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鼓文读音

石鼓文读音

来源:化拓教育网

石鼓文的读音是:shí gǔ wén。

石鼓文的拼音是:shí gǔ wén。 注音是:ㄕˊㄍㄨˇㄨㄣˊ。 简体是:石鼓文。 繁体是:石鼓文。 结构是:石(半包围结构)鼓(左右结构)文(独体结构)。

石鼓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石鼓文shígǔwén。(1)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石鼓是战国时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石鼓文[shígǔwén]⒈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石鼓是战国时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英inscriptionsondrum-shapedstoneblocksoftheWarringStatesPeriod(475—221B.C.);基础解释: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二、引证解释

⒈东周初秦国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分刻十首四言韵文,记述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况。后世亦称为“猎碣”。唐初在天兴(今陕西省宝鸡市)三畤原出土。杜甫韩愈等都有诗篇歌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都极推重其书法。现在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见“石鼓”。引唐韩愈《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五二:“象形文字鸿荒祖,石鼓文同石柱铭。”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三》:“最著名的是东周初年的所谓‘石鼓文’。”

三、网络解释

石鼓文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汉语大词典:东周初秦国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分刻十首四言韵文,记述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况。后世亦称为“猎碣”。唐初在天兴(今陕西省宝鸡市)三畤原出土。杜甫韩愈等都有诗篇歌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都极推重其书法。现在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韩愈《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五二:“象形文字鸿荒祖,石鼓文同石柱铭。”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三》:“最著名的是东周初年的所谓‘石鼓文’。”参见“石鼓”。国语辞典: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文[shígǔwén]⒈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英语earlyformofChinesecharactersinscribedinstone,aprecursorofthesmallseal小篆[xiao3zhuan4]辞典修订版: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也称为「秦刻石」。其他释义:战国秦的刻石文字。因刻在鼓形的碣石上,故称。共十块石,每块刻四言诗一首,与《诗经》相近,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形,因也称“猎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即“籀文”)。结构严谨,历来受到书法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关于石鼓文的词语

村箫社鼓  朝钟暮鼓  敲边鼓  吹鼓手  鼓吻弄舌  鼓角齐鸣  鼓衰力尽  村歌社鼓  打边鼓  扯鼓夺旗  

关于石鼓文的诗词

《瓦器易石鼓文歌》  《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  

关于石鼓文的成语

村歌社鼓  鼓鼓囊囊  鼓衰力尽  扯鼓夺旗  鼓角齐鸣  鼓吻弄舌  文子文孙  村箫社鼓  朝钟暮鼓  

关于石鼓文的造句

1、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2、十七岁时游太学,见石鼓文,就开始为金石之学。  

3、入滇前,他就编著了《风雅逸编》、《选诗外编》、《石鼓文音释》等著作。  

4、篆刻之余,王鸿定亦潜心书法,历代法书名帖皆临习一过,尤对秦诏版、石鼓文、大盂鼎、毛公鼎等用力尤深。  

5、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