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帑的读音是:guó tǎng。
国帑的拼音是:guó tǎng。 繁体是:國帑。 结构是:国(全包围结构)帑(上下结构)。 简体是:国帑。 注音是:ㄍㄨㄛˊㄊㄤˇ。
关于国帑的造句
1、常年的战争,使得国帑耗费日益严重,国力剧下民怨沸腾……!重生于如时的他,正面临着这个国家即将破亡的结局。
2、可征募防营,购买马匹都要银子,国帑空虚,哪里找来这么多银子?
3、《清代轶闻》中有则故事说,嘉庆年间工部有一书吏通过私镌假印,冒支国帑白银达十万余两。
4、一是耗费国帑整建水师,却未立尺寸之功,未诛海盗一人;二是开门揖寇畏葸不前,致令夷军入境勾留月余,有辱国体;三为隐瞒不报欺上瞒下。
5、近年大练新兵,置水师与威海,屯淮军于北洋,所费国帑不知凡几。
关于国帑的词语
精忠报国 三徙成国 朝章国典 绝国殊俗 闭关锁国 蠹国病民 父母国 罪人不帑 丧师辱国 亡国奴
关于国帑的单词
national funds
关于国帑的成语
蠹国病民 国将不国 丧师辱国 国已不国 捐躯殉国 罪人不帑 绝国殊俗 朝章国典
国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国家的。国帑[guótǎng]⒈国家的。基础解释:国家的。如:「不可随意浪费国帑。」
二、引证解释
⒈国家的。引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况国帑、重兵、宗庙、禁掖,若泰山之安,根本不可轻动也。”《红楼梦》第回:“又要开销国帑,修理城工。”
三、网络解释
国帑国帑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国家的。汉语大词典:国家的。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况国帑、重兵、宗庙、禁掖,若泰山之安,根本不可轻动也。”《红楼梦》第回:“又要开销国帑,修理城工。”国语辞典:国家的,如:「不可随意浪费国帑。」国帑[guótǎng]⒈国家的。例如:「不可随意浪费国帑。」其他释义:〈书〉国家的:盗用~丨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