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摘要介绍了驿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促进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存在问题;对策;河南驻马店;驿城区
驿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已有数年,初期主要以专业协会的形式出现,主要对合作社成员进行产前、产中服务。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后,极大地推动了该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区有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68个,其中种植业占52%,畜牧业占11%,农机服务占37%。较规范的有60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8家,入社社员达4 852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 973户。现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驿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3个特点:一是初具规模。全区68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诸市乡的东升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刘阁办事处的东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二是形式多样化。从形式上看,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有加工运输专业合作组织等。三是种类多。全区6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涵盖着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主要有6种类型:全程服务型、技术服务型、市场带动型、实体经营型、“专业合作社+农户”型、“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型。
2作用
一是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市场,另一头连着农户。市场的信息通过合作社较为准确地传递给农户,合作社通过自身经营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区域和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二是有效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合作社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将当地优势产业的购销大户、加工大户等按自愿、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统一为农民提供种苗、传授种养技术,拓展销售
网络,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如顺河办事处的小树林食用菌等专业合作社建社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坚持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带领广大农户大力发展食用菌,有效地带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基础,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三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合作社是由产业大户或购销大户牵头组建的。这些能人利用自己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稳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产品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2]。
3存在的问题
全区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突出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农村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驿城区现有农户8万户,而加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仅4 800多户。由于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的生产效益难以提高,抗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合作组织运作机制不完善。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互相之间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没有形成社员控制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普通社员的参与度低,有相当一些合作社还没有依法登记注册。三是融资难度大。目前许多合作社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贷款难、融资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措施难以落实。四是合作社人才严重匮乏。合作社中强调合作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的问题是,多数合作社的从业人员对于合作社理论和,特别是对合作社经营策略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相关部门的有些领导在合作社知识欠缺的情况下就做出相关决策,导致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寻租”现象。合作社人才的严重匮乏直接导致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理念和支持行为方面的重大偏差。五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特别是财务管理只记流水账,没有形成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于目前没有明确合作社的管理机构,管理比较困难。
4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工作就是要宣传合作思想,培养合作意识。要切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工作,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促
进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大力培养忠诚于合作事业、懂经营会管理、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合作社领头人,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办社能力。二是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议出台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3,4]。三是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观念,制定优惠,切实做好服务,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对运营比较突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便促进其发展。四是应明确由区农经站具体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协调各个主管部门配合区农业局做好合作社的运营监督。
5参考文献
[1] 崔嵬,魏筑英,雷机智.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204-207.
[2] 胡道银,丁建军.完善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的思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8):38-43.
[3] 肖仙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资产会计核算之我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0):55-56.
[4] 蒋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