˇ。 简体是:鼙鼓。

关于鼙鼓的造句

1、乍听得鼙鼓齐鸣,杀声四起,清军开始大举攻城。  

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3、鼙鼓声声,夜雨淋林,李隆基的深情,安禄山的壮志,是否拥有钧天之能,便可以乘风破浪济沧海?  

4、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下归元。  

5、三军齐整,陈势以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  

鼙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喧天。鼙鼓[pígǔ]⒈小鼓和大鼓。古代所用;古代乐队也用。

二、引证解释

⒈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引《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吕氏春秋·古乐》:“有倕作为鼙鼓鐘磬。”《六韬·兵徵》:“金鐸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清王韬《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陈毅《寄耿星同志》诗:“黑非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三、网络解释

鼙鼓鼙鼓,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ígǔ,是中国古代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古代乐队也用,如:《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综合释义:是中国古代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古代乐队也用。《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吕氏春秋·古乐》:“有倕作为鼙鼓鐘磬。”《六韬·兵徵》:“金鐸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清王韬《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陈毅《寄耿星同志》诗:“黑非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网友释义:鼙鼓是中国古代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古代乐队也用。汉语大词典: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周礼·春官·钟师》:“掌鼙鼓缦乐。”《吕氏春秋·古乐》:“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六韬·兵徵》:“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弦之契。”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清王韬《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旆旌,经年鼙鼓未休兵。”陈毅《寄耿星同志》诗:“黑非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国语辞典: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宋.王清惠〈满江红.太液芙蓉〉词:「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后借以指战事。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鼙鼓[pígǔ]⒈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宋·王清惠〈满江红·太液芙蓉〉词:「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后借以指战事。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其他释义:1.小鼓和大鼓。古代所用;古代乐队也用。

关于鼙鼓的诗词

《鼙鼓行》  《喀什杂诗·萋卉长埋鼙鼓声》  《除夕书怀·鼙鼓声中岁序新》  

关于鼙鼓的词语

敲边鼓  擂鼓筛锣  村箫社鼓  鼓吻弄舌  吹鼓手  金鼓连天  打边鼓  扯鼓夺旗  鼓衰力尽  鼓舞欢欣  

关于鼙鼓的成语

朝钟暮鼓  擂鼓筛锣  鼓角齐鸣  鼓鼓囊囊  鼓衰力尽  鼓吻弄舌  鼓舞欢欣  金鼓连天  渔阳鼙鼓  扯鼓夺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