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班级: 姓名:

一、导:导出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二、学: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1.给下列字注音。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疆 2.给课文划分节奏。

(二)了解孟子及《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名 ,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 ”之称。

《孟子》是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语句,疏通全文。三、议: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及写法。 默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接着是怎能样论证的?

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4.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5.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 四、结:课堂小结 五、练: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七里之郭.委而去之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做题

1.你认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从国家、家庭、个人等方面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