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的定义范例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文1

我是XXX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我以勤勉进取的积极态度,全方位地充实锻炼自己,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校期间,学习专业技能固然重,但能力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工作,锻炼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积累教育经验,从大二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家教实践活动,给小学学生进行美术补习,使他们的美术成绩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好评。

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在大学四年间的学习、生活使我培养了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在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文2

一、利用韦达定理求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坐标积的有关问题

例如: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是y1,y2求证: y1y2=-p 2.

分析: 因为y1,y2为直线与抛物线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消去x后,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故y1・y2的值可由韦达定理求得而不必逐个求出.

证明:(1)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其方程为x=■.

由此得y1,y2 =±p y1y2=-p 2

(2)当直线与x轴不相垂直时,则其方程可设为

y=k(x-■)

由 y2=2pxy=k(x-■), 消去x得ky2-2py-p2h=0

由于y1,y2为该方程的两根

y1・y2=-■=-p2

综合⑴⑵可得y1y2=-p2.

二、利用韦达定理求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间距离,确定常数系数的有关问题

例:已知函数y=x2+3x+m,m取何值时,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间距离为5.

分析:只要充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即韦达定理便很简便就解答这一问题.二次函数у=x2+3x+m与x轴交点,纵坐标y=0,即转变为x2+3x+m=0,设两点横坐标为x1 ,x2,根据已知条件│x1-x2│=5,则可求m的值了.

解:y=x2+3x+m

设函数与x轴交点横坐标为x1,x2,且y=0.

又由于(x1-x2)2=(x1+x2)2-4x1x2 ⑴

由韦达定理得:x1+x2=-3, x1x2=m;x1-x2=5(x1-x2)2=52.代入⑴得

25=(-3)2-4m

m=-4

当m=-4时,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间的距离为5.

三、利用韦达定理求有关斜率问题后,再求有关直线方程问题

例如:在双曲线x2-y2=1左右两支之间有一点P(1,2),过P作一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M,N,并使M,N恰被P平分,求C的方程.

分析:因为已知要求的直线方程L,已过点P,所以,只需求出C的斜率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也即可写出L的方程.由于已知点P为L与双曲线相交所得线段MN的中点,故求得MN的中点的含k的表达式即可求得k值.

解:设L的斜率为k,由于L过P(1,2),故L的方程为y-2=

k(x-1).

由方程组 x2-y2=1y-2=k(x-1) 消去y,得

(1-k2)x2+2(k2-2k)x-k2+4k-5=0 ⑴

M,N为L与双曲线的交点

M,N的横坐标x1,x2即为⑴方程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得x1+x2=-■

MN的中点的横坐标为:x=■=-■

x=1即-■=1, 解得k=■.

故L的方程为y-2=■(x-1),即x-2у+3=0.

四、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二交点间距离利用韦达定理确定二次函数的待定数值问题

例:已知二次函数y=x2-2■x-2(2m+1)(m-1)(m为实

数),当m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二交点间的距离为1.

分析:若设x1,x2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横坐标,两交点的距离为│x1-x2│,再利用韦达定理便可求m的值了.

解:已知y=x2-2■x-2(2m+1)(m-1)(m为实数)

设x1,x2为函数图象与x轴的二交点的横坐标,且y=0,则│x1-x2│为两点间的距离.

又(x1-x2)2=(x1+x2)2-4x1x2=[-2 ■]2-4・[-2(2m+1)(m-1)]=

4(2-4m2)+8(2m2-2m+m-1)=-8m

又 │x1-x2│=1

(x1-x2)2=1

-8m=1,即 m=-■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数学学习;注意稳定性

一、问题提出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的研究结果指出:“注意力稳定性的作用比学习能力的作用更大。”从中显示出注意稳定性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全面地了解初中学困生的注意心理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初中学困生的心理研究。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上课时学习不专心,做小动作、打瞌睡、聊天,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初中教育一线教师。究其根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部分初中生注意稳定性较差。如今,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把目光集中在大学生、普高生和小学生的身上,而针对初中学困生课堂注意力的调查、研究少之又少。如果能够对初中学困生的注意力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深入地追查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必将对教育学生提供非常有力的帮助。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的注意稳定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注意稳定性的心理分析

注意稳定性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一百多年来,人们多从心理、社会和行为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从大脑功能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为我们矫治注意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注意是保证心理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没有对事物的注意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认识。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研究发现:7—10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原因如下:

(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变化及新异性都能引起注意。但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容易使学生的注意转移。

(2)学生的主观状态: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影响注意的稳定。目前,多数初中学困生都不喜欢数学,这可能是导致初中学困生注意力涣散的一个主要原因。

(3)教师的教学技巧:优秀教师往往能掌控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譬如:教师突然的停顿、教师实行就近原则、教师语调的高低、教师的幽默感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转移。

(4)教学内容的处理:初中学困生数学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教学内容要尽量降低难度,内容安排要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而制定,这有利于注意的保持。

(5)学生的意志力:有意注意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据研究,意志力越强注意越稳定。因此,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意志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初中学困生学习却缺乏这方面的品质。

以上分析了影响注意稳定性的一般因素,这也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心理理论依据。此外,学生的健康状态、精神状态对注意稳定性也是有影响的。

三、探讨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指导初中数学教学

研究表明,应用注意规律指导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影响课堂注意因素出发,并从课堂教学角度将影响因素归结为主观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等,客观因素归结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难易等方面。

1.制造“刺激物”

有人认为,遵循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即在学生出现注意分散时,制造出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的“刺激物”,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如:讲解《线段之比》时,其中有一项关于黄金分割的内容。此时,教师可制造一些“刺激物”,即当线段之比值为0.618时,此时的线段分割为最美的分割,为何?因为数字0.618为黄金分割数。说到美,教师也可进一步关联人体黄金分割点知识,“制造”一些幽默材料,来吸引学生注意。

2.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理解存在不同的程度与深度,也即数学认知理解是分层次的。据教学实践表明,大多数初中学困生表现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缺乏灵活应用,知识迁移能力差。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现状,教学目标应设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前提是需要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实际上大多数初中学困生没有掌握方程的求解。假如教师不准备教学铺垫(回顾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生可能无法同化和顺应知识建构,这容易使学生学习注意力发生转移。

3.设置“好的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充满神秘与奇趣的学科,著名的“七桥问题”、“四色问题”、“哥德问题”等,诱发了多少人的好奇心,激活了人们无尽的智慧。。在教学中,设置数学问题应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情境设置与问题分解。

情境设置: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需要在背景中学习。真实问题情境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是初中学困生数学教学值得探索的重要途径。

问题分解: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适时地设问,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文献[1]认为:问题分解可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如下图1:

“串联模式”通常是将一个大的问题肢解成若干小问题,通过小问题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而得出结论,其优势是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操作,缺点是不够开放,有时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而“并联模式”优势在于学生的思考空间较大,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但针对性不如前一种强.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合理地加以运用。

如设定的目标是认识“函数”,教师给出两个变量X与Y,若老师问:变量X与变量Y是什么关系?学生的思维受阻,因为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不明白什么叫做“关系”,结果是设问得不到解决。若改成问:变量X会随着变量Y变化吗?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但这不是问题的结束,接着问:“你能描述怎样变化吗?”(教师画出思维图)通过画图,你能发现变量X与变量Y的关系吗?(学生可答出)因此,把这个问题分为了3个层次的问题,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一连串的思考,这符合学困生学数学的特点。总之,要善于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认知冲突的解决中不断前进。

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精心地设计成一个又一个问题串,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渗透“数学文化”

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文学、美学等。确实,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文学与美学视角下考察数学,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如:数学史反映数学文化的历史,数学史教育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数学美能给学生以精神享受,又会给数学的发现带来积极的影响,数学美绚丽多姿、深邃含蓄又充满理性。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鉴赏、体会丰富的数学美。这样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力。

如利用“Z+Z超级画版”软件,通过迭代作出生动逼真的勾股树(如图2),拖动P点,使其在以AB为直径的上半圆周上自由移动,勾股树的“树叶”就随之自由运动起来,体现了一种动态神奇之美,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5.注重“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艺术,高质量的课都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渊博的学识外,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精辟的科学知识,而且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如:教师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弛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刺激,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稳定性。

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注意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使得数学有可能成为因注意涣散而导致学习困难最多的学科,因此,注意涣散型学困生问题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传统知识;概念;考辨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17-02

“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简称TK)是传统部族在历史漫长的精神生产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孕育、传承而成的结晶,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自然、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蓝本。

一、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

“如果我们试图完全否弃概念,那么整个法律大厦就将化为灰烬”[1],通过厘清传统知识及相关术语的概念,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传统知识保护的相关问题。

从语义学的角度讲,“传统知识”是由“传统”与“知识”两个词语结合而成的。“传统”一词是与“现代”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传统”解释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按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基本含义是“世代相传的事物”,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具体而言,“传统包括物质实体,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关于人和事件的形象,包括管理和制度”[2]。。

在国际保护层面上,与“传统知识”一起以类似方式使用的还有“土著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土著遗产”(Indigenous Heritage)、“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及“传统技艺”(Traditional Skill)等等。在国际法律框架下首先使用这一术语的是1970年签订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口、出口及转让文化财产所有权手段公约》[4]。从较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知识”定义主要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所作出的界定。

CBD在关于传统知识的条款中,将传统知识界定为“采用传统生活方式的本土和当地社区的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进一步解释为该知识“来自实践、经由数世纪而得,适应了本土文化和本土环境,经过口头从一代传向下一代”[5]。据此我们得出,CBD定义的传统知识是指全球的本土和当地社区的知识、创新与实践,它是经过漫长的实践发展而成的,适应了本土的文化与环境,并通过口头方式代代相传。在对传统知识的定义时CBD侧重于生物多样性方面,强调一种实用属性,即它是集体拥有的,而且采取了故事、歌曲、民间文艺、谚语、文化价值、信仰、仪式、社区规则、本地语言和农业实践。

WIPO正式启动传统知识保护始于199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圆桌会议,到2000年,WIPO成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间专门委员会(简称IGC)。在IGC第三次会议上, WIPO对传统知识采纳了列举式的广义定义法,将传统知识界定为“传统的或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商标、名称和符号,未透露的信息和所有其他一些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以传统为基础的由智力活动产生的一切创新和创造”[6]。该定义与知识产权的差别仅在于前者定义中含有“基于传统”这一限定,此外二者几乎完全相同。这说明WIPO认定传统知识具备了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的可行性。依据WIPO的解释,“传统的”、“基于传统”是指“那些知识体系、创造、革新和文化表达,通常附属于特定的民族或地区、代代相传并且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7]。上述定义的属于广义的传统知识,一般认为,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民间文学艺术表达(Expressions of Folklore)、传统科技知识(Tradi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传统标记(Traditional Marks)三大类[8]。其中,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包括言语表达、音乐表达、动作表达、有形表达;传统科技知识包括传统农业知识、传统医药知识、传统生态知识和传统生活知识等;传统标记则包括传统名称、符号和地理标志等。在IGC第六次会议上,秘书处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加以严格区分,提到了狭义使用方式下的传统知识。①

二、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及民间文学艺术

系统提出“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术语并进行界定的首当CBD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有学者指出,“遗传资源并非仅仅指‘上帝的礼物’,而通常包括了人类由此获得的知识和才智”[10],对于传统部族而言,他们基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所含有的遗传材料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远比遗传材料本身更具有意义。

“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一词,最早由英国考古学家W.J.汤姆森提出。。早期的民间文学艺术采用了广义上的定义,包括传统部族的全部文化产物和文化结晶,涵盖传统部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成果。现在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WIPO的定义,WIPO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一个群体或者某些个人创作并维系,反映该群体传统文化艺术期望的全部文艺产品[11],其表达形态主要包括言语表达(如传说、故事、诗歌等)、音乐表达(如民歌、民间乐曲等)、动作表达(如民间舞蹈、仪式等)、有形表达(如雕刻、陶瓷、纺织、服饰等)。严格意义上讲,“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下属概念,但从理论层面上看,二者几近重叠,并无本质区别[12]。WIPO对民间文学艺术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二者也未做出明确区分。同时,在特定语境下,传统文化表达(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也与二者作相同理解。

;;第三,每个主题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有正规革新,也有非正规的革新(其中非正规的革新者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对象和资源价值实现预期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indefinitiveness);第五,都将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状态。传统知识与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三者可以进行三位一体化地理解,比如民间文学艺术(民歌、民谚)从来就不曾“为艺术而艺术”,多数民间文学艺术的内容往往就是传统部族的生活经验和技艺诀窍的表达,同时,传统知识内容中也映射了传统部族所特有的遗传资源。。在WIPO专门委员会上,秘书处将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并行作为会议讨论的三大议题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1999:486.

[2] 马治国.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200.

[3] 皮连生.“论智力的知识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4] 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0.

[5] See CBD,Art 8(j).

[6] WIPO,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Holders:WIPO Report on Fact-Finding Mission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1998-1999),Genera, April 2001:25.

[7] WIPO/GRTKF/IC/3/9,2002:11.

[8] 刘银良.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13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230.

[9] 杨明.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J].法商研究,2006,(1).

[10] Graham Dutfield,Trade,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Biogenetic Resources:A Guide to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Landscape,国际

[11] See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Expressions of folklore:Overview of Policy Objectives and Core Principles”,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 民间艺术作品 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民间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征

对“民间文学艺术”,不同国家、组织对它的理解不同。立法者和学者对其解释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就本质或内涵进行界定,有的就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的范围进行界定。。列举式规定可吸收和借鉴《示范法条》的典型表现形式,具体表述为:(1)故事、诗歌、谜语、谣谚、传说、寓言、神话以及其它口头或书面民间文学作品;(2)民歌、戏曲、器乐以及其它以音乐形式表达的民间艺术作品;(3)舞蹈、游戏、民俗活动以及其它以活动形式表达的民间艺术作品;(4)皮影、剪纸、绘画、书法、服饰、器具、代表性建筑以及其它以有形形式表达的民间艺术作品。

,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民间文化遗产定义及范围在国际上已有了认定和标准 ,在国内一些省区先行制定的地方立法中也作出了示范性规定。应把握民族民间文化的特征。1.主体的群体性2.时间上的延续性3.艺术成型的渐进性4.法律保护的交叉性5.艺术形式的多样性6.具有浓厚7.创作的随意性 8.继承之外的创新性。

二、如何构建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体系

1.《著作权法》因其特有禀赋使其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上具有很大局限性,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复杂性也决定对它的保护超越了知识产权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多种方式,《著作权法》中是其中一种,与之并行的应有公法领域多种法律制度及社会。立法者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进程,使国民有法可知可循,法官有法可依可用。期待着不久的将来,我国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将会得到更为有效法律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在法律体系的保护下,发灿烂的光辉。

2.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保》与《无形文化遗产保》。;外来的文化正在侵蚀传统文化,民间文学艺术正面临着消失、遗忘、割断的危险。

3.建立文学艺术作品集体管理制度。2001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赋予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明确的法律地位,即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具可以通过按照国家规定设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休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可以以自己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诉讼当事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权利的诉讼活动。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将会逐渐显示出来,它是保护著作权人利益、平衡各方面权益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支撑点,也是网络传播得以实现的前条件之一。

4.建立许可和收费制度。;日本和韩国等国专门制定了文化财产保;北欧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博物馆;印度、埃及等国设立专门场所,集中培养手工艺人;阿根廷制定保护探戈艺术的专门法案;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就开始了民间文化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全都登记造册,每年还定有专门的“国家遗产日”活动,增强国民对遗产的保护意识。

5.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仅靠法律是不够的,仅靠“单匹马”也不行,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加入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大军中来。我们常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提法从现在看显然已不大合适。其实文化除了给经济搭台外,自身也可以搭台唱戏。文化和经济应该是互相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不少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比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其好莱坞影视产品就占全球影视市场的76%。与此同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氛围,决不能让世世代代相传的文化之火在我们手中熄灭。

总之,对于我国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还亟待完善,需要进一步落实法律保护措施,因为我国民间艺术作品在国际上的目前WIPO在民间文艺保护上的态度是矛盾的,这也反映出国际论坛上发展中国家极力主张的为民间文艺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的观点正在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的一个因素。作为这方面有重大利益的我国,则不应该坐等国际上的制度建成后才简单地加进去,而是应该在自己的国内逐步建立起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要切实加强国家的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的立法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永.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

文学艺术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定;重建手术;疗效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treatment analysis

Chen JingchaoChen HuifengGuan Donghu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effect.Method Selection in Zengcheng City, Xintang Dongguan city hospital and the Shijie hospital in 50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in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oper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Baird ankle score, measuring the anterior drawer test of reach distance and tilt angle, follow-up of curative effect.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ankle score 84.92+8.7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alus reach 5.75+0.44 mm, talus relatively uninvolved tilt of 7.23+/-0.82DEG,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rate reached 96%,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Operation reconstruc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rate of good, improved ankle anatomy and kinematics function.

【Key words】 Ankle instability;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中图分类号】G2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42-02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关节局部疼痛、控制力减弱和本体感觉变差等相关症状,进而引起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手术重建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有效手段,在此为了进一步分析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2011年4月在增城市新塘医院和东莞市石碣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11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4.98±8.38)岁。所有患者均为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关节局部疼痛、控制力减弱和本体感觉变差等相关症状,结合前抽屉试验(+)和距骨倾斜试验(+)诊断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纳入标准:踝关节外侧反复扭伤后发生肿胀、疼痛,其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6 mm、距骨倾斜试验的倾斜角较健侧>9°。

1.2分组方法: 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重建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重建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侧臀部垫高、大腿根部绑扎气压止血带。首先在距离外踝远端2-3cm处做一长约8cm的弧形切口,清理并修剪断裂或挫伤的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及跟腓韧带。然后再距外踝近端10cm处沿腓骨后缘做一长约3 cm的纵形切口,游离腓骨短肌肌腱并沿正中线切开,靠近端切断前侧半用自制肌腱分离器经皮下隧道分离牵拉到第一切口内,腓骨短肌腱远端止点保留。在外踝远端2.5cm处由前向后钻一腓骨骨道,距腓前韧带距骨附着点处及跟腓韧带跟骨附着点处各钻一孔距约1.8cm、隧道直径约4.5 mm的V形骨髓道,将肌腱依次从跟骨隧道外踝隧道、距骨隧道穿过,将踝关节保持在中立位、足轻度内旋,最后缝合修补关节囊及伤口。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Baird踝关节评分,并行应力位X线检查、测量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试验的倾斜角相对健侧的角度。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并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所有检查结果均按P<0.05作为判断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评分及测量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评分84.92±8.74、距骨前移5.75±0.44mm、距骨相对健侧倾斜7.23±0.82°。通过t检验可知,观察组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距骨前移距离和倾斜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患者随访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1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对照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差9例,优良率%。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稳定性对于运动功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非常高,当急性扭伤后处理不当、休息时间不够、损伤反复发生就会引起慢性踝关节不稳定[1]。相关研究表明80%以上的踝关节扭伤会伴有外侧韧带的损伤,进而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发生[2]。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以分为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且在发病时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两者通常会合并发生[3]。

及时的手术重建治疗对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我们的研究可知,接受重建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评分84.92±8.74、明显高于对照组,距骨前移5.75±0.44 mm、距骨相对健侧倾斜7.23±0.8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距骨前移和倾斜角度变小、说明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得到恢复,关节评分越高、说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由此可以看出,手术重建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维持关节正常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进一步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6.0%,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手术重建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和运动学功能。参考文献

[1]Tang Yu. Advance of Treatment forChronicAnkleInstability. Chin J Rehabil TheoryPract, 2008, 14, (5):449-451.

[2]曹飞,徐顺利,王世海. 早期手术重建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69-1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