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认定医疗过失需要看:
1、医疗机构是否遵守了诊疗规范的规定;
2、医疗机构是否妥善保管了病例资料;
3、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了与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一、怎么鉴定算不算医疗事故
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要看该事故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有哪些类型
医疗损害责任有三种:
1、未尽告知义务的责任。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未尽诊疗义务的责任。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未尽保护隐私的责任。
三、医疗机构造成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医疗机构造成患者损害,在诊疗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时,应当承担责任:
1、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
2、违反法律、行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3、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