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KATA)和组手(KUMITE)比赛规则
目录
- 4 -
组手规则 1 第1 条: 组手比赛场地 第2 条: 正式服装 第3 条: 组手比赛的组织 第4 条: 裁判小组 第5 条: 比赛时间 第6 条: 得分
第7 条: 判定胜负的标准 第8 条: 禁止的行为 第9 条: 罚则
第10 条: 比赛中受伤情况和意外事件
第11 条: 第12 条: 权责 第13 条: 比赛开始、暂停或结束 第14 条: 修正
型规则 第1 条: 型比赛场地 第2 条: 正式服装 第3 条: 型比赛的组织 第4 条: 裁判小组 第5 条: 判定标准 第6 条:
比赛的运作 附录 1: 术语 附录2: 手势与旗语 主裁的宣告和手势 边裁的旗语
附录3: 主裁及裁判判罚指南
版本 6 马德里 2009年1月
1 1 2 3 4 4 6 7 9 10
11 12 14 15 16 16 16 16 17 17 18
19 21 21 29 31
附录4: 记分
附录5: 组手比赛场地布局 附录6: 型比赛场地布局 附录7: 指定型列表
附录8: 世界空手道规定主要型列表
- 5 -
33 34 35 36 38
附录 9: 空手道服 39 附录10: 世界锦标赛项目与类别
附录11: 主裁和裁判员裤色要求
注:文中“他”亦指女性
版本 6 马德里 2009年1月
40
41
- 1 -
组手规则
第一条:
组手比赛场地
1. 比赛场地必须平坦且无危险。
2. 比赛场地必须铺有每边8米长(由外面边缘量起)、经WKF认可的正方形垫子。四边都要加上两
米净空的安全区。
3. 距离比赛场地中心点2米处,画一条0.5米长的线,作为主裁的位置。
4. 距离比赛场地中心点1.5米处,必须画上两条1米长的平行线与主裁线垂直,作为选手的位置。 5. 三位边裁皆坐在安全区内,一位面对主裁, 另外两位坐在选手背后,朝向主裁,相距一米。每位
皆手执红、蓝旗 (注:右手蓝、左手红)。
6. 监察坐在安全区外、主裁左后方或右后方的小桌子旁;配备有红色旗子或信号标志与哨子。 7. 记分监察员坐在计分员与计时员中间的官方记分台旁。 8. 比赛场内一米边界应与其它铺垫区颜色不同。
附注:
Ⅰ. 比赛场地安全区外围1米内不得有广告招牌、广告墙及广告柱等。
Ⅱ. 所使用的垫子不得滑动,需紧贴地板,垫子表面的摩擦系数要低。 使用的垫子厚度应比柔道比赛中所使用的薄,因为太厚会妨碍空手道选手的移动。 主裁要确认垫子在比赛进行时不会分散,倘若散开,其间隙可能会构成危险并造成伤害 。垫子必须被WKF所认可。
第二条:正式服装
1. 选手及教练的服装穿着,必须依照以下的规定。
2. 任何裁判或选手若未按规定穿着,裁判委员会可取消其资格。
裁 判
1. 主裁与边裁于比赛或讲评期间,必须穿着由裁判委员会所指定的正式制服。 2. 正式制服如下:
单排两颗银色钮扣的深蓝色西装上衣。 短袖白衬衫。
正式领带,不戴领带夹。 浅灰素色长裤且裤脚不翻边。(附录11)
没有图案的黑色或深蓝色袜子及在比赛场地使用的套入式黑色便鞋。 女主裁或女边裁可以戴发夹。
选 手
1. 选手须穿着纯白无条纹及无滚边的空手道道服。只可在道服左胸佩带国家标志或该国国旗标
志,且直径不得超过12×8厘米(见附录9),仅有道服制造厂商可以将其商标置于空手道道服上。此外,由组委会所指定的号码布须佩带于背部。选手必须一方系红色腰带,另一方系蓝色腰带。带宽5厘米左右,打结后,每边约留有15厘米的长度。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2 -
2. 尽管有上述规定,但理事会有权指定经过核准的赞助单位,展示特定的标志或商标。
3. 道带在腰间系紧时,道服长度至少须遮盖臀部,但不得长过大腿的四分之三。女性选手可在道
服里穿纯白色的T恤。
4. 道服的袖长不得长过手腕,且不可以短于前手臂的一半。袖子不得卷起。 5. 长裤至少须覆盖小腿三分之二且长度不得超过踝骨关节,而且不得卷起。
6. 选手头发须保持干净且其长度不至于妨碍比赛顺利进行。禁止系头带。假如主裁认为选手的
头发太长或不干净,则可取消该选手出赛的资格。在组手比赛中,禁止使用发夹,如金属发夹。运动员头发上不允许扎彩色丝带、珠串或其他装饰物;但是简单的橡皮筋或小型的发箍是允许的。
7. 选手的指甲必须修短而且不得佩带任何金属饰品或可能伤害对手的饰品。只有在主裁及大会
医师的允许之下,才可使用金属齿列矫正器,但选手必须承担因此而造成的伤害后果及涉及到的所有责任。 8. 下列护具是必备的:
8.1 选手必须一方戴红色,另一方戴蓝色由W.K.F.所认可的拳套。 8.2 护牙套。
8.3 女性配戴经WKF核准的护胸。
8.4 经WKF核准的胫骨护垫,一方红色,一方蓝色。 8.5 经WKF核准的足部护具,一方红色,一方蓝色。 8.6 在少年比赛中,选手将佩戴面具和护胸。
护阴(下裆护具)非强制使用,如果使用必须是WKF核准的款式。 9. 禁止戴眼镜,可戴软性眼镜,但选手必须自行负责。 10. 禁止穿戴不合规定的服装或护具。
11. 所有的护具都必须经由W.K.F.所认可。
12. 每一场比赛前检查选手所戴护具是否经过核准,是监察(Arbitrator)的职责。
在洲际、国际、或国内的比赛中必须接受WKF所认可的装备,不可拒绝。
13. 在大会医师的建议之下,因受伤而要使用绷带、护垫或吊带,须得到主裁的同意。
教 练
1. 在比赛期间,教练必须始终穿着他们本国联盟的官方运动制服,制服应表明他们的官方身份。
附注:
Ⅰ 选手仅系戴一条腰带。红方(AKA)系红带,蓝方(AO)系蓝带。比赛时不系段位带。
Ⅱ 必须使用适当的护牙套。 禁止使用活动式塑料杯鼠蹊部护具(注:塑料易碎裂,对选手双方皆有危险),违规使用将受处罚。 Ⅲ 若选手出场比赛时穿着不当,将不会立即被判失格﹔而会给予一分钟的补救时间。
Ⅳ 如果裁判委员会同意,裁判员可脱去西装外套。
第三条 组手比赛的组织
1. 空手道比赛包括组手比赛和型比赛。组手比赛又可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个人赛依年龄和体重
来划分。每场比赛最终按体重级别来划分。每场比赛也指团体赛中每一对选手的个人比赛。 2. 个人赛中不得替换选手。
3. 不论个人或团体赛,比赛开始,在点名时未到达比赛场地者,将被判弃权(KIKEN),失去该级
别的比赛资格。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 -
4. 团体赛中,男子队由7名队员组成,其中五位选手出场比赛;女子队由4名队员组成,其中
三位选手出场比赛。
5. 团体赛中,出场比赛的选手即为团体赛的参赛选手,不得更换。
6. 比赛前,各队代表应从全队男性7名或女性4名队员中,选出参赛者,而且将参赛次序填写在
大会规定的表格上,上交官方记录台前。每一轮比赛前,参赛队员次序可以申报变更,但申报之后,直到比赛结束,不得做任何改变。
7. 任何队员或教练未提出书面报告即擅自更改出场选手或出场顺序时,该队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附注: Ⅰ. 每一轮比赛皆是的,但却是决定选手能否参加决赛的主要依据。在组手淘汰赛中,每一轮都会淘汰其中百分之五十的选手;轮空的选手,将被视同参赛选手。每一轮比赛亦同样适用于初赛淘汰赛或败部复活赛;在循环赛中,每一轮只允许所有的选手比赛一次。 Ⅱ. 顾虑到选手名字发音和辨认的问题,必须分配并使用大会号码牌。
Ⅲ. 在团体比赛中,只有参赛选手可出列在场中,其余未参赛选手和教练将坐在指定的位置上。
Ⅳ. 男子团体队至少三名选手出场参赛,女子团体队至少两名选手出场参赛。如果团队出场的选手人数少于规定人数,将丧失比赛资格(弃权论)。
V. 出赛的顺序可由教练提出或由被指定的选手代表提出,若由教练提出,他或她必须持有可辨认的识别证,否则不予受理。该名单须包含国名或俱乐部名称,该场次所分派带子的颜色(红或蓝)及选手的出场顺序。选手的名字及编号皆须列入名单,并由教练或该队代表签名。
ⅤI. 教练员必须上交比赛选手或比赛团队所有证件到官方记录台上,教练员必须坐在椅子上,不得用言行来干扰比赛顺利进行。 Ⅶ. 假如因图表的失误,导致组手选手的配对错误,不管比赛结果,该回合或场次的比赛将被认为无效。为避免此类错误发生,在每场比赛后,胜方必须向记录台核对信息无误后,再行离去。
第四条 裁判小组
1. 每场比赛的裁判小组包括一名主裁(Shushin),三名边裁(Fukushin)和一名监察(Kansa)。 2. 在组手比赛中,主裁和边裁不可有与选手相同国籍者 。
3. 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另设有若干计时员、报分员、记录员、记录监察员。
附注:
Ⅰ. 组手比赛开始时,主裁站于比赛场地外缘,主裁左边站1 号及2 号边裁,主裁右边站监察及3 号边裁。 Ⅱ. 选手和裁判小组站定位置并互相鞠躬后,主裁后退一步,边裁及监察转身面对主裁,互相鞠躬后定位。 Ⅲ. 当裁判小组人员替换时,被替换的裁判小组在比赛前的起始位置(注:附注I的位置) 互相鞠躬,然后一起离开比赛场地。
Ⅳ. 边裁个人的替换:新边裁到旧边裁位置,新旧任边裁相互鞠躬并替换位置。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第五条 比赛时间
- 4 -
1. 成年男子组手比赛每场的时间为3分钟(团体赛和个人赛相同),个人赛的奖牌争夺赛每场4分钟;
成年女子组手比赛每场2分钟,个人赛的奖牌争夺赛每场3分钟;青年(Junior)和少年(Cadet)组手比赛时间为每场2分钟。
2. 每场比赛时间的计算,自主裁下令开始,至其每次喊\"停止\" (YAME)为止。
3. 计时员应以清析可辨的锣声或铃声表示尚有“10秒”和“比赛结束”。“ATOSHIBARAKU”将
在比赛结束前10秒进行提示。时间到讯号即表示该回合比赛结束。
第六条 得 分
1. “得分”分数分为三种:
a. SANBON 3分 b. NIHON 2分 c. IPPON 1分
2. 得分的判定根据下列得分技术标准而决定:
a. 良好的姿势(good form) 。
b. 运动精神 (Sporting Attitude) .
c. 技术充分运用 (Vigorous Application) . d. 警戒心( Zanshine). e. 适时 (Good Timing) f. 适距 (Correct Distance).
3. SANBON (三分) 的判定标准:
a. 上段踢技。
b. 任何有效的技术攻击施加于被摔倒或自己倒地的对手之上
4. NIHON (二分) 的给分标准:
a. 中段踢技。
5. IPPON (一分):
a. 中段或上段直击。 b. Uchi击。
6. 攻击仅限于下列部位:
a. 头部 b. 脸部 c. 颈部 d. 腹部 e. 胸部
f. 背部 (注:不含两肩) g. 胸、腹侧面 。
7. 在比赛结束的霎那同时进行的有效攻击,可判得分。 在“暂停”或“比赛停止”信号出现之后,
即使是有效的攻击也不能得分;违反主裁的停止令者,会受到处罚。
8. 双方选手皆在场外,没有技术攻击或即使技术攻击有效,概不计分。假若一方选手在主裁喊停
(YAME)之前,于场内做出有效攻击,仍可视为得分。
9. 选手双方同时作技术性的得分攻击 (AIUCHI),双方皆不给分。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5 -
附注:
若要得分,必须在上述的第六项所定义的部位做技术性的攻击。 在技术上必须控制得当,也必须符合前面第二项的六个得分标准。 术语 Sanbon 三分 Nihon 二分 Ippon 一分 技术准则 1. 上段踢。上段的定义是脸部、头部和颈部。 2. 任何一个有效的得分技术施加于被摔倒,自己滑倒或别的方法使其双脚不支撑地面的摔倒之上时。 1. 中段踢,中段的定义是腹部、胸部、背部和胸腹侧面。 1. 直击(tsuki)到任何7个可得分的部位, 2. 其它非直击的技术攻击(Uchi)到任何7个可得分的部位。
Ⅰ. 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以摔技摔倒对手时,未抓住对手或是使用危险的摔技,,或者支点超过腰的摔法,禁止抓抱腰以下的部分,包括腰以下的拽腿,无论是否导致受伤,都将被处以一类犯规,但一般传统空手道的扫脚技法,例如:足底扫技 (ashi-barai)、内足扫脚(小内刈ko uchi gari) 、剪足扫(kani waza)…等技术,不须要抓住对手。选手在施展摔技之后,主裁将给予攻击者2秒的技术攻击时间,以完成其得分技术。
Ⅱ. 当选手根据合理的规则被摔倒、自己滑倒、跌倒或别的方法使其双脚不支撑地面的摔倒然后被对手得分,这个得分将被计为三分。
Ⅲ. 在技术上所谓的“良好的姿势”(Good Form)是融合于传统空手道概念的架构下,能做有效的攻击的姿势。
Ⅳ. 运动精神 (Sporting Attitude) 是“良好的姿势”(Good Form)的必备因素之一。 攻击得分时明显表现出全神贯注且不怀恶意的态度。 Ⅴ. 技术的充分运用 (Vigorous Application)意指攻击技术之力量及速度,并且明显表现出其必胜的意念。
Ⅵ. 警戒心 ( Zanshine).在评分时最容易被忽略,意指选手能随时随地全神贯注、 锲而不舍及随时观前顾后,能察觉对手的反击意图。警戒心的选手在攻击时不会把头转向别处, 而是始终面对着他的对手。
Ⅶ. 适时 (Good Timing) 在最佳的时间点上做出最有效的攻击。
Ⅷ. 适距 (Correct Distance) 以最精确的距离做出最有效的攻击。如果攻击霎那时,对手迅速移开,预期的攻击效果会降低,那就不能称为“适距”。
Ⅸ. 距离(Distancing)是指攻击完成点与被攻击目标的距离,例如使用手技或脚技攻击时,距离脸部皮肤只有5厘米,就是所谓的适距 (Correct Distance)。但如果合乎得分标准的上段技术,当拳头进入“合理的得分距离”,即距脸5厘米左右, 但对手没挡也没闪,这也算得分。在青少年比赛中,运用手(拳)完成的攻击对手上段的(脸部、头部、颈部)得分动作是不允许接触到对手(即使戴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6 -
了面具)的;上段踢也只允许有轻微的皮肤接触。得分距离也从以前的(距离脸、头、颈部)5厘米放宽到10厘米。
Ⅹ. 无意义的技术就是不必给分的技术,例如漫无章法的攻击方式。 技术中只要有其中之一,例如:姿势不良、力量不足等,则不必考虑给分。
ⅩⅠ. 攻击腰带以下、耻骨以上的位置,可得分。颈部和喉部也都属于可攻击目标。控制恰当的技术攻击,仍可得分。但唯独禁止触及到喉部。
ⅩⅡ. 以技术攻击肩胛骨部位,可得分。但攻击上臂骨、肩胛骨关节区、锁骨处等肩部部位,不予计分。
ⅩⅢ. 时间到的铃声一响,即代表比赛结束。即使因主裁的疏忽而未能立即停止比赛,时间一到,就不能再判得分。 时间一到并不意味着选手不必受罚。从比赛结束到选手离场之间,裁判小组仍有处罚权。在这之后,仅有裁判委员会可执行罚则。
ⅩⅣ. 真正的“互击”(AIUCHI) 是很少见的。必须双方同时技术得分且姿势良好等等。双方有可能同时出击,但很少会同时有效得分。主裁在此情况之下不能误判为互击,应该是判其中一方有效得分。
第七条 判定胜负的标准
比赛结果决定于哪一位选手率先取得8分的差距或在时间到时,以较高分者为胜。也可因判定 (HANTEI)而获胜,或因犯规(HANSOKU)、 失格(SHIKKAKU) 、弃权(KIKEN)而决定输赢。
1. 比赛结束,两选手同分或都没得分。主裁在宣布平手(HiKIWAKE)之后,就开始加赛SAI SHIAI。 2. 在个人赛中,如果双方平手,可加上不超过1分钟的加赛,加赛SAI SHIAI的性质是一场时间为一分钟的新比赛,之前所有的得分和犯规将不带进入加赛,加赛中得分高者获胜。如果双方都未得分, 则由主裁及三位边裁以判定(HANTEI)决定胜负。判定(HANTEI)胜负的标准如下: a. 选手在态度、斗志、和力量的表现。 b. 战术的优势和技巧的娴熟度。 c. 主动攻击的次数。 3. 在团体赛中,除了下列第5条中所叙述的情况外, 没有加赛SAI SHIAI部分,只有“平手”的判定。 4. 在团体赛中,以获胜人数最多的一队为胜,如果双方获胜人数相同,则两队将\"胜\"与\"败\"的选手分数全部列入计算,总分最多的队伍获胜。每回合最大分数差为8分。 5. 在团体赛中,如果双方获胜人数及总分皆相同,两队应派代表参加不超过1分钟加赛SAI SHIAI,以决胜负。若加赛后双方都没得分或得分相同, 则以主裁及三位边裁的判定 (HANTEI)来决定胜负。
6. 在团体赛中,先赢得足够的场次或足够的分数者,即可宣布为胜方。不须要打完所有的场次。
附注: Ⅰ. 加赛时双方选手皆无得分,则须要以“判定”(HANTEI)来判定胜负。主裁后退至比赛区的外缘,喊“HANTEI”,然后紧跟着吹两声哨音。边裁以旗子表示他们的判决,主裁也要同时高举他判定胜方一侧的手臂表明他的判定,之后主裁再吹一声哨音,边裁放下旗子,主裁进场至主裁线宣布判决。 Ⅱ. 若表决数对半平分,则主裁可依他的判定裁决。当主裁进场至主裁线宣布判决结果时, 将欲投票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7 -
的那一只手 (注:例如蓝方:左手)往侧面举起,手肘仍成弯曲状态,另一手拿经胸前,(注:掌心向下托住(左)手肘),再以一般规定的手势,宣布胜利者。
第 禁止的行为
此处规定第一类犯规和第二类犯规,两类禁止行为。
第一类犯规:
1. 攻击时过分触及得分部位或触及喉部(注:喉部是连“碰触”都不允许的)。 2. 攻击手臂、 脚 、鼠蹊部、 关节或脚背部位。 3. 以开掌技术,攻击脸部。
4. 可能造成对手受伤的危险摔技或被禁止的摔技。
第二类犯规
1. 假装受伤或夸大伤情。
2. 屡次离开比赛场地(JOGAI)。
3. 不顾自己的安危,让自己处于被对方攻击的危险中,或没有采取足够的自我保护措施(MUBOBI)。
4. 逃避比赛,从而使对手没有机会得分的所有情况。
5. 抱住、扭摔、推搡或抓住对方,但却没有表现出摔倒对方的技术或其它适当的技术。 6. 无法控制、或采取节制的危险攻击,罔顾对手安全。 7. 以头部、膝关节或手肘攻击对方。
8. 以言语或其它动作刺激对手,不服从主裁的命令,对裁判小组不礼貌,或其它破坏礼节的行为。
附注: I. 空手道比赛是一种”运动”,因此所有的攻击技术都必须有节制性,当然也禁止某些危险性的攻击技巧。受训过的选手,某些部位可以承受重击,例如:腹部。但其它部位例如:头部、颈部、鼠蹊部、及关节部位,却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使用任何可能造成对手伤害的技术都要被处罚。但如果伤害是对手自己造成的,则是例外。所有选手的攻击技术必须以有节制的,而且以姿势良好的技术参赛。若非如此,则会被认为技术不当,须给予口头警告或处罚。
另注: 得分之后立即犯规或犯规后立即得分,只算犯规不算得分。
触及脸部---成年与青少年( seniors and juniors )
II. 在成年组或青年组的选手中,无伤害性、轻微的、有节制的轻微触碰(Skin Touch)脸部、头部及颈部是被允许的 (但是喉部不可以)。
但如果主裁认为此类的触击太重,在不减低攻击者获胜机会的原则下,会给予忠告(CHUKOKU)。
若同样的情况发生第二次,就可以判警告(KEIKOU)及被攻击者得一分(IPPON)。 第三次违犯可以判犯规注意(HANSOKU CHUI)及被攻击者得二分(NIHON)。 第四次再犯,就会被判犯规而取消资格
触及脸部--- 少年(cadets)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8 -
在少年组比赛中,不触及头、脸、颈部(包括面具)的手部技术时被允许的,任何接触不论它有多么轻微都将受到处罚,正如上述II中提到的,除非是由对手的无防备(MUBOBI)造成的。以踢技击头、脸及颈部,是被允许轻微的触击(Skin Touch),但如果主裁认为踢击超过了拳套或皮肤的范畴,就应予警告或处罚。除非是由对手的无防备(MUBOBI)造成的。 Ⅲ. 主裁必须经常观察受伤的选手。稍微延迟一些时间来观察症状的产生,例如:流鼻血。仔细的观察可看清某些选手是否为了战术上的利益,而想办法使伤势加重,例如::鼻部已受伤而用力擤鼻涕,或以拳套粗暴地擦过脸部等一类动作。 Ⅳ. 已经受伤的选手可能因某种程度的碰触而使症状更加严重,主裁必须将此种现象列入考虑范围内。例如:可能一个很轻微的触击,就会让在之前回合已受伤的选手无法继续比赛。因此,在比赛前,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必须检查选手的医疗纪录。以判定选手是否能出赛,并将伤情告知主裁。 Ⅴ. 如果选手对轻微的触击反应过度,企图引导主裁来处罚对方,例如:被轻微触击到脸部,就掩捂脸部,脚步踉跄,或者不必要地倒下,主裁必须立刻给予警告,甚至处罚。 Ⅵ .如果选手没有受伤而假装受伤,则是一种很严重的犯规行为。主裁可以判其失格(SHIKAKU)。如倒在地上乱滚而无足够的证据被医师证明是受伤所致
Ⅶ.夸大真实存在的伤情虽然不是很恶劣的行为但仍不可以被接受,因此首次出现夸大伤情的情况时,裁判员可以判处选手一个“Keikogu”并给对方一分,如果出现更严重的夸大伤情的情况,例如选手跌跌撞撞地跌倒在地板上,站起来又跌倒等等,裁判可以直接给予“Hansoku chui”或“Hansoku”. Ⅷ . 因假装受伤而失格的选手,必须立刻被送往W.K.F.的医药委员会检查并在大会结束前提出报告,以兹裁判委员会 (Referee Council) 参考。此假装受伤者可能会受到最为严厉的处罚。累犯者有可能会被终生禁赛。 IX. 喉部是人体中最脆弱的部位。除了是受伤者本身的错误而造成的伤情之外,即使是最轻微的触击也要被警告或处罚。
X. 摔技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传统空手道中的扫腿。
例如:足底扫技(de ashi- barai),内足扫(小内刈ko uchi-gari )等,将对手扫脚失去平衡或摔倒,是不需要先抓住对手的。
第二类是抓住或握住对方,以身体为轴心转动的摔法。摔翻对方的支轴点不得高于臀部。必须始终抓住对手,以便对手安全着地。
支轴点超过肩部的,例如:过肩摔(SEIO NAGE),肩车(KATA GARUMA)等摔技是被列入特别禁止技法之列的。
如果使用所谓的舍身技摔法,例如:抛摔 (TOMOE NAGE),隅返 (侧抛摔SUMI GAESHI)等也是同样是被禁止的。如果因摔技而受伤,裁判小组将会决定是否给与处罚。
XI. 禁止以开掌的方式攻击脸部。因为此种攻击会危及对手的视力。
XII. 场外 (JOGAI) 是指选手的脚或身体的任何部位碰触到比赛场地外的地板。唯一例外的是,选手被推或摔出,则不算场外。
XIII. 若选手攻击得分且在主裁喊停”YAME”之前离开场地,应给与有效得分,而且选手不必因场外(JOGAI)而受罚。
但如果选手的攻击没成功而离开场地,则要被判场外(JOGAI)。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9 -
XIV. 如果蓝方 (AO) 选手在红方选手得分之后离开场地, 而且因得分而被主裁喊停, 蓝方选手的场外 (JOGAI) 是不算的.
如果蓝方 (AO) 选手踏出场外的霎那同时红方选手得分,(此时如果红方选手仍在场内),必须判红方选手得分及蓝方选手场外(JOGAI)。
XV. 选手持续地后退闪避而无有效的反击,或做没有必要的扭抱,或故意退出场外,不给对手攻击得分的机会,应该被警告或处罚。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比赛快要结束时。 如果发生在比赛结束前10秒以上,则主裁应给予选手忠告。
但如果该逃避的选手已有前面第二类犯规(CATEGORY2)所列的前科,就应更进一级地处罚(加重处罚)。
如果逃避现象发生在比赛结束前10秒以内,主裁应给予此逃避者警告(KEIKOKU) ,无论之前是否被处第二类犯规忠告(CHUKOKU),即对手得一分(IPPON)。
如果之前已经被处第二类犯规警告(KAIKOKU),则主裁可以判予选手犯规注意(HANSOKU CHUI), 对手得两分(NIHON)。
如果之前已经被处第二类犯规注意(HANSOKU CHUI), 则主裁可以判该选手犯规(HANSOKU),对手获胜。
但如果选手的逃避行为是为了逃避对手的粗鲁式危险的动作,主裁必须警告或处罚进攻者。
XVI. 无防备(MUBOBI)
是指选手虽做出一个攻击动作,但却完全忽视自己的安全。例如:某一选手打出很长的逆击,但却没有防守技术,无法挡开任何反击,类似此种招式应被视为无防备的招式(an act of MUBOBI),不能得分。
有某些选手在得分后,立刻转身做出一些夸张的示威动作。他们没有防卫而且忽视了对手的存在。这种立刻转身的动作,原本是想吸引主裁注意他们的得分技术。但这样的动作也被列入”无防备动作”(act of MUBOBI)。
若因为“无防备动作”(act of MUBOBI)而犯规或受伤,主裁应给予 “无防备动作”者第二类犯规的警告或处罚,不必处罚攻击者①。
XVII.
任何比赛代表队中的成员的无礼行为,都可导致选手、团体赛队、或整个代表队失去比赛资格。
第九条 罚 则
忠告 (WARNING):口头警告(CHUKOKU)初犯且犯规轻微者。
警告 (KEIKOKU):对在该场比赛已被判一次忠告者,或犯规程度还不到被判 “犯规注意”(HANSOKU-CHUI)的程度者,被处罚的选手丧失一分。 犯规注意 (HANSOKU-CHUI):两分(NIPPON)的处罚。对在该场比赛已被判一次 “警告”(KEIKOKU)者,或直接对犯规严重,但还不到被判犯规(HANSOKU)程度者, 处以此种处罚。
犯规 (HANSOKU):对严重犯规或在该场比赛中已被判一次 “犯规注意”(HANSOKU-CHUI)者,选手将被判取消参赛资格。在团体赛中,受害选手这一方,可得固定的8分。犯规者零分。
失格 (SHIKKAKU): 是指从锦标赛(TOURNAMENT),分类赛(COMPETITION)或分组赛(MATCH)中丧失资格。如果选手:
a) 不服从主裁命令 b) 行为恶劣
c) 行为有损空手道形象
①:这是个重要的改变,主裁不再可以惩罚双方选手,而应当给予一方过度接触或是判罚另一方无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防备。这样做是将保护自己的责任交给了运动员自己。
d) 其它违犯到空手道规则及大会比赛运动精神者。
主裁应与裁判委员会协商, 以便判定此选手是否失格(SHIKKAKU) 。 在团体赛中,犯规者的对手,可获得固定的8分。犯规者零分。
- 10 -
附注: I. 第一类犯规(Category 1)与第二类犯规(Category 2)不可相互累积。
II. 违反规则可直接处罚,处罚之后仍一再违反该规则时,须加重处罚。例如:选手触击过度时,第一次可以忠告,而第二次不可以只有忠告。
III. 忠告(CHUKOKU):口头警告犯规情节轻微者(依裁判小组的观点),对方选手不会因为选手的犯规而降低获胜的机会。
IV. 警告(KEIKOKU):无需先判忠告即可直接判罚警告,依裁判小组的观点看来,此类犯规会轻微降低对手获胜的机会。
V. 犯规注意( HANSOKU CHUI):可直接判罚犯规注意或在警告或忠告之后判定。依裁判小组的观点,此类犯规动作会严重降低对手获胜的机会。
VI. 犯规(HANSOKU):累计处罚或犯规情节严重时,可直接判犯规,若依该场裁判小组意见,受伤害的选手因犯规者的犯规行为而使其获胜的机会降低至零时,则判以犯规。 VII. 任何选手因造成对方伤害而将被判犯规,在裁判小组及场控长(The Match Area Controller)认定此选手没有节制其攻击,行为粗鲁,且具有危险性,不合乎WKF比赛 “节制攻击”的精神时,可以呈报裁判委员会(Referee Council),裁判委员会会做出决定,是否停止此选手剩下的比赛赛程或者停止其在该场比赛后的比赛。
VIII. 失格( SHIKKAKU):不需任何警告或其它处罚,就可直接判决失格。此类判决对象包括该选手所属代表团中的任何人员,包括教练。如果行为有损空手道荣誉及威望,主裁认为该选手行为恶劣,一意孤行,不管是否造成对手身体造成伤害,对其正确的判决将是失格,而非犯规。
IX. 判定失格时需公开宣告。
第十条 比赛中受伤情况和意外事件
1. 弃权(KIKEN)是指选手比赛点名时不到场、放弃比赛或因主裁的命令而退场。也有因受伤(与
对手无关)而放弃比赛者。
2. 如果两名选手同时受伤或旧伤复发时,由大会医师宣布无法继续比赛,则以当时累积分数较高
者获胜。在个人赛中如果比分相同,则以投票“判定”(HANTE)决定胜负。此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团体赛时,主裁将宣布平手(HIKIWAKA) 。如果发生在团体赛的加赛时,则以投票“判定”(HANTE)决定胜负。
3. 经由大会医师宣布受伤而不适合参加比赛的选手,不得再参加所有的组手比赛。
4. 受伤选手因伤而获胜,如无大会医师的许可,不得再赛。若该受伤选手,第二场比赛又因同样
理由而再度获胜时, 此选手就不得再参加此项赛程。
5. 选手受伤时,主裁应立即叫停并请医师诊查。医师仅做诊断和治疗。
6. 受伤的选手只有3分钟的时间接受治疗,如果治疗无法在3分钟内完成,则主裁要决定是否要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1 -
判此选手不适合继续比赛(见第十三条,第9段)或者决定是否需要再延长一点治疗时间。 7. 选手跌倒、被摔倒或被击倒,在10秒钟内无法站起来时,则不适合继续比赛,自动地丧失该次
大会自由组手比赛的权利。 选手跌倒、被摔倒或被击倒而不能立刻站起来时,主裁必须吹哨以供计时员(time keeper)开始10秒钟的倒数计时,同时呼叫医师前来。当主裁举起手臂时,计时员(time keeper)就立刻停止计秒。在开始10秒计时后,大会医生应当即刻对选手进行检查。
附注: I. 当医师宣布某选手不适合出赛时,必须登记在该选手的纪录卡上,需清楚记录其不适合比赛的程度,以便其它裁判小组成员得以了解。
II. 若选手一方因对方连续轻微的第一类犯规而获胜,可能优胜者伤势并不严重,若第二场该选手仍以相同理由再度获胜时,即使仍有体力出赛,亦应退出比赛。
III. 主裁只有在选手受伤需要治疗时,才可呼叫医师。
IV. 医师有义务为特定受伤选手提出适当的安全建议。
V. “10秒规则”(Ten Second Rule),时间的测定将由特定的计时员担任,在第7秒及第10秒时都要有哨音提醒。只有主裁给出信号时,计时员才开始计秒。而当选手完全站立起来,主裁举手示意时,即停止计秒。
VI. 在一定情况之下,裁判小组可判选手弃权(KIKEN)、犯规(HANSOKU)或失格(SHIKKAKU)。
VII. 在团体赛中,队员被判弃权,不管原来的分数为多少, 最后得分将归为零分, 对手可获得固定的8分。 第十一条 抗 议
1. 不可对裁判小组成员所做的判决提出。 2. 若裁判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形,只有该国协会的会长(理事长)或正式的代表可提出。 3. 若发生事件,需于该场比赛结束后,立即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陈述。(唯一例外的情况是,若
因行政上的疏忽而被时,则场控长应该立刻审查。)
4. 书需送交评审委员会(The Appeals Jury)代表处,评审委员会将核查情况并结合所有相关数据,拟订报告并做出裁决。
5. 任何有关规则运用的,需遵循WKF理事会所定的程序进行投诉,并由该队代表或选手代
表填写固定格式表格、签名后提出。
6. 者需缴纳经WKF理事会所规定的保证金。连同书送交评审委员会的代表处。 7. 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评审委员会由裁判委员会指派的3位资深裁判代表组成, 委员之中不可以有相同国籍者。如果此3名委员之中有与国是同一国家或有血缘关系或在法律上有关联时,(例如日本或美国提出,委员之中有日裔的美国人),裁判委员会可另外指派1至3名成员来取代需要避嫌的原有委员。
8. 评审委员会的调查程序:
书面书递交给评审委员会及保证金交给财务长时,委员会就必需开始受理 ,展开询问与调查。三名评审委员必需查清事件的是非曲直, 以做出合法的裁决,不允许委员发生“放弃裁决权”的行为。 9. 驳回事件:
如果在缴交保证金至财务部, 且文件未转交至秘书处之前, 就发现此是无效的, 评审委员会可指定 一名委员口头告知者该将会被驳回,在书上标注驳回(DECLINED),再让三位委员在文件上签名。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2 -
10. 接受:
如果有效,评审委员会将联络大会组委会(Organizing Commission)及裁判委员会,执行下列条列, 以资补救: ◆撤销违反规则的判决。 ◆有问题的赛程无效。
◆有问题的场次重新再进行比赛。
◆ 建议裁判委员会纠正误判裁判的判决或给予牵涉在内的裁判应有的惩罚。
评审委员会的另一个职责是运用明智的判断并以明确的态度,排除会干扰赛程的争议,捍卫公平的比赛结果。
评审委员会可指定一名委员口头告知者该已被接受,并且在原始文件上标注 “接受”(ACCEPTED),再让三位委员在文件上签名。在缴交保证金至财务部及文件未转交至秘书处之前, 将保证金退还给者。 11. 事件报告:
在依照上述方式处理事件之后要再召开一次评审委员大会,做出一份简单的事件报告, 叙述调查发现、 接受或驳回的理由,让三位委员在文件上签名后,呈交秘书处。 12. 权力与:
只有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可以否定评审委员会的判决。评审委员会无须给出奖赏或处罚。他们的功能是评议事件、接受裁判委员会及大会组委会(Organizing Commission)的意见来改善与纠正任何违反裁判规则的裁判程序。
附注: I. 书上写明选手姓名、该场比赛裁判小组成员名单及内容。含糊的内容将不被接受。者有提供具体证据的责任。
II. 将交由评审委员会处理。委员会将研究者送交的证据,亦将研究大会录像带并询问相关大会人员,以做出客观判决。
III. 若由评审委员会认定为有效,将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所有的措施将被采纳,以防下次比赛时再度发生类似的情形。而保证金亦由财务部全数退回。
IV. 若被评审委员会判定无效,保证金将由WKF没收。
V 紧接而来的场次比赛,不可因而被延迟。监督人员(Arbitrator)有责任确保赛程顺利进行。
VI. 在赛程进行过程中,如有行政上的错误发生,教练可以直接提醒场控长 (Match Area
Controller),由场控长提醒主裁。
第十二条 权 责
裁判委员会
裁判委员会(Referee Concil)权力和职责如下:
1. 事先会同主办单位勘察比赛场地所需设备及安全措施。
2. 指派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 Chief Referee)至各自的责任区且依场控长的报告采取行
动。
3. 监督并协调所有裁判人员的工作。 4. 必要时指派后补工作人员。
5. 比赛中,若发生没有明文规定的技术性问题,裁判委员会有权做出最后判决。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3 -
场控长
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权力和职责如下:
1. 在所监控的比赛中,有授权、任命及监督主裁和边裁的权力。
2. 监督主裁或边裁在责任区域内执行职务并确定所有工作人员适职适所。
3. 当监察人员(Arbitrator)发出场内有违规现象的讯号时,可下令要求主裁暂停比赛。
4. 呈交每日所监督的工作报告,关将每位大会工作人员的表现情况,连同建议交予裁判委员
会。 主裁
主裁(Referee)权力如下:
1. 主裁(SHUSHIN)有权主导整场比赛。包括宣布比赛开始、暂停及结束。 2. 宣判得分情况。
3. 必要时需向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裁判委员会或评审委员会呈报判决依据。 4. 在比赛前、比赛中或比赛后,给出犯规选手警告并决定处罚情况。 5. 获取边裁意见作为判决依据。 6. 宣布加赛(SAI SHIAI)。
7. 主导裁判小组“判定”(HANTEI)的投票表决并宣告结果。 8. 处理平手(HIKIWAKE)状况。 9. 宣告获胜者。
10. 主裁的权限不仅在比赛场内,比赛场地周围亦包括在内。 11. 主裁负责指挥一切并宣布所有事项。 边裁
边裁 (FUKUSHIN)权力如下: 1. 用旗语协助主裁。 2. 行使有关判决投票权。
边裁应仔细观察选手的动作。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给出信号并向主裁表示意见。 a) 选手得分。
b) 选手动作或技巧犯规。 c) 选手受伤或生病。
d) 选手双方或单方越出比赛场地(JOGAI)。 e) 必要时,提醒主裁其它偶发事件。 监察
监察(KANSA)须协助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监督比赛。观察主裁或边裁是否依据大会比赛规则执行任务。如果发现问题,监察(Arbitrator)可立即举起红旗加哨音提醒主裁。之后,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可要求主裁暂停比赛,纠正其所犯的错误。若发生这些不合乎规章的情况,可在监察的证明下,将其列入大会档案纪录。在每一场(match)或场次(bout)比赛前监察须检查选手的装备。
记分监察员
记分监察员必须另外做好主裁给分情况的纪录。同时监看记时员(time keeper)及记分员(score keeper)的出勤状况。 附注: I. 当三位边裁皆给出同一旗语或表示某一选手得分,主裁必须喊停,并遵从多数决定。如果主裁没有喊停,监察人员(Arbitrator)可以举起红旗,并吹哨提醒主裁。
II. 当两位边裁皆做同一旗语或表示某一选手得分,主裁需考虑他们给出的意见而喊停。但也可以认为此两位边裁是误判而不予理会、不喊停。 III. 然而在比赛终止时,多数意见决定最终结果。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IV.
- 14 -
主裁喊YAME的同时作出暂停比赛的手势,边裁放下他们的旗帜等待主裁的意见,主裁回到自己的判罚线上,表达自己暂停比赛的原因,然后边裁出旗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主裁做最终的判定。
V. 在意见二比二的情况下,主裁须给出适当的信号,表示为何那位选手得分是无效的,同时判其对手得分。
VI. 当三位边裁各有不同的判决时,只要得到一位边裁的支持,主裁就可以判决。
VII在 “判定”(HANTEI)时,主裁、边裁各有一票。SAI SHIAI平手时,主裁有最后裁决权。 Ⅷ 边裁必须真正看到得分后才可举旗。如果不太确定,就不应给出信号。 Ⅸ 监察人员(Arbitrator)的角色是要维持整场比赛,在合乎比赛规则的原则下进行。监察不是另外一位边裁,也没有投票权,更没权掌控比赛场内的其它事务,例如选手是否得分或算其场外(Jogai)等。 Ⅹ 如果主裁没有听到“时间到”的铃声。计分监察员(Score Supervisor)可以吹哨提醒主裁。 Ⅺ 裁判小组在赛后除了向场控长(Match Area Controller)、裁判委员会(Referee Council)或评审委员会(Appeals Jury)解释刚才比赛判决的原由及重点外,不必向其他不相干的人员做出解释。
第十三条 比赛开始、暂停或结束
1. 比赛时,主裁和边裁所用的术语及手势,应依照附录1和2的规定。
2. 主裁、边裁就位,与选手相互鞠躬之后,主裁宣布“SHOBU HAJIME”,比赛即开始。
3. 主裁必要时需喊“停”(YAME),暂停比赛。并命选手各回到原位(MOTO NO ICHI)。
4. 主裁回到原位,见边裁以信号表示意见时,主裁先确定红方或蓝方选手攻击的位置(中段或上
段)。使用了什么技术(直击、背拳或踢技)。然后做出规定的手势给分。最后, 喊 “TSUZUKETE HAJIME”,比赛重新开始。
5. 比赛中某一位选手已领先8分,主裁必须喊停并令双方都回到定点。主裁举起在获胜方一方的
手,宣告 “蓝方(或红方)获胜”(AO或AKA NO KACHI)。然后比赛结束。
6. 比赛时间到,双方以得分较高分者为优胜。主裁举起在获胜方一方的手,宣告“蓝方(或红方)
获胜”(AO或AKA NO KACHI)。 然后比赛结束。
7. 比赛时间到,双方得分相同或都没得分。主裁喊“YAME”,回到原位,主裁宣告“平手”
(HIKIWAKE),再开始“加赛”(SAI SHIAI)。
8. “判定”(HANTEI)时,主、边裁各有一票。但如果在“加赛” (SAI SHIAI)后, 投票如仍持平,
则主裁有最后裁决权。
9. 如发生下列情况,主裁可以喊“YAME”,暂停比赛:
a. 一位或两位选手都越出场外。
b. 主裁命令选手整理他(她)的空手道服装或护具时。 c. 选手犯规时。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5 -
d. 当主裁认为选手一方或双方因受伤、生病或其它原因,无法继续比赛时。主裁在决定比赛
是否要继续时,需尊重大会医师的意见。
e. 选手抓住对方的2秒内,没有立刻技术攻击或摔对方。
f. 一方或双方选手跌倒或被摔倒后的2秒钟内,没有有效的技术性攻击。 g. 双方选手皆跌倒在地上或想摔倒对方而呈纠缠状态。
h. .双方选手采用贴胸站靠的方式不进攻 i. 双方运动员用脚绊或尝试摔而扭打在一起 j. 当主裁看见得分时。
k. 当三位边裁皆举旗显示同一信号时,或举旗表示同一选手得分时。
l. 当场控长要求时。
附注:
I. 当比赛将要开始时,主裁首先要请选手就位。如果有选手仓促进入而越位,主裁必须要求该选手后退站在定位。两位选手必须适当地互相鞠躬。轻微点头是不够也是不礼貌的。如果两者没有主动性的互相鞠躬,主裁可以附录2的手势要求选手互相敬礼。
II. 当比赛重新开始时,主裁必须注意双方选手是否站在定位及是否平静。选手仍在跳动或烦躁不安时,必须要求选手停下来,才可重新开始。但不要拖延太久。
Ⅲ.双方选手比赛开始与结束时需互相鞠躬致礼
第十四条 修 正
只有WKF的运动委员会(Sports Commission)及WKF的理事会(Directing Committee)才可修改本规则。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6 -
型 规则
第1 条: 型比赛场地
1. 比赛场地必须平坦且无危险。
2. 比赛场地必须足够大以供选手充分发挥。
附注: I. 比赛场地表面需平整稳固,通常组手比赛的毯式场地是合适的。
第二条:正式服装
1. 选手及教练的服装穿着,必须依照组手比赛中第二条的规定。 2. 任何裁判或选手若未按规定穿着,裁判委员会可取消其资格。
附注: I 不得在型比赛中脱掉空手道服。 II 若选手出场比赛时穿着不当,将不会立即被判失格﹔而会给予一分钟的补救时间。 第三条 型比赛的组织
1. 型比赛可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团队由三人组成,且性别一致。个人赛由男子、女子个人表演
赛组成。
2. 比赛实行败者淘汰制。
3. 选手必须以指定型(SHITEI)及自由型(TOKUI)两种参赛.所参赛的型, 必须使用WKF所指定的流
派: 刚柔流、系东流、松涛流及和道流为基础所训练的型。(指定型见附录7,自由型见附录8) 4. 指定型比赛中,选手不得变更型的内容。
5. 自由型比赛中,选手就可选择附录7所列内容表演。允许选手按自己流派所教授的动作进行变
更。
6. 每一轮型的比赛,选手所选择的型要事先通知计分台的人员。 7. 每一场比赛选手必须使用不同的型。用过后就不得重复。
8. 选手在败部复活赛中可以依据第7条所列指定型或自由型表演。
9. 在团体型的半决赛、决赛中,两队必须在附录8中的自由型(TOKUI)表中选取。而且另有五分钟
的时间, 以分解动作来表演该型的意义(BUNKAI)。计时员从选手型表演结束后鞠躬开始计时,到型的意义表演的最后一个鞠躬结束。超过5分钟的团队将被取消资格。不允许在比赛中使用传统武器、附带器具或其它装饰等。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7 -
附注: I. 要求的型数量和种类取决于参赛选手或团体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选手数或团队数 要求的型数 自由型数 65-128 7 5 33- 6 4 17-32 5 3 9-16 4 3 5-8 3 3 4 2 2
第四条 裁判小组
指定型数 2 2 2 1 0 0 1. 每场比赛的裁判小组由裁判委员会或场控长指派5名裁判而组成。 2. 裁判不可有与选手相同国籍者。
3. 此外,另设有若干计时员、报分员、记录员、记录监察员。
附注: Ⅰ. 主裁面向选手坐在中间。另外其它4名裁判坐在赛区的四个角落。 II. 每个裁判手执红蓝旗。如果使用电子记分板,则手持输入终端。
第五条 判定标准
1. 评判个人或团体型的表现,其重点在于型的表演必须完整而且清晰,而且表现出型中所包含的
传统道理。裁判必须观察下列事项:
a. 实际表现出型的含意。
b. 了解该型技术的应用(BUNKAI)。
c. 良好的时机,律动、速度、平衡及劲道(KIME)。 d. 劲道(KIME)配合着正确且适当的呼吸法。
e. 正确的目标集中力(CHAKUGAN)及意志集中力。
f. 正确的步法(DACHI)及合适的腿部张力。脚步须平稳地贴在地面上。 g. 适当的腹部张力(HARA),而且移动时,臀部不可上上下下晃动。 h. 展现各流派正确的基本动作(KIHON)。
i. 型的演出时,裁判还要评估此选手是否领悟到其它打(型)的要点,例如型的难度。 j. 表演团体型时,不可为了达到(一致性),而以外加的动作来暗示引导。
2.选手变更指定型的内容会被取消资格。
3.选手比赛时中途中断或表演出来的型与所通告的型名不同,也会被取消资格。 4.表演不适当的型或重复型皆会被取消资格。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18 -
附注:
I. 型并非舞蹈或戏剧,它必须表现出传统空手道的价值观及原理。也必须有真实的战斗情境。在技术上,必须表现出意志集中、力量、潜在的打击劲道。同时,也要展现力量、速度,以及优雅、节奏和平衡感。
II. 团体型中,三位选手于比赛场内,须面对同一方向及面向主裁。
III. 团体型的队员都必须表现参赛型各方面的特色及一致性。
IV. 发口令以开始和结束、顿足、用掌击胸部、手臂或空手道衣,以增加声音或做出不适当的吐气声等,都是外在的暗示。也是裁判必须考虑在内的虚张现象。
V.教练或选手要确保向记分台通报的型是适合该场比赛的。
第六条 比赛的运作
1. 比赛开始前,先点名,确定选手无误后,红方的选手与蓝方的选手并排站在赛场内边缘,面向主裁,向裁判小组鞠躬之后,再互相鞠躬,蓝方选手先退至比赛场边缘。红方选手移动至主裁前线的定点,先向主裁鞠躬,然后进入演武的起始线, 再鞠躬,以清晰的声音报出欲参赛型名后,(注:主裁不必吹哨,选手自行开始)开始演武。演武完毕之后,向主裁鞠躬,倒退退出至赛场内场边缘,再鞠躬,然后退至比赛场边缘,换蓝方选手参赛。蓝方选手也依例完成之后,红方必须再入场边,双方皆回比赛场内边缘等待裁判小组宣判结果。
2. 如果选手的参赛型不符合规定或有其它违规的现象,主裁可召集其它裁判,以达成一致的裁决。 3. 如果选手被判失格,主裁以旗子做出交叉的动作后再做放下的旗号。(如同组手比赛“无效”【TORIMASEN】信号的做法)。 4. 两位选手皆表演完他们的型之后,应一起站在比赛场内边缘。然后由主裁喊\"判定\"(HANTEI)并吹哨两声,裁判将旗子同时举起。
5. 主裁再吹短哨一声,将旗子一起放下来。判决结果不可为平手,红蓝双方一定要分出胜负。票数相对多的选手由报分员(注:不是由主裁)宣布获胜。
6.在宣告胜利者之后,选手互相敬礼,再向裁判小组敬礼,然后离场。
附注: I. 型比赛的起始点必须在比赛场地里面。
II.如果使用旗子,主裁将会要求裁决,然后吹两声哨音。裁判同时将旗子举起。在给出足够统计旗语票数的时间(约5秒)后,主裁再鸣一次简短的哨音,裁判将旗子统一放下。
III. 若在点名时选手没有出现,或弃权比赛,则无须表演即将判定其对手胜利。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附录 1: 术语
SHOBU HAJIME
ATOSHI BARAKU
YAME
MOTO NO ICHI
TSUZUKETE
TSUZUKETE HAJIME
SHUGO
HANTEI
HIKIWAKE
TORIMASEN
SAI SHIAI
AIUCHI
AKA (AO) NO KACHI
AKA (AO) SANBON
AKA (AO) NIHON
AKA (AO) IPPON
- 19 -
开始比赛 宣布后,主裁后退一步。
即将结束
在比赛结束前10秒钟的时间,计时员会给出声音信号,主裁宣布 “Atoshi Baraku”.
停
比赛中断或停止。主裁宣布并做出向下切断的手势。
回归原位 选手和主裁回归原位。
继续 非官方宣判的停止发生后,主裁宣布继续打斗。
继续 – 开始
主裁向前屈立,在他喊到“继续”时,他伸出手臂,掌心向外朝向选手。在喊到“开始”时,将手掌转向相对,同时向后退。
召集裁判 比赛结束时,主裁召集裁判,或建议选手失格。
裁决
主裁要求裁判裁决,在简短的一声哨音后,裁判通过旗语投票,主裁同时抬起他的手臂表明他的投票立场。
平手
平局时,主裁交叉手臂,然后伸展开,掌心向前。
不作为得分技术 主裁交叉手臂,然后做出切下的手势,掌心向下。
一分钟决定比赛 主裁重新打出了比赛的命令“Shobu Hajime”
同时的得分技术 双方都没不获得分数。主裁将拳头放置胸前。
红 (蓝) 方获胜 主裁斜抬起获胜方的手臂。
红 (蓝) 方得三分 主裁将在得分方的手臂抬起45度。
红 (蓝) 方得两分 主裁将位于得分方的手臂伸开并与肩齐。
红 (蓝) 方得一分
主裁将位于得分方的手臂伸开向下倾斜45度。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CHUKOKU
KEIKOKU
HANSOKU-CHUI
HANSOKU
JOGAI
SHIKKAKU
KIKEN
MUBOBI
- 20 -
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口头对于第一类犯规,主裁转向犯规者,在胸前交叉警告 手臂。对于第二类犯规,主裁弯曲手臂,伸出食 指,指向犯规者。
一分处罚 主裁指明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然后将食指向下
倾斜45度角指向犯规者,并对另一方选手奖励一分。
两分处罚 主裁指明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然后将食指水平 指向犯规者,并对另一方选手奖励两分。
取消资格
主裁指明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然后将食指向上倾斜45度指向犯规者,宣判另一方选手获胜。
违规离开比赛场地
主裁在选手违规离开比赛场地时,将位于犯规者一方的食指指向裁判。
因“违规离开场地”而取消资主裁先将手指向上倾斜45度角指向违规者,然格
后宣布“红方(蓝方)选手因违规离开场地而被取消资格”,然后宣布另一方选手获胜。
弃权
主裁将手指向下倾斜45度指向选手开始比赛的起始线。
主裁触摸一下脸部,然后将手来回移动,向裁判不顾自身安全
表明选手不顾自身安全。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21 -
附录 2: 手势与旗语
主裁的宣告和手势
SHOMEN-NI-REI 正面礼
主裁手掌向前将手臂推出
OTAGAI-NI-REI 互相行礼 主裁的手势指示选手互相行礼
SHOBU HAJIME 比赛开始 “比赛开始” 宣布之后,主裁后退一步。
YAME 停 “停止” 中止或是回合赛结束。主裁喊停同时以他的手向下切。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TSUZUKETE HAJIME 继续开始 “重新开始组手—开始” 主裁站前屈立喊“Tsuzukete”时,举起手臂双手掌向着选
手双方, 喊“Hajime”时,快速转手掌使其相对,同时向后退。
- 22 -
THE REFEREE’S OPINION 主裁的意见 喊〝停止(Yame)〞之后做出规定的手势,主裁弯曲手
臂,手掌朝上,指出他选择得分的选手。
IPPON (1 point) 一分
主裁以手臂向下45度伸向得分一方。
NIHON (Two Points) 两分 主裁以肩膀高度伸出手臂向得分一方。
SANBON (Three Points) 三分 主裁以手臂向上45度伸向得分一方。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CANCEL LAST DECISION 取消上次的判决 当判决或处罚错判时,主裁转向选手,喊出
〝Aka(红)〞或〝Ao(蓝)〞,二手臂交叉,手掌向下做出切的动作,告知取消上次的判决。
NO KACHI (Win) 胜(赢) 在比赛或回合赛结束时,宣布”红(或蓝)胜”。主裁以
手臂向上45度伸向获胜之一方。
KIKEN 弃权 “放弃” 主裁以食指指向弃权选手的开始线,然后宣布对手获
胜。
SHIKKAKU 失格 “丧失资格,退出场地”. 主裁首先以45度朝上指向犯规者,然后再伸向后方,
同时喊出“Aka (AO) Shikkaku!红(蓝)失格”随后宣布对手获胜。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23 -
HIKIWAKE 平手 “平手” 当时间到且分数一致,或者没有分数时,主裁手臂
交叉于胸前,然后张开手臂,手掌向前。
CATEGORY 1 OFFENCE 第一类犯规 主裁两手打开然后以手腕侧在胸前高度交叉。
CATEGORY 2 OFFENCE 第二类犯规 主裁面对并同时以手臂弯曲指向犯规者。
CHUKOKU 忠告(口头警告) 主裁做出适当的手势给予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者警
告。此时不判处罚。
KEIKOKU 警告 “一分的处罚”. 主裁表示出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然后以食指45度
朝下指向犯规者,随后判对方获得一胜(一分)。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24 -
HANSOKU CHUI 犯规注意 “两分的处罚”. 主裁表示出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然后以食指水平
指向犯规者,随后判对方获得二胜(二分)。
HANSOKU 犯规 “失去资格” 主裁表示出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然后以食指45度朝
上指向犯规者,随后宣判对方获胜。
AIUCHI 互击 “同时得分的技术”. 没有分数判给任何一位选手。主裁以双拳相对一起置
于胸前。
TORIMASEN 无效 “不被接受的得分技术” 主裁手臂交叉然后手掌向下做出切的动作,当主裁对
边裁做出这个手势随后做出再考虑的手势,表示这技术有一个或以上内容不符合得分的六个标准。
AKA (AO) SCORED FIRST 红(蓝)首先得分
如果红方先得分,主裁通过把伸开的右手指向左手来告知边裁,如果蓝方先得分,则为左手指向右手。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25 -
TECHNIQUE BLOCKED OR OFF TARGET.
技术遭拦截或触及非得分区域
主裁把一支打开的手掌放在另一支手臂上向边裁表明该技术被拦截或触及非得分区。
TECHNIQUE MISSED 技术没有击中目标
主裁以握拳的手势横过身体,告知边裁这个技术没有打中或脱离得分的位置。
EXCESSIVE CONTACT 过度接触
主裁告知边裁已经过度接触或有其它的第一类犯规。
FEIGNING OR EXAGGERATING INJURY 假装或夸大受
伤 主裁以双手固定的放在脸上告知第二类犯规。
JOGAI 场外 “离开比赛场地” 主裁以他的食指指向犯规者的边界,告知边裁为场外。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26 -
MUBOBI (Self Endangerment) 无防备 (使自己陷入危险)
主裁先以手接触自己的脸部,然后将手左右移动,告知边裁选手使自己陷入危险。
AVOIDING COMBAT 逃避战斗 主裁以食指朝下做划圆形动作,告知边裁第二类犯规
UNNECESSARY CLINCHING, WRESTLING, PUSHING OR SEIZING WITHOUT A TECHNIQUE 没有技术的不必要的抱,扭摔,推或抓
主裁固定握住双拳在肩膀高度或者或以开掌做出推的动作,告知边裁第二类犯规
DANGEROUS AND UNCONTROLLED ATTACKS危险性
和没有控制的攻击 主裁以握拳的手在头一边的侧面通过,告知边裁第二
类犯规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27 -
- 28 -
ATTACKS WITH THE HEAD KNEES OR ELBOWS以头
部,膝盖或手肘攻击 主裁以开掌接触额头,膝盖或手肘,告知边裁第二类
犯规
TALKING TO OR GOADING THE OPPONENT AND DISCOURTEOUS BEHAVIOUR辱骂或刺激对手及其它不礼貌的行为
主裁将他的食指放在自己的嘴唇上,告知边裁第二类犯规
SHUGO 召集 “召集边裁”
主裁于比赛结束或建议〝失格(Shikkaku)〞时召集边裁。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29 -
边裁的旗语
IPPON 一分
NIHON 两分
SANBON 三分
FOUL 犯规
犯规的警告。发生第一类或第二类犯规时,适当的以旗子挥动划圆。
CATEGORY 1 OFFENCE 第一类犯规
手臂伸直,旗子交叉。
CATEGORY 2 OFFENCE 第二类犯规
CATEGORY 2 OFFENCE 第二类犯规 边裁弯曲手臂,以旗子指示。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0 -
JOGAI 场外
边裁以旗子适当的轻拍在地上。
KEIKOKU 警告
HANSOKU CHUI 犯规注意
HANSOKU 犯规
TORIMASEN 无效
AIUCHI 互击
旗子在胸前互相往前移动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1 -
附录 3: 主裁及裁判判罚指南
在规则里或注解中没有明确的纲要介绍时,以本附录给予主裁和边裁协助。 过度接触
当选手做出得分的技术时,随后做出另一个过度接触,裁判小组不会判分,而是判处第一类犯规(除非是受伤者自己的过失)。 过度接触和夸大
空手道是武道项目,并且对选手行为有很高的要求。选手只是受到了轻度接触就用手捂住脸、作出站立不稳或走路蹒跚的样子或者蹲下来把护具解开,为了让裁判员给予对手更高的处罚假装过度接触,这些都是不希望发生的。这些行为欺诈并且损害了我们的体育精神,应该迅速被处罚。 当一位选手假装承受过度接触,而裁判小组认为对手的技术是有控制的,且符合六个得分的标准,将判予得分,且判处第二类犯规警告或处罚给予假装夸大者(为了得分屡次假装受伤可被判处失格“Shikakku”)。有更难判断的情况:当选手受到强烈的击打并且倒地,有些情况下他会站起来(为了停止10秒钟计时)然后再次倒地。主裁和边裁必须注意到一个上段踢(a jodan kick)得3分,同时相当数量的参赛团体及个人将因赢得奖牌而获得奖金,这些因素会更强烈地诱惑选手做出不道德行为。因此裁判要考虑这个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处罚。 无防备
无防备的警告或处罚,是当选手被打击或受伤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或疏忽造成。如第注解XVI(16点)中所陈述,使自己的背部朝向对手,以长而低的中段逆击攻击而不注意对手的上段反击,在主裁喊“停”之前停止战斗,失去防备与专注和屡次的失败、疏于阻挡对手的攻击,这些都会造成无防备。被攻击者承受过度接触而受伤,裁判将判处其第二类犯规警告或处罚,且不会对攻击者给予处罚。
选手由于自己的过失遭到打击而且夸大效果以误导裁判小组,会因无防备被警告或处罚,会因夸大而加重处罚,因为发生了两种犯规。
必须注意,技术过度接触的情况是不可以给分数的。 警戒心
它是指攻击后保持全神贯注、锲而不舍并随时观察,警觉对手反击的状态。有些选手施展技术后会把部分身体转离开对手,但是始终保持面向着对手,而且随时准备继续的动作。裁判小组要能够辨别,随时警戒的状态与选手转身离开失去防备与警戒且停止战斗两者的区分。 抓住踢中段
当选手施展中段踢在收脚前被对手抓住,裁判小组是否可以给分?
施展踢的时候选手保持着警戒心且这个技术符合所有六个得分的标准,没有理由不判分。毕竟是两个几乎同时的逆击且被认为都是有效的技术,一般常规判分给首先到达者。理论上,在实战时,完全强力的踢会被认为会使对手残废,因此脚不会被捉住。适当的控制,以及目标的位置,且符合所有六个得分的标准是决定任何技术是否得分的要素。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摔和受伤.
- 32 -
既然在符合规则情况下抓住对手和摔倒对手是被允许的,那么作为教练员就有责任教会他们的选手正确使用摔法和使对手安全着地的技术,这是所有教练的义务。
选手企图使用摔的技术时,状况必须符合第六条和第中的注解情况。如果选手完全符合摔的要求,对手无法做出安全着地的技术而造成受伤,摔人的选手不会被处罚。被摔的选手在摔发生时不做出安全着地的技术,而是以手臂或手肘着地,或抱住对手倒地使对手压在自己上面,这些是造成自己受伤的原因。
从背后捉住对手的双脚摔,是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 依第注解X中所述:必须始终抓住对手,如此被摔者才可以安全的落地。因为确保对手安全落地是很困难的,所以这种摔技是被禁止的②。 表决程序
当主裁决定停止比赛,在同一时间使用正确的手势,称之为“YAME”。边裁将放下他们的旗子,等待着主裁的意见。当主裁回到自己的判罚线,他将使用适当的信号向边裁表达停止比赛的原因。边裁发信号表达他们的看法,然后主裁将给予优势决定。由于主裁是唯一可以在比赛场内移动、近距离观察选手和与医生交流的人。因为在新规则中不予重新考虑,所以在主裁向边裁表达停止比赛的原因时,边裁必须认真考虑主裁给他们的信息,然后做出最后决定。
停止比赛的原因超过一个的情况下,主裁将依次处理每个情况。例如一个选手得分同时被对方重击,或是一个选手无防备(MUBOBI)同时夸大伤情。 在“YAME”以后的没有信号
如果主裁停止比赛后,三位边裁没有讯号,主裁是否可以判选手得分或处罚?
如第十二条注解III中叙述:无论如何,当停止比赛时,主要的判决将占优势。若此时边裁没有看见任何状况,则不能发表意见和投票,因此主裁是主要的判决者。这种状况会发生靠近场边且在主裁这边,边裁看不见任何情况时。
两位边裁判红方得分
如果 Yame(停)之后两位边裁判AKA(红)得分,其他边裁没有信号,主裁是否可给AO(蓝)分数?
规则中叙述主裁不可以反驳两位边裁,除非得到一位边裁确实支持。因此他必须给AKA(红)得分。 场外
边裁们必须记住,当指出Jogai(场外)时,要以适当的旗子轻敲地面。当主裁停止比赛且回到他的原位时,边裁们必须指出第二类犯规。 指示出违反规则情况
第一类犯规,边裁们首先以适当颜色的旗子划圆形,然后伸出交叉的旗子。左边红旗在前面表明为红方Aka,右边蓝旗在前面表明为蓝方Ao,如此可让主裁看清楚是哪边选手犯规。
②: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重要改变是所有危险的摔法(和尝试使用危险摔法)都属于一类犯规。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3 -
附录 4: 记分
λ-μ μ-μ μ ○ 6 σ C1W C1K C1HC C1H C2W C2K C2HC C2H KK S
Sanbon 三胜 Nihon 两胜 Ippon 一胜 Kachi 胜 Make 败 Hikiwake 平手 Category 1 Foul — Warning 第一类犯规—口头警告 Category 1 Foul — Keikoku 第一类犯规—警告 Category 1 Foul — Hansoku Chui 第一类犯规—犯规注意 Category 1 Foul — Hansoku 第一类犯规—犯规 Category 2 Foul — Warning 第二类犯规—口头警告 Category 2 Foul — Keikoku 第二类犯规—警告 Category 2 Foul — Hansoku Chui 第二类犯规—犯规注意 Category 2 Foul — Hansoku 第二类犯规—犯规 Kiken 弃权 Shikkaku 失格 Three Points Score 三分 Two Points Score 两分 One Point Score 一分 Winner 胜方 Loser 败方 Draw (Tie) 平手 Warning without Penalty 警告但不处罚 One Point to Opponent 对方获得一分 Two Points to Opponent 对方获得两分 Disqualification 失去资格 警告但不处罚 One Point to Opponent 对方获得一分 Two Points to Opponent 对方获得两分 Disqualification 失去资格 Forfeiture 放弃 Serious Disqualification 严重取消资格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4 -
附录 5: 组手比赛场地布局
组手比赛场地尺寸(单位:米)
3 m 2M 1 6 8 12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5 -
附录6: 型比赛场地布局
五名裁判布局
蓝方 红方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6 -
附录 7: 指定型列表
世界空手道联盟规定指定型(SHITEI) KATA列表
Goju 刚柔流 Seipai 十八 Saifa 碎破
Shoto 松涛流 Jion 慈恩 Kanku Dai 观空大
Shito 糸东流 Bassai Dai 拔塞大
Wado 和道流
Seienchin 征远镇 Seishan 征三 Chinto 镇东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7 -
附录 8: 世界空手道联盟规定主要型列表
世界空手道联盟规定主要型列表
刚柔流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松涛流型 1. 2. 3. 4. 5. 6. 7. 8. 9.
Bassai-Dai 拔塞大 Bassai-Sho 拔塞小 Kanku-Dai 观空大 Kanku-Sho 观空小 Tekki – Shodan 铁骑初段 Tekki – Nidan 铁骑二段 Tekki – Sandan 铁骑三段 Hangetsu 半月 Jitte 十手 Sanchin 三战 Saifa 碎破 Seiyunchin 征远镇 Shisochin 四向战 Sanseru 三十六 Seisan 十三 Seipai 十八
Kururunfa 久留顿破 Suparimpei 一百零八步 Tensho 转掌
和道流型 1. 2. 3. 4. 5. 6. 7. 8. 9.
Kushanku 公相君 Naihanchi 内步进 Seishan 征三 Chinto 镇东 Passai 拔塞 Niseishi 二十四 Rohai 鹭牌 Wanshu 汪辑 Jion 慈恩
10. Jitte 十手
12. Jion 慈恩 13. Sochin 壮镇
14. Nijushiho Sho 二十四步小 15. Goju Shiho-Dai 五十四步大 16. Goju Shiho-Sho 五十四步小 17. Chinte 珍手 18. Unsu 云手 19. Meikyo 明镜 20. Wankan 王冠 21. Jiin 慈阴
10. Enpi 燕飞 11. Gankaku 岩鹤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糸东流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Jitte 十手 Jion 慈恩 Jiin 慈阴 Matsukaze 松风 Wanshu 汪辑 Rohai 鹭牌 Bassai Dai 拔塞大 Bassai Sho 拔塞小 Tomari Bassai 泊手拔塞 Matsumura Bassai 松村拔塞 Kosokun Dai 公相君大 Kosokun Sho 公相君小 Kosokun Shiho 公相君四方 Chinto 镇东 Chinte 珍手 Seienchin 征远镇 Sochin 壮镇 Niseishi 二十四步 Gojushiho 五十四步 Unshu 云手 Seisan 十三
Naifanchin Shodan 内步进初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Naifanchin Nidan 内步进二段
Naifanchin Sandan 内步进三段
Aoyagi (Seiryu) 青柳 Jyuroku 十六手 Nipaipo 二十八步 Sanchin 三战 Tensho 转掌 Seipai 十八 Sanseiru 三十六 Saifa 碎破 Shisochin 四向战 Kururunfa 久留顿破 Suparimpei 一百零八手 Hakucho 白鸟 Pachu 八掌 Heiku 黑虎 Paiku 白虎 Annan 安南 Annanko 安南公 Papuren 百技连
Chatanyara Kushanku 北谷屋良公相君
- 38 -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39 -
附录 9: 空手道服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 40 -
附录10: 世界锦标赛项目与类别
世界锦标赛 世界少年与青少年锦标赛 总则 类别 竞赛将持续四21岁以下 天(星期四,星期五,星期 六与星期日)。 每个国家协会 在每一类别可以注册一位选男子个人组手手。 (18、19、20岁) 在抽签时,上-68kg 一届参加个人-78k 决赛的两位选+78kg 手与团体赛的二个国家必须完全分开。 女子个人组手 (18、19、20岁) 锦标赛将依体育-53kg 馆的容量设备设-60kg 置5或6个比赛+60kg 场地。 在所有的情况下 组手比赛时间均 为2分钟。 已经参加了一个 世界成人锦标赛 将不会被允许参 加21岁以下级 别的比赛。 当型的团体赛奖 牌有争议时需派 出一个代表进行 最后比赛 6 总计 世界成人锦标赛 总则 竞赛将持续四天(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与星期日)。 团体赛将在个人赛之后举行。 每个国家协会在每一类别可以注册一位选手。 在抽签时,上一届参加个人决赛的两位选手与团体赛的两个国家必须完全分开。 锦标赛将设置4个比赛场地排列。 没有中场休息。必须为裁判与大会职员提供餐饮指定场所与时间表。 成年男子组手比赛时间为每场3分钟,半决赛、决赛每场4分钟。成年女子组手比赛时间为每场2分钟,半决赛、决赛每场3分钟。 当型的团体赛奖牌有争议时需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最后比赛 类别 少年 个人型(14—15岁) 男子、女子 男子个人组手(14—15岁) -52kg -57kg -63kg -70kg +70kg 女子个人组手(14—15岁) -47kg -54kg +54kg 10 青少年 个人型(16—17岁) 男子、女子 男子个人组手(16—17岁) -55kg -61kg -68kg -76kg +76kg 女子个人组手(16—17岁) -48kg -53kg -59kg +59kg 团体型 (14—17岁) 男子、女子 13 个人型(16岁以上) 男子、女子 男子个人组手(18岁以上) -60Kg -67kg -75kg -84kg +84kg 女子个人组手(18岁以上) -50kg -55kg -61kg -68kg +68kg 团体型 (16岁以上) 男子、女子 团体组手(18岁以上) 男子、女子 16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附录11 主裁和裁判员的裤色要求
可接受的范围
41
版本6 马德里 2009年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