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诖误读音

诖误读音

来源:化拓教育网

诖误的读音是:guà wù。

诖误的拼音是:guà wù。 简体是:诖误。 繁体是:詿誤。 结构是:诖(左右结构)误(左右结构)。 注音是:ㄍㄨㄚˋㄨˋ。

诖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贻误;连累。诖误[guàwù]⒈贻误;连累。基础解释:(书)(动)被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

二、引证解释

⒈贻误;连累。引《战国策·韩策一》:“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説,詿误人主者,无过於此者矣。”《汉书·息夫躬传》:“昔秦繆公不从百里奚、蹇叔之言,以败其师,悔过自责,疾詿误之臣,思黄髮之言,名垂於后世。”宋梅尧臣《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常忧有詿误,非罪罹暴迫。”清魏源《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然且欺后世无復读书人,动輒贋某书,臆某事,鼓譟后生,詿误来学。”

三、网络解释

诖误诖误,汉语词语,综合释义:贻误;连累。《战国策·韩策一》:“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説,詿误人主者,无过於此者矣。”《汉书·息夫躬传》:“昔秦繆公不从百里奚、蹇叔之言,以败其师,悔过自责,疾詿误之臣,思黄髮之言,名垂於后世。”宋梅尧臣《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常忧有詿误,非罪罹暴迫。”清魏源《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然且欺后世无復读书人,动輒贋某书,臆某事,鼓譟后生,詿误来学。”网友释义:诖误,汉语词语,一般意为贻误;连累。汉语大词典:贻误;连累。《战国策·韩策一》:“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汉书·息夫躬传》:“昔秦缪公不从百里奚、蹇叔之言,以败其师,悔过自责,疾诖误之臣,思黄发之言,名垂于后世。”宋梅尧臣《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常忧有诖误,非罪罹暴迫。”清魏源《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然且欺后世无复读书人,动辄赝某书,臆某事,鼓噪后生,诖误来学。”国语辞典:因受蒙蔽而犯了过失。汉.桓谭〈上疏论谶记〉:「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也作「罣误」、「絓误」。诖误[guàwù]⒈因受蒙蔽而犯了过失。汉·桓谭〈上疏论谶记〉:「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也作「罣误」、「絓误」。其他释义:也作“

关于诖误的成语

笔误作牛  屏风误点  因循坐误  误认颜标  一念之误  

关于诖误的造句

1、自馀吏民为仁所诖误者,皝皆赦之。  

2、擒贼三百人,议缓诖误,得全活者百三十人。  

3、诸司官吏虽为所胁从,涉于诖误,皆赦之。  

4、仁杰哀其诖误,缓其狱,密表奏曰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旨。  

5、上闻,乃赦赵、代吏人为豨所诖误劫略者,皆赦之。  

关于诖误的词语

东差西误  一念之误  屏风误点  误杀好人  执迷不误  一场误会  误入迷津  不误农时  误认颜标  误国欺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